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防雷接地工程五花八门,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受雷击损坏逐年增多.本文依据IEC有关防雷标准(如IEC1312-1)和国家有关防雷标准(如GB50057-94),结合笔者多年来在防雷理论及防雷工程研究、实践经验,论述雷电防护等电位接地系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阐述了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重要性,列举了浪涌防护器(SPD)在电子信息系统中的选择及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即首先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然后再根据其评估指标采取相应防雷措施或步骤.对完成雷电防护试验系统进行第2次雷击风险评估.通过现场研究和实践,其雷电防护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对建筑物和内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并尝试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各种因子,进而确定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否需要安装雷电防护装置以及雷电防护等级,为下一步防雷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讯塔的大范围布设,提高了通讯服务质量,但通讯塔周围雷电灾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架设铁塔前,且以雷电电磁脉冲导致雷电灾害为主。对通讯塔布设后,铁塔对周围雷电电磁环境的影响的正确分析是雷电防护措施设计的基础。本文以石家庄市某村新建通讯塔为例,通过对闪电击中铁塔时周围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强度及附近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场强度的具体计算,确定通讯塔的建立提高了周围雷电感应损害的概率,雷击点附近雷电电磁脉冲通过辐射干扰及传导干扰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构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具有设备、设施长时间运行、电气线路多而复杂、设备运行过程温度高、作业场所易燃、可燃材料较多的特点,极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特点,对其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火灾事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油库安全信息监控系统是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监控系统易受雷电危害,常常因此出现工作异常,使信息监控系统失去作用.本文依据现有的防雷条件,针对油库信息系统特点,制定出针对油库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用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俊 《安全》2011,32(5):5-8
雷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全世界每小时大约同时有2000多个雷暴在活动。雷电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也给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电力、通讯、电子工业、石油化工、交通、森林等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一种破坏性强烈的自然灾害。雷电灾害事故本身并不像迷信传说中的那样神秘,其发生过程有着基本的科学规律可循。本文运用电工学、电磁学、气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分析了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热效应、机械效应、冲击波效应的破坏机理,详细论述了在不同效应下的雷电各种物理过程。通过研究雷电灾害致灾机理,可以为进一步提高雷电防护技术水平和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技术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许斌 《中国安防》2006,(1):32-40
一、概述 1前言 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33%,防雷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声、光、电的气象现象,主要反映在雷雨云内部及雷雨云之间,或者在雷雨云与大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据有关部门估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所导致的火灾、爆炸等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很大。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系统在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中国有21个省、区、市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达134天。我国雷  相似文献   

10.
1 雷电酿成大危害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灾害系遭受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10大白然灾害中,雷电灾害被称之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灾害系遭受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10大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被称之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时时刻刻都有雷电交作的奇观,平均每天达800多万起,每年要发生30多亿起。  相似文献   

12.
张鹏  林建民 《安防科技》2006,(9):19-20,22
经对水库建筑物、电子电气系统的设备构成、布线方式、防雷措施、环境状况、落雷情况等综合调查,分析该区域电子电气设备雷击的原因,通过理论计算,提出综合雷电防护设计方案,以达到水库电子电气系统安全防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驾校考试手段的变化,大量电子、通信设备应用于考场,其雷击风险越来越高。做好驾校考场的雷电综合防护工程对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项目的防雷工程进行剖析,指出驾校雷电防护要点,就如何做好直击雷、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按照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对邹平安星驾校科目二考场采用避雷线进行直击雷防护,并运用接地、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措施进行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该工程经过5年夏季雷暴季节的考验,没有因雷击造成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对监控系统而言,雷电防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雷电对监控系统的危害及雷电入侵监控系统的途径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对监控系统中的前端设备、传输线路及监控设备终端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对雷电防护中的接地技术也作了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雷电对银行网点安防监控系统的危害,提出了银行网点安防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庆清 《安全》2004,25(4):11-13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雷电灾害事故.特别是雷电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我们知道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当带电的积云即雷云与大地间或雷云之间带有异性电荷时,即可能发生放电现象.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当雷云与房屋、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等设施、以及人、畜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所波及的范围内,可能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或造成大规模停电、火灾和爆炸;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因此,提高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加强对雷电及防雷措施的研究、以致建立雷电观测及预报系统都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家庭、个人日益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雷灾特征及灾情的灰色关联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气象局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和内蒙古115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等方法分析了内蒙古雷电灾害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雷电灾害次数月分布呈单峰型,与其雷暴日数的月分布基本一致;内蒙古雷电灾害次数、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数、行业灾害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呈“东部多西部少”特征;从行业雷电灾害特征来看,石油化工及矿业部门遭受的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居民用户发生雷电灾害次数最多;雷灾致人员伤亡地点多发生在农村牧区,其雷击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62.4%.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内蒙古各地区的雷电灾害进行了损失评估,内蒙古各盟市雷灾主要属于轻灾或微灾等级.  相似文献   

18.
杨美健 《安全》2005,26(4):44-45
今年,雨水较多,同时雷电现象也更频繁,7月2日,沈阳市郊的居民王某,雷电天气打手机,不幸被雷电击中,当场倒地身亡.雷电灾难近些年越来越多,但人们对雷电知识了解并不多,而且不知怎么预防,有些灾难是可以避免的,但却因人们雷电知识缺乏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雷暴日、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参考IEC62305-2等标准规范,分析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大气雷电环境状况和雷电灾害易损性,新增加了雷击火灾、爆炸影响范围评估内容,充分考虑毗邻区域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减少雷击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技术人员做好易燃易爆场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法和操作规程,简化风险评估模型,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计算趋于科学和规范化.强调指出雷击风险评估是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关键环节.各类化工厂、易燃仓储、输送贮存油气、加油加气、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场所应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首要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2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级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为政府提供监管依据.本文依据数据结构规范化理论,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中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数据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阐述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数据结构合理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其原因,得到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中重点和难点部分合理的数据结构,并以此为例阐述了数据结构合理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