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双塔双循环技术内部浆液循环和塔间水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洁的双塔间浆液循环方式,并应用于山西某2×350 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结果表明,一级塔设计脱硫效率87%,二级塔设计脱硫效率97%,简化设计的同时提高了备件替换性;通过设计液位差和强制循环泵建立双塔间浆液循环;一级塔浆液通过浆液循环系统分流至二级塔,二级塔过剩的浆液溢流回一级塔,形成双塔间水平衡体系。187 MW和290 MW两种工况下,启动浆液循环系统后4层喷淋即可达到99.81%的脱硫效率;相对于双塔系统中两塔独立运行,新型双塔循环系统启动6台循环泵即可保证脱硫效率,并减少系统阻力约500 Pa,降低风机电耗400 kW。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一种能够高效分解有机废物的新型环境友好技术。以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对废液处理量为300 m3/d利用水膜反应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同其他有机废液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可达到56.4%;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液的成本为33.05元/m3左右;该技术处理废液范围广,产物清洁,尤其适用于二恶英、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难降解物质的处理,且反应能量和产物CO2可回收利用,不仅经济上可行,还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气相臭氧深度氧化协同湿法吸收脱硝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套大型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治理工程。然而,有关氧化产物通过吸收系统时能否从气相高效传递至液相,能否实现氮平衡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为此,针对某钢铁公司300 m2烧结烟气气相臭氧深度氧化协同湿法吸收脱硫脱硝系统,建立了具有清晰的氮平衡边界和明确的氮输入、输出和累积项,并且尽可能减少动态变化参数的氮平衡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氮平衡研究,结果表明:脱硫脱硝系统的氮转化率为96.4%,表明烟气中的NOx经臭氧深度氧化后可高效吸收。随着烟气进入和排出脱硫脱硝系统的气态NOx,随着冲洗水进入和随着石膏排出脱硫脱硝系统的NO3-,以及吸收塔、缓冲池中累积的NO3-是最主要的氮输入、输出和累积项,也是针对实际工程开展氮平衡研究应重点考虑的氮组分项。  相似文献   

4.
随着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的正式推进与实施,燃煤电厂原有的脱硫设施已无法满足新的排放限值的要求。双塔双循环烟气脱硫工艺因其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抗扰动能力强等优点在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设备容量的增加,脱硫系统厂用电的占比显著增大。因此掌握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化运行方式已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水资源系统信息互通和水平衡在线监测能力,结合水平衡原理与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技术,设计了巴拉素煤矿水平衡智能监测系统。基于取水、用水、排水及水处理系统,结合在线水平衡分析的业务需求,采用两级水平衡监测体系构建了全矿区水资源信息监测网络;采用分层架构构建了由采集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的水平衡智能监测平台,阐述了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可实现煤矿水平衡的在线监测、动态分析、预测预警、报表统计、可视化管理等功能,从而提高煤矿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综述了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和进展,尤其是在物理法,化学法,徨化法以及物理化学法中的新技术,其中包括膜及液膜方法,磁分离系统、超声波辐射法,非平衡等离子体法、超临界水氧化法、深度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方法的研究现状,新的方法,材料,工艺的应用,对提高该类废水处理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炼油厂含硫污水主要来自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和油品加氢过程,其污染物主要有硫化氢、氨、油、酚悬浮物等。介绍了含硫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重力沉降、破乳除硫、聚结除油、旋流除油,主体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汽提工艺、氧化工艺和化学沉淀工艺。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对于高浓度水量较大的炼厂,含硫污水主要以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工艺和双塔加压汽提工艺为主,小水量、低浓度酸性水的处理正在向高效微生物技术、化学氧化以及化学沉淀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磊  马利英 《环保科技》2014,20(5):52-55
以清洁生产的理念,对贵州省电解锰行业生产废水循环模式进行了优化,将冷却系统强制排污水作为后处理系统的补充水,后处理系统产生的含铬锰废水处理后先系统小循环,剩余水进入电解溶液系统,最终出水被蒸发和渣带走。试运行结果表明:优化后,电解锰生产的3个用水系统均可达到平衡,厂区内无生产废水排放,可见电解锰生产废水闭路循环是可行的;优化后含铬锰废水中硫酸铵累积不会导致产品硫含量超标,也不会对电解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法中的的新技术,包括磁分离法、超声波辐射法、非平衡等离子体法、湿式空气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焚烧技术、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法、生物法和膜分离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氧化度的酸性和碱性水钠锰矿,以对苯二酚作为腐殖质形成的前驱物,分析水钠锰矿矿物类型和亚结构变化对对苯二酚腐殖化程度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有:水钠锰矿的矿物类型和亚结构(锰氧化度、八面体空位、H+、Mn4+和Mn3+含量)对对苯二酚的腐殖化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且矿物类型的影响大于同种矿物不同亚结构产生的影响。酸性水钠锰矿比碱性水钠锰矿含有更多的H+,导致酸性水钠锰矿比碱性水钠锰矿具有更高的氧化容量,反应达到平衡后,对苯二酚腐殖化程度更高。因此,水钠锰矿物中H+含量对对苯二酚腐殖化程度的影响要大于矿物中Mn4+和Mn3+含量的影响。同种类型水钠锰矿氧化度越高,得电子量将越多,氧化容量越大,反应达到平衡后,对苯二酚腐殖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全厂水系统是煤化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组成全厂水系统的场站较多,且相互关联性强,因而系统较复杂。可以“水平衡”和“盐平衡”2个物料平衡为基础,进行全厂水系统一体化统筹设计,得到最优的全厂水系统工程技术方案,同时提升水系统各场站间的匹配性和整体效能,减少冗余配置,降能降耗,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石化普光气田产出水属于典型的含硫污水,密闭处理系统中产生大量高含硫尾气,论述了尾气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了单一的生物除硫、活性炭吸附工艺,增加了一级碱洗、氧化除硫工艺,实现尾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加工中东含硫原油时常压系统恶臭污染治理对策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加工中东含硫原油时常压系统恶臭污染的来源。提出了防治对策,并介绍了燃烧、吸收、吸附、生物、脉冲电晕放电、光催化氧化、超临界水氧化等恶臭气体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前置厌氧池的氧化沟工艺为研究对象,根据氧化沟溶解氧分布情况,将氧化沟简化为1个缺氧段以及3个好氧段,并在第1好氧段中悬挂生物填料接种水蚯蚓,建立"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统",通过溶解氧、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的控制保持该系统的微生态平衡.从水蚯蚓动力学角度改进提出T-FCASM新模型,建立并校验"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统"生物场-水力场耦合模型(T-FCASM-Hydro),根据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分别模拟不同水平溶解氧、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对氧化沟中"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当好氧段1溶解氧为6.5mg.L-1、混合液回流比为10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氧化沟可保持最佳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与现有的潜艇废物处理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在超临界水中,有机物和氧气能够以任意的比例混合,并被完全氧化,无机盐在超临界水中失去溶解性,从流体中沉积下来。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可以实现潜艇废物的内部处理和循环利用,方便了艇员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分装置将空气制成氮气和氧气,以氮气作为保护膜替换水膜反应器中的水膜,可同时解决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氧化剂和蒸发水的消耗。建立基于氮气膜反应器的超临界水氧化(SCWO)系统模拟流程,研究主要运行参数对氮气膜反应器混合段、反应段以及冷凝段流体温度的影响,确定优化的运行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氮气膜反应器与水膜反应器的SCWO系统经济性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系统启动阶段,氮气膜反应器混合段流体温度随着上支路氮气流量以及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上支路氮气温度对混合段流体温度影响较大;提高混合段流体温度有助于加快有机废液去除速率;冷凝段流体温度随着下支路氮气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基于氮气膜反应器的SCWO系统处理成本为195. 87元/t,低于基于水膜反应器的SCWO系统处理成本(222. 78元/t),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丽丽 《云南环境科学》2002,21(3):49-51,26
综述了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法中的新技术,包括磁分离法,超声波辐射法,非平衡等离子体法,湿式空气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焚烧技术,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法,生物法和膜分离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城市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城市水系统运行效率分析和城市水系统优化配置研究等方面对城市水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吡虫啉农药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较全面地研究温度、压力、停留时间、氧化剂用量等影响因素对吡虫啉农药实际废水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规律;通过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过氧量充足、反应温度为450℃、反应压力为24 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40 s;采用GC-MS对吡虫啉的SCWO中间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中间产物的总离子谱图,结果表明经过SCWO处理后的吡虫啉生产废水主要中间产物为吡啶环等,进一步分解为直链烷烃,最终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20.
废水处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辅助系统已研制成功试验性的电子计算机辅助系统,作为外界条件用于减轻废水处理工厂设计工作的难度。该系统包括数学方法、混合图形显象和用户便利接口等三大部分。数学方法涉及了工厂设计时分析程序中的质量平衡和水平衡,以及评价淤泥膨胀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