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着重以2011~2015年南充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噪声等效声级均值的数学统计,从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3个指标分析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充市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呈缓慢改善趋势;区域声环境质量呈缓慢加重趋势;道路交通噪声中有16.6%的路段等效声级超过70d B(A),呈缓慢加重趋势;环境噪声污染仍存在污染投诉率高等问题,改善声环境质量仍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以秦皇岛市2011—2015年的噪声监测资料为依据,对"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较好,功能区声环境昼夜全部达标;影响秦皇岛市环境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等。提出了合理城区布局、使用新型隔声材料、加大宣传教育、严格环境执法等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2—2016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对近5年全国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价,指出评价方法的弊端并提出了改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从单个年度和5年平均来看,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国夜间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比较严重;从时间轴上看,全国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呈不断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综合评价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探讨城市声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以“十三五”期间四川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以及《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分析了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及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趋于好转,交通噪声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逐渐突出。建议环境管理部门联合城市其他部门同时做好点位规划、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噪声源头管理工作,取得噪声污染防治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根据四川省2007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城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数据,阐明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城市声源构成、各等级声覆盖率及其变化趋势.与国内一般情况相比,四川省城市声源构成具有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范围更最广,交通噪声影响范围较小等特点.四川省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且有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存在部分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区,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度污染区.  相似文献   

6.
韩芹芹  李凡  李磊  张欣 《青海环境》2022,(3):137-145
通过对2011—2021年乌鲁木齐市区域环境噪声常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全市及各行政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等效声级全部在三级(一般)等级之内。中心城区以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分布为主,其中社会生活噪声的影响最广泛,但对声环境的冲击最小,等效声级在三级(一般)等级以内;交通噪声对全市声环境影响范围位居第二,等效声级在四级(较差)等级以内,以中心城区的沙依巴克区和水磨沟区等效声级最高;建筑施工噪声等效声级在五级(差)等级以内、对声环境的冲击最大,但影响范围最小,仅以中心城区的天山区声级最高。周边城区以工业企业噪声的分布为主,等效声级在三级(一般)等级以内。以55.0dB(A)作为非安静区[55.0dB(A)以上区域]和安静区[55.0dB(A)以内区域]的分界线,中心、周边城区中非安静区的面积覆盖比与非安静区中各类声源分布较安静区的高出比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中心城区自2016年以来受社会生活和交通噪声声源高出比增加的影响,非安静区覆盖比例较2016年之前上升了17.9%~42.2%。结合全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变化特征,对各类噪声源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中原城市群强市-新乡市为例,介绍城市环境噪声的声源构成主要以工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为主。随着城镇化规模的扩大,近年来的噪声监测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道路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有增高趋势。结合声环境质量现状,提出了合理规划功能区布局、加强声环境管理、利用城市绿地降低噪声、提高单体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等改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下穿隧道在改善城市交通的同时也引发相应的噪声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隧道开敞段噪声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投诉的热点。以某市城市道路下穿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道路及下穿隧道开敞段的纵向断面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下穿隧道路段道路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对道路两侧建筑的影响。结果表明,临街建筑交通噪声从低楼层至高楼层先增大再降低、再增大再降低的趋势,下穿隧道段噪声水平比地面段高3d B,交通噪声的频率范围基本一致,在1 000Hz处出现峰值。在城市下穿隧道段有必要采取降噪措施,以降低下穿隧道噪声,并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墙壁帖吸声材料、声屏障控制开敞段噪声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研究近年来各省(区、市)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简报及环境质量报告书等材料过程中,发现部分省(区、市)存在使用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功能区标准限值评价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结果的现象。通过研究相关标准规范及有关文献材料,结合某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工作实际,从评价对象、监测位置、结果评价3个方面剖析研判,阐明使用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限值评价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结果是使用标准失当,并就此展开讨论,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乌鲁木齐市噪声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在主城区选择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点位,采用"定点监测法"与"普查监测法"进行监测,对影响乌鲁木齐市声环境质量的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做了定点或连续(24h在线)监测。就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改进乌鲁木齐市噪声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北戴河2018年声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北戴河旅游旺季(7月—8月)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北戴河旅游旺季声环境昼间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2类功能区标准比例为36.8%,夜间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2类功能区标准比例(27.1%),较2017年有所提高。7月中旬到8月中旬等效声级明显出现波峰。影响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和自然环境噪声等。应通过加强城市交通噪声控制、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力度、完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参与等防治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青海环境》2021,31(2)
文章对辽宁省鞍山市道路交通的监测结果及现状评价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辽宁省鞍山市近期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状况虽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但仍然存在数据居高不下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完善交通设施、推行城市绿化和调整声功能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黄岩城区主要交通干线的昼间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黄岩城区主要交通干线的昼间交通噪声水平全部超过国家标准;小轿车是黄岩城区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油田中心区域主要交通干线昼间交通噪声及环境噪声的监测分析,找出噪声的污染现状,及对人们生活、学习产生的影响,为改善中心区域的交通噪声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15.
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类型之一。通过对2019—2021年南充市主城区4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污染水平及噪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得:南充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夜间的噪声污染较昼间严重;1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有改善趋势但达标率相对较低,2类、3类和4a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受城区居民生活、出行和生产的影响,南充市主城区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日变化曲线总体呈“双峰型”。建议今后南充市主城区应加强夜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构建灰色模型GM(1,1),选取近5~10年的监测数据,对大连市“十四五”期间的环境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和声环境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污染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全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市区臭氧浓度、复州河三台子断面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中心城区功能区声环境0类区昼间及夜间等效声级等指标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应采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及区域协同治理、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等更加精准的管控措施,持续改善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要素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描写声环境质量特征参量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向监督检查噪声污染情况、各种环境法规、标准的实施和正确评价声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噪声监测工作与其它环境监测要素相比,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即环境噪声是非稳态噪声,噪声峰值起伏性较大,声环境辅助因子多等。因此,若获取科学的,严谨的噪声监测数据,必须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11,(10):5-5
河北省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首次采取协调联动机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加大交通、施工、工业、生活4个重点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提出逐步建立民用建筑隔声质量验收制度,实施建筑声环境质量状况告知制度。城市环保部门应于2011年底完成重点噪声污染源确定工作,每年限期治理一批噪声超标的重点企业。  相似文献   

19.
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四川环境》2010,29(5):127-129,138
从分析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民事责任的性质入手,探讨了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对开发商的适用性和合理性,阐明了开发商的责任范围,提出了完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议。主要结论:目前我国尚缺乏合理的约束开发商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开发商的隔声减噪义务主要包括留出与道路之间的防噪距离和采取安装隔声窗、封闭阳台等隔声措施;应将门窗封闭状态下的室内噪声限值颁布为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评价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等城市新乡市为例,根据其道路交通噪声近五年来的监测数据对其交通噪声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全面分析了交通噪声产生原因,并针对新乡市区交通噪声污染特点提出了有效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