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果汁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果业有限公司果汁废水水量为1 500 m3/d,COD为4 500 mg/L,BOD为2 500 mg/L,,ss为2 500 mg/L,pH为6~7.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一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废水,出水COD为70 mg/L,BOD为10 mg/L,SS为55 mg/L,pH为8,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生物毒性等特点,比较难于治理。硫酸庆大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其废水除具备上述特点外,还存在pH值波动范围大、水质、水量不均、SO42-浓度高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交换母液絮凝过滤-水解酸化-IC-SBR-MBR工艺处理含有硫酸庆大霉素的废水,在进水COD浓度6 000 mg/L~10 000 mg/L、SS浓度2 000 mg/L~3 000 mg/L的条件下,通过优化交换母液絮凝过滤药剂用量、水解酸化池废水停留时间、IC池的容积负荷、SBR池、MBR的污泥负荷等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能够达到COD 60 mg/L、BOD5 10 mg/L、NH3-N 10 mg/L。  相似文献   

3.
采用B/A法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条件控制进行系列试验.探索了微生物种群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的关系.获得了提高水质达标率的数据:COD<90 mg/L,BOD5<20 mg/L,挥发酚<0.5 mg/L,石油类<0.5 mg/L,NH3-N<15 mg/L;CN-<0.5 mg/L,S2-<1 mg/L,pH在6~9范围内,筛选优化B/A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4.
印染行业排放的碱减量废水是一股水量少、浓度高、碱性大、污染十分严重的有机废水,针对该股废水难以降解,提出酸析预处理-兼氧(两段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试验表明经酸析预处理的碱减量废水与印染废水混合进行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对苯二甲酸(TA)是可生化的.并且,当进水中的CODcr为0.6~1.0g/L、BOD5为0.22~0.35g/L、TA为0.13~0.28g/L、色度为300~400倍时,系统的CODcr、BOD5、TA、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2%、95%、96%和90%,最终出水水质均能达标排放.同时,把二沉池排出的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进行污泥减容化,还可以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水解酸化—铁炭微电解—好氧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解酸化-铁炭微电解-好氧生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COD为3 000~4 000 mg/L、BOD5为750~1 000 mg/L、色度为500~600倍、NH3-N为30~40 mg/L、SS为200~300 mg/L、pH为6~10的印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的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许素梅  罗学刚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2827-2837
以畜禽养殖废水中的盐酸四环素(TC-HCl)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在水环境中的降解特性,利用原电池与传统A/O-MBR工艺相耦合,去除水中的TC-HCl,并考察其效果。结果表明:废水中的物质组成、环境温度、 TC-HCl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均会影响水体中TC-HCl的降解情况;TC-HCl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1),在28℃、 40%光照下恒温培养60 h后的降解率为98.70%,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R~2=0.991),半衰期为10.7 h。原电池耦合A/O-MBR工艺的进水COD、NH_3-N和TP分别为500、25、5 mg·L~(-1)时,系统出水水质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10.00 mg·L~(-1)的TC-HCl,系统15 min去除率可达92.02%。A/O-MBR工艺可明显强化传统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耦合原电池可将膜污染周期提升至24 d左右,有效延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研究,建立了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内污染物质降解动力学模型,考察EGSB反应器启动和稳定运行阶段不同运行条件时COD去除效果,并分析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研究确定了处理实际焦化废水(进水COD 2 000 mg/L左右)微氧EGSB反应器在启动和稳定运行阶段所适用的基质降解模型,动力学常数vmax、KI、KS、vmax/KS、KS/KI分别为7.34×10-3h-1、197.76 mg/L、19.53 mg/L、3.7×10-4L/(h·mg)、0.10和2.4×10-2h-1、66.64 mg/L、44.07 mg/L、5.4×10-4L/(h·mg)、0.66;微氧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能够逐渐适应并高效降解焦化废水中污染物质,焦化废水中毒性污染物质对颗粒污泥的抑制程度是由KS/KI决定的,KS/KI越大,抑制程度越弱,处理实际焦化废水EGSB反应器启动和稳定运行阶段的KS/KI分别为0.04~0.1和0.66~0.74;液体上升流速Vup的提高能够明显提高最大比基质降解速率vmax,降低半饱和常数KS和抑制常数KI,最终强化微氧EGSB反应器的运行效果,稳定运行阶段COD去除率高达92.7%。  相似文献   

8.
以复合人工湿地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连续5个月内对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效果,采用简化的Monod动力学模型对研究湿地进行模拟并验证,讨论了污染负荷与去除率的相关性以及BOD/COD比值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系数的影响。研究湿地总面积为5 000 m2,进水水量为860~1 560 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48~2.69 d,水力负荷为0.17~0.31 m/d,进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BOD53.0~25.6 mg/L;COD 22.9~89.8 mg/L)。结果表明,复合湿地组合形式对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介于37.9%~79.0%和41.0%~68.7%之间,简化的Monod模型对湿地中BOD5和COD去除的预测值与实验观测值吻合程度较好;BOD5、COD的去除率分别随着进水BOD5和CO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增长趋势逐渐变缓,当有机污染负荷低时,模型的K值较小;低浓度有机污染物在VSF、FWS和HSF湿地中的去除效率与有机物是否容易或者缓慢被微生物降解的性质相关性较差,这可能与人工湿地中存在的其他因素促进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有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壬基酚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以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羊角月牙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为受试生物,研究壬基酚对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及对斑马鱼胚胎的慢性毒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内外一些水环境中壬基酚的污染情况,开展了初步的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壬基酚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96h半致死浓度(LC_(50))为1.01mg/L,对羊角月牙藻的96hLC_(50)为2.39mg/L,对大型溞的48hLC_(50)为2.75mg/L。壬基酚对斑马鱼胚胎的32d最高无效应浓度(NOEC)为0.04mg/L。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壬基酚在一些水环境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环境风险,部分水环境风险商大于0.10,甚至大于1.00,风险程度为中等到高等,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0/GAC与H_2O_2构建微电解与Fenton异相协同降解体系,通过自行开发设计的新型反应器研究各因素对Fe~0/GAC-Fenton耦合技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效能的影响,应用紫外光谱探讨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Fe~0/GAC-Fenton耦合技术处理废水具有较好的协同降解作用,相对于传统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废水的处理效能。各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为:Fe~0用量HRTmFe~0/mGACc(H2O2)p H。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其最优反应条件:p H=3.5、mFe~0=143 g/L、mFe~0/mGAC为3∶1、HRT为80 min、30%H2O2为1.5 m L/L;该条件下COD由209 mg/L降低到53 mg/L,去除率达74.6%,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一级排放标准。紫外光谱显示,经该耦合技术深度处理后,废水中包含共轭双键、—NH—和苯环等结构的大分子有机物被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