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已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还有31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而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川西北、塔里木河下游等局部地区的沙化土地仍在扩展.我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中国林业部发布消息,中国目前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近20年来,沙化土地以  相似文献   

3.
张羽 《沿海环境》1999,(8):13-14
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规模可怕的沙尘风暴,被大风吹起的“沙墙”犹如洪峰般高达数十米,席卷了四个省.沙尘风暴波及之处,遮天蔽日,白昼变成黑夜,有85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这只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一个缩影.荒漠化是人类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土地退化,形成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土壤发育的地表荒芜状态.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非常严重,首当其冲的是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里的戈壁、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总共有15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土地面积的15.9%,其荒漠化土地呈不断发展的趋势.在60年代至70年代,平均每年新增荒漠化土地1560平方公里.据《人民日报》最新披露的数据,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7.6%,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孙钰 《环境保护》2012,(18):57-58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中国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受荒漠化危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土地分布广,面积大。多年来,赤峰市一直坚持"生态立市"基本市策,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治沙造林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赤峰市总土地面积9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40%,中国五大沙地中的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在赤峰境内分布,土地荒漠化曾经严重影响和制约赤峰市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减少荒漠化的影响,赤峰市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基本市策,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因子数量化评价法"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以TM卫星影象数据和1∶5万地形图为调查图,通过建立解译标志库,使用Arcview软件判读解译卫星影象数据和现地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荒漠化区域内37个县区于2004年进行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研究;并在对1999年甘肃省第二次荒漠化监测和2004年第三次荒漠化监测的方法和结果对比分析基础上,对荒漠化土地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9347753.7 hm2,其中风蚀土地面积15619416.6 hm2、水蚀土地面积2881997.2 hm2、盐渍化土地面积691383.5 hm2、冻融土地面积154956.4 hm2;监测区域内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较1999年减少232564.35 hm2,年逆转率0.21%;1999~2004年间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荒漠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6.
亚太地区拥有面积1.65亿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和面积7300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拥有33亿人口和世界上三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里的土地占全球土地总面积的23%。人口却占总人口的58%。亚太地区的经济原本很落后,但目前已变成全球经济最有生气的地区,经济年增长率多年来一直高过全球其它地区。当然,反差也很  相似文献   

7.
拉美由33个国家组成,总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拉美可谓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40%的动植物和27%的水资源。全地区47%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南美洲的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在该地区。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世界上的石油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公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存亡。据联合国开发署估计,仅土壤侵蚀,全世界每年要失去可耕土地500—700万公顷,而到本世纪末要上升到1000万公顷。我国土壤侵蚀也极为严重,计统计,水力侵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沙漠、沙地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两项合计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9%,分布在近  相似文献   

9.
邱东 《福建环境》1999,16(1):34-34
福建省土地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居全国第23位。 水资源总量1168.7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居全国第八位;人均水资源3637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七位。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作通讯》2008,(3):69-69
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3.79万平方公里,超过海南省的行政区域面积。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1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中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并朝着良性状况发展。大江大河泥沙淤积逐年减少,局部地区沙尘暴由过去的强加强区变为弱加强区。  相似文献   

11.
1.沙区治理开发现状榆林地区沙区总面积为2.4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6.7%。据史料记载,榆林沙区在秦汉时期还是“沃野千里,仓稼殷富,水草丰美,群羊塞道”的农牧区。公元413年,大夏王朝曾在今靖边县城北白城子建都统万城,当时这里还是“临广泽而带清流”。后因历代滥伐和战争破坏,致使林草退化,土地沙化。据调查,在1950年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牧场14万公顷,沙区仅存的11万公顷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26万公顷牧场沙化、盐渍化。沙区6个城镇和421个村庄遭受风沙侵袭掩埋,每年输入…  相似文献   

12.
5.土地资源苏联土地的总面积为22,311亿公顷(2231.1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土地是苔藓地带、森林苔原、大森林、高山、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图18(略)是全苏各类土地的占地比例。据1988年11月1日统计,全苏农业用地的总面积为6,049亿公顷。其中:牧场占地3,333亿公顷;耕地2,277亿公顷;割草场3850万公顷;多年生果树林480万公顷;熟荒地60万公顷。图19(略)是全苏土地按使用情况的分配比例,图中前四项为农业用地,占全苏土地总面积的27.1%。图20(略)是  相似文献   

13.
曹葵 《环境科技》2002,15(3):25-27
前 言  在我国 ,整个西部生态条件复杂而且严酷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36 0多万平方公里 ,西部约占 80 % ;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 16 8.9万平方公里 ,西部约占95 %。目前 ,全国土地沙化仍以每年 2 4 6 0平方公里速度扩展 ,沙化面积大都在西部地区 ,影响着 1/3国土面积和 4亿多人口的生产和生活。  目前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已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宏观政策引导。一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引导 ,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保证和推动力量。二是明确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全球荒漠化情形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1/4。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遍及六大洲,约有13.5亿人口生活在荒漠化造成的贫穷落后的困境中。全球性的土壤荒漠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可耕地。  相似文献   

15.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使人类文明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出现许多全球性生态经济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荒漠化和无林化问题。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荒漠和半荒漠已从占陆地表面的33%扩大到43%。这表明,由于人类活动而增加了90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目前,还有几乎占整个陆地面积1/5的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向荒漠化的演变之中,使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受到威胁。尤其是80年代中期因干旱和荒漠化引起的灾害,造成非洲34个国家1.5亿人受害,约一百万人丧生,有  相似文献   

16.
《环境工作通讯》2011,(7):61-62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得名,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2001年撤县设区,现辖11个镇、3个街道,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万人,是扬州市区域面积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区。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防沙治沙力度,投入巨资,创新模式、强化措施,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沙化、荒漠化恶化趋势,部分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防治成果令人欣喜.但中国防沙治沙任重道远,治沙正在进行时. 10年规划强化治理力度 2013年1月,国务院通过《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规划》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 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 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 000万公顷.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地域特征及其治理措施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已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占33.2%,水蚀作用下的占33.8%,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占33.0%。另外中国还分别有易受风力、水力作用和盐渍化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2、87.5万km2和17.3万km2,共计270.0万km2,占国土面积28.1%。中国土地荒漠化是脆弱生态条件下,人口过快增长、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如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工矿建设所造成植被破坏、污染等所致。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其分布形式有如下两个特点:(1)荒漠化土地分布地区都是人类强度经济活动的地区;(2)荒漠化土地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而不是大面积区域性连续分布。近几十年,中国土地荒漠化经过治理个别地区有所逆转,但总体上仍在发展中,如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每年仍以1.39%的速率递增。最后,针对中国土地荒漠化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对现有治理措施进行了评估,指出了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及治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亚洲开发银行于2001年7月批准提供61万美元的技术援助,用于治理中国西部地区的土地退化。援助项目将协助甘肃省政府开发防治土地进一步退化的综合方案,并加强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建设。土地退化是西部地区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退化造成植被破坏,营养物流失,并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地保湿能力降低。土地退化侵蚀耕地,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生态资源减少,沙尘暴发生越来越频繁,下游洪灾和土地流失加剧。总的来说,它是造成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亿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近90%的农村贫困人口居…  相似文献   

20.
选取1988年TM、2000年ETM以及2007年的ALOS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沙质荒漠化经历了1988—2000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上升趋势和2000—2007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两个发展阶段,但是总体上却是呈上升趋势,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增加的速度分别为1.93%、1.50%和3.20%,表现为沙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较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荒漠化程度的提高速度相当快;沙质荒漠化的形成,一方面与青藏高原高寒干燥的气候和脆弱的植被生态系统有关,另一方面也受人为活动的驱动。该研究可为该地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