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描述德国慕尼黑市生物垃圾收集试点实例,介绍了慕尼黑市在试点地区实施各种提升生物垃圾收集量的措施,比如给居民宣传生物垃圾收集的意义,发放厨余垃圾桶和可生物降解的垃圾收集袋等,通过解析其措施的成功之处,试图探讨其对中国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是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和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厨余垃圾管理是生活垃圾减量和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如何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高值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为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厨余垃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资源化标准现状,探讨如何优化厨余垃圾管理路径和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从加强源头减量、完善处理模式、优化配套政策、加快示范试点、提升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行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厨余垃圾分出量不断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北京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制约厨余垃圾资源化产业化发展的是堆肥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针对这个情况,通过对现有厨余垃圾资源化标准进行梳理,分析现有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厨余垃圾资源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CO2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CO2分离捕集最新工艺——电化学法、膜法、化学循环燃烧法的研究进展。评述分析了CO2的各种资源化应用前景:CO2气体用作生物碳源、辅助注射成型剂及有机物(如氨基甲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原料等;液态CO2用于人造金刚石、热泵干燥、超临界CO2萃取及固体干冰冷喷射清洗等。CO2作为一种潜在的丰富碳源,应不断研发其新的应用领域,加快其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2022年7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收集、运输与转运、可回收物分拣、可回收物再生利用、家庭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大件垃圾和家庭装修垃圾再生利用以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劳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厨余垃圾粉碎直排工艺上进行改进,变为将日常餐厨垃圾粉碎、脱水、收集的处理流程,达到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二次利用的目的。基于厨余垃圾各个组分的特性分析,以模塑螺旋挤出压缩和压榨固液分离的原理为指导,对变螺距变轴径特制螺杆的结构进行设计。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变径变距螺杆进行了刚度、强度、循环寿命以及模态振动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均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模型进行实物加工并开展实验论证,对厨余垃圾组成种类进行分析并进行单因素破碎实验,七类厨余垃圾能得到有效破碎,处理产物粒度在2~3 mm,达到预期期望;对常规混合状态厨余垃圾以梯度体积进行分组验证日常实际处理情况,处理结果表明,脱水率达到51%,体积缩减率达75%,餐厨垃圾处理的实用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7.
掌握垃圾各组分含量及特性,是制订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案的前提。研究对比分析了北京城区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含水率和热值。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的物理组分向城区垃圾组分变化,灰土含量明显降低,厨余垃圾、塑料和纸类含量明显增加,农村地区的厨余垃圾和灰土含量略高于城区,而塑料和纸类含量低于城区。从垃圾的湿基低位热值来看,城区生活垃圾热值普遍高于5 000 kJ/kg,适合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农村地区生活垃圾需要脱水预处理后才适合进行焚烧处理。城区生活垃圾中塑料与厨余垃圾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热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与湿基低位热值极显著负相关,与灰土显著负相关,生活垃圾中塑料与热值呈极显著相关。该研究结果为北京市城区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管理和设施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1,21(3)
资源环境对策,2000,36(10):51 日本工技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煤炭利用综合中心共同开发成功用超临界水热分解煤等有机物制造80%H2和20%CH4气体的新技术.每克煤可生成2~3 L气体,煤中碳或氢几乎可全部按理论量进行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不含硫化物.同时氢气生成时能和副反应生成的CO2分离,使H2能高质量浓缩,用作燃料.新工艺产生的氯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都能以无害化形式被分离. 该技术除煤以外,还可用于分解其他有机物(碳源),如生活垃圾、家畜粪尿、动植物残体、废纸、废木材、废塑料等,生成H2和CH4,用作燃料.  相似文献   

9.
国外动态     
超临界水热分解煤制 H2 和 CH4资源环境对策 ,2 0 0 0 ,3 6(10 ) :5 1  日本工技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煤炭利用综合中心共同开发成功用超临界水热分解煤等有机物制造 80 % H2 和 2 0 % CH4 气体的新技术。每克煤可生成 2~ 3L气体 ,煤中碳或氢几乎可全部按理论量进行反应 ,生成的气体中不含硫化物。同时氢气生成时能和副反应生成的 CO2 分离 ,使 H2 能高质量浓缩 ,用作燃料。新工艺产生的氯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都能以无害化形式被分离。  该技术除煤以外 ,还可用于分解其他有机物 (碳源 ) ,如生活垃圾、家畜粪尿、动植物残体、…  相似文献   

10.
废塑料已经成为生活垃圾中占比仅次于厨余垃圾的组成部分,其回收利用具有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广州市低值废塑料在生活垃圾中占比和组成调查,分析当前低值废塑料回收利用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苏州市生活垃圾"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分类模式,以及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体系、收运体系和终端处置体系,提出关于垃圾分类对垃圾减量的贡献、厨余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垃圾分类的主要推动力及垃圾分类模式选择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出高温分解及烟气净化处理废弃电子垃圾的技术。通过喷水系统调节分解炉内气氛,控制有机物分解速度,使有机物裂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有害成份经净化系统再次处理后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金属部分可进一步进行提炼回收,实现有机物和金属的绿色分离。  相似文献   

13.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基于其产量大、处置费用高、含有有机物等特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污泥通过发酵将有机物转化为挥发酸(VFAs)作为反硝化碳源或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等进行综合利用。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强化污泥产酸的物理和化学预处理方法,综述了污泥发酵的运行参数以及发挥作用的功能菌群。结合污泥产酸的代谢途径对污泥发酵液中碳源的利用途径进行展望。污泥发酵产酸是实现污泥中有机物开发利用的最有效策略,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梳理了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城市固废现状和处理能力缺口,专门针对西海岸新区生活垃圾问题,提出由规范化再生资源企业为运营主体,构建生活垃圾环卫、回收和处理一体化运营模式,为政府提供城市固废一揽子服务,打造垃圾分类、回收、环卫、保洁、厨余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加工和固废终端处理产业链条,为蓝海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这种环卫回收一体化模式,对传统再生资源企业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技术降解水中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世晖  戴友芝 《化工环保》2006,26(6):475-479
介绍了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超声波和各种超声联用(超声波与紫外光、过氧化氢、臭氧、Fenton试剂等联用)技术降解氯代有机物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氯代有机物降解机理与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超声波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水中氯代有机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市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为对象,从西安市现有的再生资源系统和环卫系统出发,系统调研西安市流动回收人员、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回收主体。对两个系统的回收主体、回收对象、回收流程和回收动力进行分析,并提出西安市垃圾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如二手交易市场缺失,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缺失,回收前端混乱不规范等问题,同时找出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再生资源系统的市场性和环卫系统的公益性互不衔接,导致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均不能有效发挥。根据西安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现状,提出市场和政府引导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创新回收交易模式,探究西安市垃圾资源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侯文俊  余健 《化工环保》2004,24(Z1):105-107
印染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生化性差,COD高,BOD/COD低,色度高的难降解废水.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絮凝技术、白腐菌强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水解酸化技术、电解技术等处理印染废水的有关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并总结了近年来在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主体工艺及深度处理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填埋场已填埋陈垃圾具有丰富的资源,我国填埋量已达几千万吨.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6年填埋龄和10年填埋龄陈垃圾基本特性的测试研究,揭示出填埋6年以上的陈垃圾已具有相当稳定的性状,原始垃圾特征已完全消失,开挖后没有异味,在组成上除部分大颗粒无机物和大块难降解有机物外,其余部分已腐化为类土壤物质,可以开采再利用.陈垃圾中类土壤部分在物理化学性质、水力学和微生物学性质上均表现出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形成的、极为优良的基质特征,可用作污染物生物处理基质或作物培育基质.  相似文献   

20.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和新菱冷热工业共同开发用高温高压水将生活垃圾分解成 CO2 和 H2 O的装置。高温高压水具有使常温常压下无法分解的有机物分解的性质 ,这种过程称为水热反应。该装置就是采用水热反应技术来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是先将生活垃圾除去金属和塑料 ,然后与水在反应装置内混合 ,在压力 1 0 MPa、温度30 0℃条件下使生活垃圾液化。减压后通入空气氧化 ,使生活垃圾分解成 CO2 和 H2 O。用高温高压水分解生活垃圾@洪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