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基础信息。在GIS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环境背景、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烈度为Ⅷ Ⅸ区、中低山区、坡度0°~40°、坡向为东西两向、第三系砂砾夹泥岩区、河流冲刷强烈和年降雨量>1 200 mm的区域;发育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对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与非地震条件下的新特征;地震效应重构了地表形态,为次生山地灾害发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降水与河流冲刷作用的改变,影响边坡稳定性,为次生山地灾害提供动力;人类过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加速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国内关于自然灾害长期间接影响的研究较少,理清自然灾害的长期间接损失及其成因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深刻政策含义。基于1994—2016年四川省181个县的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分别研究汶川地震对10个极重灾区经济产生的长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对灾区经济造成的长期间接影响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复兴"型灾区,包括茂县和彭州市,表现为2016年人均GDP恢复到了其反事实水平;第二种是"复旧型"灾区,包括汶川县、北川县等8个极重灾区,表现为2016年人均GDP未恢复到其反事实水平。2008—2011年,所有极重灾区经济恢复情况都比较好,2011年之后,"复兴"型灾区继续保持较好的经济恢复效果,但"复旧"型灾区经济恢复效果开始走下坡路,并可能形成"贫困陷阱"。在此基础上,结合罗默内生增长理论,进一步分析汶川地震对经济长期间接影响异质性的原因,发现灾区经济恢复效果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拉动。2008—2011年经济恢复情况较好的原因是国家和当地政府进行灾后重建所拉动,2011年后"复旧"型灾区经济恢复变差的原因之一是灾区在重建过程中负债沉重,导致后期投资不足,且拥有较好的就业率和人力资本的灾区经济恢复会更好。由此,政府在制定灾后救援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减少初期灾害损失,还应考虑减少长期经济损失;灾区政府应当合理安排援建资金,将援建转变成一种机遇,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实现企业战略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3.
来自国内外逾百名地震工程专家和管理专家2005年8月5日在哈尔滨指出,我国地震工程尽管取得较大进展,但面临基础研究薄弱、实验平台落后等五大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给灾区带来重大灾难,但同时也留下了地震遗存,这些地震遗存不仅数量和种类丰富,而且极具科考、科普、教育和纪念价值,是震后旅游展示的热点。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和四川旅游的恢复,科学保护和利用这些地震遗存,发挥他们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地震旅游可以作为四川旅游市场恢复的切入点,增加灾区就业,并带动灾区相关产业发展。总结了汶川地震遗存的类型和特点,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将其归为自然遗存景观和人文遗存景观两大类并从科学研究、社会公益和旅游经济3个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维护以及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便更好的发挥这些地震遗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给灾区带来重大灾难,但同时也留下了地震遗存,这些地震遗存不仅数量和种类丰富,而且极具科考、科普、教育和纪念价值,是震后旅游展示的热点。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和四川旅游的恢复,科学保护和利用这些地震遗存,发挥他们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地震旅游可以作为四川旅游市场恢复的切入点,增加灾区就业,并带动灾区相关产业发展。总结了汶川地震遗存的类型和特点,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将其归为自然遗存景观和人文遗存景观两大类并从科学研究、社会公益和旅游经济3个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维护以及汶川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便更好的发挥这些地震遗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灾区群众应对和解决地震灾区震后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单位的具体组织协调下,国家减灾委一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编制完成了《震后生活问答》手册、《抗震救灾用用知识、技术与产品手册》及《灾后恢复重建实用技术手册》,并专门设计了《重建家园的建筑知识》科普挂图。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调查的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四川省龙门山地区,此次地震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分析和掌握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活动特征,可为灾区工程整治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参考,为其它地区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项目综合利用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光学影像和雷达影像以及其它地质地理资料,在相关遥感和地理信息软件的支持下,进行遥感图像专题信息解译和分析,获取了地震中四川省的10个极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解译数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特点与相关地质地理因素关系。结果表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特定的地层岩性、构造破碎带、坡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F0003-F0003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6年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2006年5月9日至11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专家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验收考察。验收组专家由科技部社会发展与科技司社会事业处调研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成员何革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赵正中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刘学敏教授,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小城镇研究所王宝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技术局陆亚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等组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F0002-F0002
2007年5月17日,“地球科学方法”高层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座谈会由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土徐冠华主持,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齐让,科技部条件财务司、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单位领导和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从事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研究的院士、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产业集群调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三个维度对灾区资源承载力变迁进行分析与评估;就灾区产业集群现状,给出产业集群的内外聚集评价与分析;从网络设施、环境发展、集群计划、外部平台四个层面思考灾区产业集群调整战略,从过程和布局两大部分探讨灾区产业集群解决思路,从实施原则、集群涅黎、外包服务和支持体系四个方面研究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实施框架,从工业产业现代化、集群工业园区化、企业 基地 农户农业产业集群化、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区域特色 地震纪念五个方位讨论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政策性集聚效应与非政策性集聚效应四个角度阐述灾区产业集群调整的统筹兼顾,在此基础上构建灾区新型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7年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2007年11月22日-23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环境.建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专家一行八人,赴上海市徐汇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了验收考察。考察组组长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雷世钧理事担任.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田保国处长、何革华调研员以及上海市科委寿子琪副主任等领导参加了本次验收活动。  相似文献   

12.
1991年8月9日~16日,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会的专家一行四人,赴山东临沂罗庄镇和牟平县,考察了山东省社会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情况。他们听取了当地政府和科委领导的汇报,并参观了当地社会发展的建设设施,针对当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专家们认为:山东临沂罗庄镇和牟  相似文献   

13.
最近,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在武汉召开了“湖北省1993年度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分析会商会”。会议紧紧围绕汛期湖北重大洪涝、干旱灾害这一主题,并对其次生灾害如大江大河水情、血吸虫病、高温、滑坡泥石流、农业减产、森林和城市火灾、地震、地矿灾害、环境污染和职业病、病虫害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预测,提出了相应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北京城市建设面临的自然与人为灾害背景,简要论述了北京地震、水灾、火灾及“新致灾源”的历史及现状,强调开展首都圈灾害研究及减灾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系统的减灾方略及相应的管理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为综合研究国内外减灾工作的发展势态,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于1989年组织国家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等部委的专家,开展了“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与减灾对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在灾情调查上,确定了7大类25种灾害,包括供水、旱、涝、台风、飓风、龙卷风、冷害、地震、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海啸、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森林病虫鼠害和火灾。并编制了7张单类灾害图和5张综合图(1:600万),反映了全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区、7大类灾害的监测台站(点)的分布、现有防灾工程的布局与能力、自然灾害测报及防救区系的建议方案等。该成果的内容与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球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简称EM-DAT)中1900~ 2018年的自然灾害数据,综合趋势检验及突变点检测方法、标准差椭圆空间统计方法,探究灾害的时空分布、演变趋势及不同灾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1)洪水、干旱和风暴的危害性较大.其中,洪水发生次数最多,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惨重;(2)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发生次数先增加后稍有减少,总体呈上升趋势;因灾死亡人数则自1932年后大幅度减少,呈下降趋势;灾害经济损失持续增加,呈上升趋势;(3)从空间上来看,灾害发生次数分布格局呈南北方向扩张、东西方向收缩趋势,整体往东南方向移动;灾害死亡人数空间分布先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后转变成西南-东北格局,且这种格局不断弱化,直到最后重新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灾害经济损失重心东西方向移动距离大于南北方向,经济损失主方向总体向西北方向转移;(4)洪水、风暴、地震、流行病、滑坡5种灾害与所有灾害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都达到0.57以上,相互作用较强,其中,地震与风暴两种灾害间的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906).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周边省区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本底趋势线理论和1997-2008年统计数据,从更高的时空分辨率上,完成了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其周边省区旅游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2008年5-12月地震共使四川入境旅游损失112.1万人,国内旅游损失4 410.7万人,损失率分别为61.4%和22.4%;②四川北部主要旅游景点旅游业损失惨重,各景点游客损失率均达到了67.0%以上,其中,九寨沟、都江堰游客损失量较大,分别为212.2万人和194.7万人;③四川周边省区入境旅游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湖北、甘肃损失量最大,分别为35.1万人和26.9万人;各省区受地震影响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地震影响期以甘肃最长,其影响期将超过8个月;④2008年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其周边省区旅游业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客流量基数(本底值)成正比;游客损失率与2008年本底值(基数)成反比;损失量和损失率两者均与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以汶川为中心大致成同心圆状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一、与滨海城市护岸有关的灾害类型海洋灾害是为数众多的灾害中危害较大的一类灾害,可分为自然的、人为的以及人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灾害。滨海城市护岸经常遇到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强浪、风暴潮、海水、暴雨、台风、海水倒灌、海岸侵蚀、地震等。人为灾害主要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公害。二、滨海城市护岸的防灾对策一般说来城市海滨的护岸工程对城市沿海地带的安全至关重要。由于护岸本身受到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受材料、施工条件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防灾对策也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文地质专家经过近 5年的地质勘查 ,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是个“大水盆” ,如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可以缓解内蒙古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五省区 10多个城镇和 2 0多个乡村近 5 0万人的生活饮水难题。据《内蒙古商报》报道 ,从 1999年开始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组织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进行勘查。水文地质工作者通过近 5年的不懈工作 ,以物探、同位素、遥感、水文地球化学等新方法、新技术 ,以地下水开发为示范和适当的水文地质钻探作验证 ,对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盆地地下水赋存特征有了突破性认识 ,目前已圈定 3 9个富水带 ,打井 80…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条件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是当今国际社会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灾害风殓管理理念和模型。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联合国2005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WCDR)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减灾会议,都把推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战略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积极推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既是同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主流趋势接轨的需要;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安全屏障的现实要求。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复杂的灾害风险,并着重从灾害的社会属性特征、灾害的生成要素、灾害的发生机制;灾害破坏的构成要素以及灾害生命周期等灾害的内在特性上,论述了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及其内容体系建构等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推进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战略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