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文阐释了我国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从国内视角梳理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践取得的成效,识别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制约性问题,首次在全国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进行国际对标分析,提出以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指引、以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为路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复杂系统,厘清“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演进机理有利于区域水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水”共治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0—2020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三水”协同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子系统的状态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差距较大;“三水”系统耦合度整体上处于良好耦合阶段;“三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小于耦合度,其耦合协调水平偏低,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不充分发展态势和分化状态。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趋势是逐年向优质阶段提升。其次,用Tobit对“三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回归,得出环境保护水平、能源消耗水平、产业发展水平3个因素对“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共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廊道,建立多环境要素系统联动机制,以及跨界河流水污染联合防治及水环境保护政策与督察协调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在遵循因地制宜、渐进性、本土化、朴实性以及综合性原则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开展优化开发格局、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系统、扩大生态修复范围、优化体制机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从“责任”、“保障”、“机制”三方面构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水环境管理也从水质目标管理向水生态目标管理发展。在我国现行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中,水生生物仍处于前期研究和试点阶段,缺少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支撑,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突出的短板。选取水生态监测中典型的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对象,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及工作报告等,从静水、流水生态系统出发,分别从底栖动物的采样点布设、采样频次、采样工具及采样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与总结,为国内制定相关标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8,(3):54-55
自2003年全国113个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试点地区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查处生态破坏案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在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机制、执法体系、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经考核评估,有81个试点地区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小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实现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科学管控,以南河小流域(邛崃段)为研究对象,设置15个采样点位,选取水环境质量、水生生态、水生生境3个方面共11项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综合评估南河小流域(邛崃段)水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①采用GRA对区域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可行;②文井江、白沫江、江河3个河段水生态环境状况较好,其管控标准应相对提高;③小南河、石头河、蒲江、斜江河、南河下游5个河段水生态环境状况较差,需优先管控,应结合河段所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综合考虑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伦古湖是典型的干旱地区闭流型湖泊,自然环境因素及长期的人类活动干扰导致了湖泊面积不断萎缩、湖泊水盐关系失衡、矿化度不断升高,这对原本脆弱的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基于历史数据资料和实地调查,分析乌伦古湖当前存在的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乌伦古湖自然环境演变及人为活动对乌伦古湖生态环境影响,探讨乌伦古湖水生态环境退...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生态保护启新程,环境教育润无声。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以“美丽滨州·绿行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  相似文献   

9.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川东北B市两区三县推行河长制地区的农村居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河长制是目前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居民对河长制的认知情况较差,应当构建治水信息化平台,加大河长制宣传力度,拓宽农村居民参与力度,将河长作为整个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纽带,将政府治水与农村居民水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构建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成为常态问题,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带给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生态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生态水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要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治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全面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美丽家园,奋力开创水利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理调度椒江流域地区水资源,提高水质质量和保护水生态环境,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建出新型水量水质水生态多目标耦合模型,在不同的水量和水质条件下,通过分析得到不同用途环境下的水质的需水量,并根据针对缺水问题计算椒江流域内多个水池中的需水量和污染负荷,在水资源分配和水生态保护等多个角度制定了合理的配水方案.还采用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在遵循因地制宜、渐进性、本土化,朴实性以及综合性原则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开展优化开发格局,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系统、扩大生态修复范围、优化体制机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从"责任"、"保障"、"机制"三方面构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贺震 《绿叶》2022,(11):13-14
<正>一直以来,政府城市管理部门有“协管员”、公安交警部门有“辅警”,这些活跃的社会力量承担着大量辅助性工作,使政府相关部门得以顺利运转。近年来,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始探索以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辅助执法工作,推动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以后,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词汇:“辅环”。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第三方辅助执法机制,加强对第三方辅助生态环境执法的规范管理,以制度化的形式提升第三方辅助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承德环保三大难"上任的第一天,就有人告诉我,承德环保的'文章'不好作。" 环保系统的元老级人物、两度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个人的承德市环保局局长刘艳东实话实说, 他掰着手指头,向记者历数承德环保的"三大难":"古迹、空气、水污染。" 承德市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誉。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是承德环保工作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承德市位于首都北京西北方向,距北京市230公里,承德的空气污染直接影响首都,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承德市地处滦河、潮河上游,担负着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人民用水安全的重任。据统计,每年从滦河引入天津市和唐山市的水量约为6.7亿立方,而作为北京人主要水源的密云水库中, 有56%的水是来自于潮河。"水" 的问题,居于"三大难"的首位, 也是承德环保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为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探索生态环境执法机制,2003年4月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54号)和《关于批准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地区的通知》(环发[2003]128号),确定了113个市、县开展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试点地区在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机制、执法体系、建章立制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在保护生态环境、查处生态破坏案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从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赋予了环境监察新的内涵、新的领域、新的措施和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基础,规范准确的土壤样品采集技术是土壤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对准确获得兼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土壤样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结合工作经验,对甘肃省基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两种情形,即土壤生态环境监视性监测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土壤生态环境监测的土壤样品采集技术做简要分析,对基层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采集样品应当注意的要点进行探讨,并就当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与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有效衔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五月下旬,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再次开展“两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同时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又一次将目光投注到“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水,孕育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承载经济发展的命脉。千百年来,水曾是那样贴近地和我们的生活连在一起。但不知何时开始,我们头顶的天空满布阴霾,周围的江河腥黑发臭。水污染,已经成为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中华大地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 安徽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水环境保护成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推动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项目的实施,同时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讨论总结等方法,探析桂林市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较好的原因,以期为其他地区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借鉴。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全面推行健康广西行动,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8年,广西作为全国试点抽测地区开展了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以下简称“素养水平”)监测工作,结果显示,广西抽测地区居民素养水平为7.86%,低于其他抽测地区的水平。为切实提升广西居民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运河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研讨运河地区的生态保护必须明确当前运河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现状。运河跨越4省两市,分析运河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难免挂一漏万,本文拟对济宁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作一剖析,以期收到“解剖麻雀”之效。 1、水环境受到污染。由于历史原因,济宁市的经济结构中化工、酿造、造纸、火力发电等重污染行业占有较大比重,结构性污染比较突出。虽然在1997年治理淮河污染和2000年开展的“一控双达标”工作中,全市539家工业污染企业完成了治理任务,实现了达标排放,但由于部分企业达标排放不稳定,城市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目前全市每年有7861万吨生活污水和12984万吨工业废水汇集入河,加上连年降雨偏少,造成境内部分河流和南四湖个别水域污染严重。据环保部门监测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6,(10)
正对河流进行裁弯取直是20世纪初河流改造的主要手段,兴建此类工程可以解决洪涝灾害、改善航运条件等问题,海河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但这类工程往往对河道本身及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人为影响,使水生态系统发生较大改变,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本文从生态环境视角,分析探究工程在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