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加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历程,深入分析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我国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新形势,从加强环境空气监测能力建设、规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拓宽空气监测项目、杜绝数据行政干预等方面,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的重要依据,也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公众身体健康、进行生态环境精准管理的科学基础. 本文以臭氧为例全面梳理了国际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的概念. 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的本质是探讨分析空气污染物与其造成的影响之间的关系,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表达形式、浓度限值设定等方面起支撑作用. 通过全面总结现有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的体系框架与研究重点,可为我国开展大气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重视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监测,做好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已成为当代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阐明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探讨了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以便做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进而为整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和谐度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我国城市都在应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评价空气质量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环境空气质量和谐度来评价大、中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详细阐述了环境空气质量和谐度的定义、评价依据、级别划分、评价方法以及定性描述,并对环境空气质量和谐度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直辖十年来重庆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详细地阐明了环境空气污染与能源结构、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解决环境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业务上广泛应用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对环境管理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但随着大气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的出现,现行评价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凸显出来.阐述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并对现行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更好地说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及存在可能的风险,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应颁布《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适时增加评价项目,将短期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综合污染指数与最大污染指数相结合,并增加对区域污染的评价、扩大评价范围,更好地环境管理决策和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近10年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价,并详细地阐明了环境空气污染与全市的能源结构、污染源排放状况和气候、气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解决环境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爱红  马宁  杨波  姚亮  王宇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15-16,30
论述了"十五"期间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了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河北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聚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了天津市河北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扬州市“十一五”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和传统的单因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一2010年扬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2009年、2010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最佳,“十一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对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因子为PM。“十一五”期间各污染物对扬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变化不大。层次分析法可综合考虑三种污染物的协同作用结果,适合于扬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厦门市2004-2010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运用模糊矩阵复合运算方法,对厦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厦门市实际情况,较好地揭示出厦门市环境空气污染程度连续、渐变、模糊的特点,给出了空气污染的程度,客观地反应出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提高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万州区2001~2009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有显著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空气污染源增加的压力与环境空气保护措施的相互作用是驱动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近十年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建施工、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影响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日益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为环境问题中重要一环,对其要求也逐渐增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能快速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可以使环境空气状况透明化,促使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现有监测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是目前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现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现状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境工程》2015,33(1):132-136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模型的法规化现状及最新进展,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现状与特点,在总结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模型法规化建设的具体方向,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制度和框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深入分析了兴平市增设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必要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提出了兴平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增设方案,结合备选点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拟选址的合理性、环境气象条件、监测数据、运行条件可行性分析,为兴平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增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明市区8年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氧化物浓度变化不大,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呈下降趋势,尘类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呈中度污染水平,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01年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黔江区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黔江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67,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天数比例为94.2%,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等级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表明,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月变化结果表明,黔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夏季和秋季质量比春季和冬季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制运行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简要介绍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制改革工作的现实意义,如提升监测数据的精确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等,提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制改革途径,希望能够给有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正在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来自于自动监控系统的数据更加客观、精准、安全,从而更为真实地反映出环境空气质量,在特殊情况下采取措施来处理。本文分析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保和质控工作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具体的质保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抚顺市"十一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抚顺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原因。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抚顺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各年均达标,可吸入颗粒物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达标。采暖期的空气污染明显重于非采暖期,工业区的污染重于其它区。抚顺市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受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气象条件及汽车尾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