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航传统的空管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包括责任调查内容,涉及到过错界定及处罚事务,使调查工作在可靠性和准确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作者对空管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提出新的设想,旨在通过剔除责任调查环节,缓解调查和被调查双方的对立关系,以掌握全面准确的事实资料,总结安全规律为根本目的,从而改善空管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航传统的空管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包括责任调查内容.涉及到过错界定及处罚事务,使调查工作在可靠性和准确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作者对空管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提出新的设想.旨在通过剔除责任调查环节,缓解调查和被调查双方的对立关系。以掌握全面准确的事实资料、总结安全规律为根本目的,从而改善空管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空管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过去的不安全事件中汲取教训,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系统的技术保障能力和空管安全水平,安全管理部门就会去调查这些不安全事件的原因,期望获得第一手资料,及时诊断安全系统中人、机、环境方面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改善三者之间的配置,组织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从而避免类似的不安全事件在今后的工作中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4.
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分析和预测是空管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利用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对2004—2012年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模型的残差分布情况进行状态分类,建立了空管不安全事件的灰色缓冲算子马尔科夫预测(GBO-Markov)模型。通过预测2013、2014年空管不安全事件数,对模型进行了交叉检验,灰色缓冲算子马尔科夫预测(GBO-Markov)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从57.31%(传统GM(1,1)模型)降低到15.77%,该模型可用于民航空管的不安全事件预测。  相似文献   

5.
Reason模型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出了Reason模型及人的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的不足,提出对Reason模型进行修正的思路;结合中国民航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空中交通管制不安全事件的分析框架;对防御系统失效、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的条件、管理失效4个层次的缺陷进行了论述,并给予详细的实证分析.研究有助于调查分析民航空管行业不安全事件中的原因以及为空管安全管理中的危险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HERA-JANUS模型的空管人误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管人误分类分析是空管人误研究的基础。为了对管制员人误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结合空管业务知识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欧洲航空安全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合作开发的HERA-JANUS模型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进行较详细地分析。运用该方法模型,对我国一起空管不安全事件案例进行分析后得到3个由管制员所产生的人误差错,并对这3个人误差错分别从人误类型、人误认知、相关因素3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该不安全事件的21项人误结果。结果表明,HERA-JANUS模型能较全面地从深层次分析管制员的人误,其分类形式也便于开展空管人误统计。  相似文献   

7.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情境意识与航空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部分空管不安全事件与空中交通管制员情境意识下降有关,研究管制员情境意识,预防管制员工作中情境意识下降对于预防空管不安全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讨论了空中交通管制员情境意识的意义、常见的管制员情境意识问题、管制员情境意识下降的原因以及提高和维持管制员情境意识的方法四个重要的管制员情境意识问题。笔者特别提出,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注意力分散、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主动管理工作负荷、管理班组资源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工作中获得和维持良好情境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探究空管系统运行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空管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民航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空管不安全事件分析入手,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影响空管运行亚健康的15个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构建了空管运行亚健康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基于解释结构模型输出结果,分析了各层次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运行效率及效能为顶层直接影响因素,业务技术水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气象及地理环境、管制员满负荷工作和交通流复杂程度为间接影响因素;中间层影响因素为容量饱和度、机场及空域环境、班组资源管理和安全文化;可用性为底层重要影响因素,维护可靠性、管制室内工作环境和安全投入为底层根本影响因素。所建解释结构模型可为空管运行亚健康向健康状态转归提供理论基础,保障空管系统安全、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空中交通管理风险对航空器适航试飞活动不安全事件的影响,首先,依据航空器试飞科目绘制相应飞行剖面;其次,基于试飞活动飞行剖面,分析管制单位试飞保障流程,提取管制运行风险对试飞活动的影响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将事件和逻辑关系映射至贝叶斯网络(BN),依据国内外民航空管不安全事件分类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机场安全趋势分析模型,对各区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分级,并采用责任因子分配机场管理机构和驻场单位之间的安全责任。利用2008—2014年某机场的825起不安全事件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预测了2015—2018年的不安全事件数量、起降架次、安全风险分数以及安全趋势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机场当前安全运行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相关要求及我国《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手册(试行)》的指导思想,根据安全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及中高层管理者的访谈记录,收集整理出影响空管安全的风险因素,并按照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分类、提炼、合并和综合,设计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优化。该体系把安全科学和系统论相结合,把错综复杂的安全风险因素细化综合、提炼出脉络分明的监控对象,有助于空管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和综合预警,查找安全隐患和分析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征候的原因,为民航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航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空中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为有效地避免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辨识出空管运行中潜在危险源至关重要.目前空管单位缺乏对危险源的有效分类,对危险源的触发机制要素界定不够清晰.利用危险三角形对危险进行描述,并用M-SHEL模型对空管运行中首类危险源——管制"错误、遗忘、疏漏"的触发机制进行分类辨识与分析.构建了管制"错误、遗忘、疏漏"危险源辨识指标体系,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0个;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类触发机制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结果表明,人的因素是导致管制"错误、遗忘、疏漏"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触发机制要素是个人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境外企业在社会安全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境外企业社会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境外中资企业社会安全事件的分类、分级,事件报告和调查的程序,事件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境外社会安全事件的分类、分级的标准和原则,境外社会安全事件报告和调查的程序及主要注意事项及统计分析的建议,设计了境外中资企业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的基本框架,从而加强社会安全事件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为科学统计此类事件造成的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辨识管制员(ATCO)的人为差错风险,量化预测不同认知领域的差错发生概率,根据认知差错回溯与预测分析(TRACEr)中的认知功能框架定义管制差错类型,分析心理差错机制的致因因素,将其作为根节点建立空中交通管理(ATM)不安全事件的贝叶斯网络;引入加权距离计算网络节点的条件概率,分析我国近10年的空管人误数据,以挖掘差错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管制员的人为差错产生于各个认知领域,由此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为0.040 7;警觉性失效、未充分学习、忽略危险、沟通误解和信息传输不清晰是主要风险因素,产生判断差错和信息传输差错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5.
正在各种不安全事件和严厉处罚的背后,到底存在什么样的深层次问题?一线从业人员对此有什么看法?民航资源网随即在各个网络平台发起投票调查,征集业内网友的意见:"你认为近期民航不安全事件频发暴露了什么问题?",调查得到了广大业内网友的热烈反馈。在备选的10项原因中,"以罚代管""安全管理体制不顺""产业快速发展成熟飞行员稀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南》关于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制度的监管需求,分析了机场不安全事件管理系统的结构,提出了机场不安全事件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采用B/S模式,分为机场员工、驻场单位、机场安全管理部门三级用户,包括事件信息管理、调查分析、风险管理、信息共享等功能模块。本系统实现了机场不安全事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将有效地改善机场安全管理的手段,大大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民航机务维修不安全事件中风险耦合关系,基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风险因素探讨机务维修不安全事件风险耦合机制;考虑到机务维修不安全事件风险耦合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运用复杂网络N-K模型构建机务维修不安全事件风险耦合度量模型;应用所构建模型对某航空公司2013—2016年发生的643起机务维修不安全事件风险耦合程度进行度量分析。结果表明:风险耦合因素越多,机务维修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越高;管理因素缺陷是引发机务维修不安全事件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空管正常运行安全调查产生的背景和对空管单位的意义,描述了正常运行安全调查的基本原理和保持正常运行安全调查完整所必需的十大要素,说明了正常运行安全调查实施步骤和每一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并为在我国顺利实施该项目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识别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从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LDA主题模型和Word2Vec模型的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危险源识别模型。首先,构建危险源标签分类表,选取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与Wiki中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然后利用LDA主题模型得出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主题概率分布与词概率分布,最后利用Wiki中文数据库训练Word2Vec模型得到词向量,进而计算文档主题与不同危险源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得出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危险源分类。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精准率为77.7%、召回率为86.8%、F为82.0%,能够有效识别各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危险源。  相似文献   

20.
多层次模糊评估法在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民航企业安全系统特点的分析,从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人-机-环境-管理4个子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判和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指标,在该基础上得到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综合风险度,建立了民航企业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风险度评价矩阵和标准,企业可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全面的管理,避免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