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药在环境中的水解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药的水降解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影响农药在环境中的归宿机制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评价农药在水体中残留特性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农药尤其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磺酰脲类等的水解进行了大量研究,其内容涉及到农药水化学降解机理及其各种因子如pH值、温度和黏土矿物等对农药水解的影响等,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但是所有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实验室内,而对其自然环境中各因子的贡献及其水解机制的了解则相对较少。今后应加强农药在自然条件下的水解动力学与机理以及黏土矿物和腐殖酸对农药在水体中的催化水解研究,以更好地评价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归宿,为农药的合理使用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方阵法筛选甲萘威ELISA的抗原和抗体浓度 ,并建立了甲萘威的标准抑制曲线 ;以直接竞争性ELISA为基础 ,考察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ELISA法的各种影响因素 ;在黄瓜样品中添加定量甲萘威 ,用ELISA法和HPLC法检测其中甲萘威的含量 .结果显示 ,ELISA法的最低检测限为 4 .1ng/mL ,单克隆抗体对甲萘威的特异性较强 ;甲萘威的ELISA法受分析液中离子强度、pH值、有机溶剂和样品基质浓度的影响 ;ELISA回收率在 89.4 %~ 10 3.2 %之间 ,变异系数为 7.8%~ 10 .7% ;ELISA和HPLC两种方法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甲萘威的直接竞争ELISA法 ,并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黄瓜样品中甲萘威的快速检测 .图 5表 2参 6 相似文献
3.
4.
5.
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1,自引:15,他引:61
重金属镉(Cd)被列为环境污染物中最危险的五种物质之一。因其极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特性,环境Cd污染尤其是土壤系统的Cd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环境污染研究的热点,Cd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备受关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土壤Cd污染研究现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阐述了影响Cd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等)、Zn元素、P元素、陪伴阴离子Cl^-和SO4^2-,其中包括尚未被普遍认识的P元素和陪伴阴离子Cl^-和SO4^2-;并详细论述了各因子对Cd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6.
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芸苔素内酯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及其在东北黑土、灭菌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河南二合土4种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和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pH值为5、7和9的条件下,25℃时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4.1、19.6和16.4d;50℃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0.9、16.3和13.6d。25℃时芸苔素内酯在东北黑土、灭菌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和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3.8、14.1、16.5和43.3d。 相似文献
7.
8.
9.
土氟静态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土对氟的静态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种土的吸附性能与氟质量浓度的关系用回归方程拟合达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水平,土吸附系数差异,表现为中沙<粉土<粉质粘土<粘土.此外,土吸附氟后的平衡溶液pH值随氟加入质量浓度增大而上升,主要是氟与OH-发生交换吸附作用;干扰因素试验中,HCO3对氟吸附有重要影响,随其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少,CR、S042-表现不明显;pH值因素试验中,氟的吸附性能随pH值先增加后下降,原因是酸碱条件影响了氟的存在形态,导致土氟吸附性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芸苔素内酯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及其在东北黑土、灭菌东北黑土、江西红壤和河南二合土4种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和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pH值为5、7和9的条件下,25℃时芸苔素内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4.1、19.6和16.4d;50℃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0.9、16.3和13.6d。25℃时芸苔素内酯在东北黑土、灭菌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和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3.8、14.1、16.5和43.3d。 相似文献
11.
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水解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研究了乙草胺和丁草肢在恒温25℃,pH值为4,7,10蒸馏水和河水中的水解动力学.酰胺类除草剂的水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结果显示乙草胺和丁草胺在蒸馏水和河水中的水解速度差不多,在pH 4水溶液中的水解速度较在pH7和10的速度快,H+有催化水解的作用.乙草胺在pH4,7,10的速率常数分别为5×l0-4d-1,3×10-4d-1,3×10-4d-1.半衰期分别为1386d,23l0d,2310d.丁草胺在pH4,7,10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l.1× 10-3d-1,6 × 10-4d-1,6 × 10-4d-1.半衰期分别为 630d,1155d,1155d. 相似文献
12.
pH值与乙酸对易腐有机垃圾水解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部添加水解酶比较和区分pH值和乙酸对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相挥发性固体和元素碳的减少以及液相有机碳的增加表征水解率,在pH=7时最大,144h的水解率可达66.9%;与pH=7相比,pH=8-9时,水解率降低8%-24%;pH=5-6,水解率降低40%-60%.20g·l-1乙酸的加入抑制了水解,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不添加乙酸的水解相比,抑制程度为2%-35%,pH=7时乙酸的抑制最显著,可达35%.颗粒态物料的水解过程动力学符合Chen-Hashimoto公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激光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rton反应中Fe(Ⅲ)水解过程的粒径变化,并和一般铁盐体系中Fe(Ⅲ)水解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e(Ⅲ)的水解过程中,粒径变化受水解度B^*和铁盐浓度的影响,即B^*值愈大,浓度愈高,体系粒径愈大.并且在相同浓度和水解度B^*的条件下,Fenton反应生成的Fe(Ⅲ)比一般铁盐的水解聚合迅速,形成的粒径大,对采油废水进行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Fenton体系对有机物的吸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铁盐体系,这可能与Fenton体系的高水解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中DBP的臭氧氧化效能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对饮用水中大量存在的不同物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O3氧化DBP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O3单独作用于DBP时 ,在反应进行 30min后就能去除 90 %以上 ;O3对DBP的氧化降解除了O3的直接氧化外 ,还有·OH的作用机制 ;HCO-3 和腐殖质都通过影响·OH的产生而影响DBP的O3氧化 ,水中的浑浊度由于对疏水性的DBP会产生吸附作用而对DBP的去除有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15.
微乳液中2,4—二硝基氯苯水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4-硝基氯苯在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醇/水组成的O/W型微乳液中的水解反应。考察了烃,醇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OH^-浓度和温度等对O/W型微乳液中2,4-二硝基氯苯水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在生态环境的表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陕南早古生代地层上发育的土壤为材料,研究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与总量、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水溶态硒、氟含量在生态环境中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12μg·g-1和0.87μg·g-1,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同其总量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供试土壤pH范围内(5.10—7.52),水溶态硒的含量随pH值的增加先降后升,水溶态氟随pH值的增减而同步增减,其相互间的关系均可用函数方程式定量表达.水溶态硒含量能较好地表征陕南的高硒生态环境,水溶态氟可作为生态系氟质量状况的一个指标,但其指示作用又囿于地域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气相中锌离子各种水合和水解形态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以及水合和水解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和焓变.结果表明,除了水合锌离子外,锌离子各种水解络合物的配位数均小于6;对于深度水解产物Zn(OH)3^-和Zn(OH)4^2-,内层无水分子的键合.水合作用和水解作用互相抑制,水合作用阻碍了水解产物进一步水解(Zn(OH)2除外),水解作用使得水合变得困难.内层键合水分子数的增加降低了水合形态中Zn上的电荷,使得水解形态Zn上的电荷升高. 相似文献
19.
胶州湾棘皮动物的数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1998~2002年19个季度月胶州湾10个站的海洋调查资料,对底栖棘皮动物的数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胶州湾棘皮动物平均总生物量11.82g/m^3,平均总栖息密度5.63个/m^3.分布区主要在1、3、4、7号站,底质沉积类型为粉砂-粘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区域.棘皮动物的分布除与底质有关外,其数量变化与温度、初级生产力关系较明显,二者升高,其生物量、密度也较明显升高.图5表3参9 相似文献
20.
乌梁素海叶绿素a与理化因子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8年6月—10月乌梁素海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乌梁素海现有的20个测点分成四类,找出各类测点及总测点中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2008年乌梁素海各测点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6.31 mg.m-3,变幅1.54—26.87 mg.m-3;夏季最高,秋季居中,春季最低,整个区域呈现较明显的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趋势.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BOD5、悬浮物、浊度、总磷都呈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值和溶氧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乌梁素海叶绿素a的理化因子因不同类型的测点各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影响因子有浊度、悬浮物、总磷、总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