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污泥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秀兰  李亚新 《化工环保》2006,26(4):291-29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量增加,且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污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污泥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当今的共识是污泥资源化。综述了近年来污泥消化产沼气、污泥处理获取碳源、污泥作肥料及污泥低温热解制油和产氢等污泥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甄选出比较可行实用的方法,指出了加强污泥资源化技术研究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姚琪  刁杰 《化工环保》2017,37(3):289-293
结合我国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含氟"三废"产生情况及处置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论述。氟化工生产过程污染物主要有含氟废气及副产氯化氢、含氟高沸物及含氟污泥等。通过将氯化氢用于工业清洗及制备氯化钙、氯化铝等化学品能够合理消耗副产盐酸。焚烧处理含氟有机废气产生的氟化氢气体经水洗后副产氢氟酸。含氟高沸物通过精馏分离出高沸物组分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含氟污泥可制成建筑材料,最优工业化利用途径仍在积极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兼氧技术应用于有机污泥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茵 《化工环保》2002,22(1):12-15
应用兼氧技术处理有机污泥,对处理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N元素的变化、兼氧微生物的种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机污泥经过24h兼氧反应后,污泥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酸化反应生成了质量浓度的2531mg/L的乙酸;系统中NH3-N含量略有上升;兼氧反应过程中的微生物以异养型的产酸细菌为优势菌种。污泥被水解酸化后回流到废水处理系统,系统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4.
通过外加废弃淀粉乳强化剩余污泥厌氧产酸,研究了剩余污泥中颗粒性有机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考察了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变化和挥发性有机酸(VFA)的构成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废弃淀粉乳能促进颗粒性有机物的降解,添加废弃淀粉乳后,颗粒性蛋白质(P-P)的降解率从44.32%提升至61.05%,颗粒性碳水化合物(P-C)的降解率从47.71%提高到71.75%;废弃淀粉乳还能够促进未知有机溶解物(U-M)的降解,进而产生更多的VFA,添加废弃淀粉乳后,溶解性有机物中U-M的质量分数从41.22%降低至3.21%,VFA质量分数则从26.04%提高至84.39%。  相似文献   

5.
有机固体废物生物法制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利用有机固体废物生物法制氢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城市有机固体废物、农业有机废物、工业有机废物是生物法制氢的主要原料。暗发酵制氢是利用有机废物厌氧消化的产酸阶段而产氢,pH、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氢气分压、原料性质、微量元素含量、产甲烷微生物抑制剂等均影响氢气产率。光发酵制氢是利用光合厌氧细菌将挥发性有机酸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暗发酵和光发酵制氢时,生物固定化有利于高速连续产氢。在有机废物处理和生物法制氢方面,暗发酵一光发酵、暗发酵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组合工艺是具有前景的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原料的预处理技术、选育高效产氢菌株、发明高效反应器、优化处理工艺和处理条件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蚯蚓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新利  陈彦 《化工环保》1991,11(4):200-203,226
剩余活性污泥经破碎、调pH、补加碳素(掺加生活垃圾)和发酵等预处理过程后,用于养殖蚯蚓。经蚓蚯处理后的污泥(蚓粪)与原污泥相比,不但降低了有害成份的含量,而且改善了物理性能,从而为污泥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陶瓷膜+树脂的组合工艺作为碱减量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陶瓷超滤膜对废水中的SS和非溶性的对苯二甲酸等有机颗粒进行过滤回收,产水中SS≈0,CODcr去除率约20%。然后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废水中残余的对苯二甲酸等有机物,废水的可生化性由0.15提高至0.45,可解决碱减量废水常规采用高级氧化处理工艺费用太高和厌氧处理工艺产生恶臭气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还原菌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硫酸盐还原菌是利用硫酸盐或其他氧化态硫化物作为电子受体来异化有机物的严格厌氧菌。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物化学性质、代谢机理和生理学特征,综述了硫酸盐还原菌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如进水SO4^2-含量,碳源、氮源和磷源,COD与SO4^2-质量浓度比,H2S,pH,温度,氧气及微量元素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从土地利用、回收能源和生产建材等几个方面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从源头控制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讨论了利用污泥生产水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付雄  刘敏  陈滢 《化工环保》2017,37(3):276-281
从污泥灰中磷的提取、磷与重金属的分离和磷产品的制备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湿化学法回收污泥灰中磷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磷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今后污泥灰中磷的湿化学法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萃取的方法将提取液中的无机强酸萃取出来并回收重复利用,可大幅降低酸的消耗量;在回收磷的同时可研究回收不同种类金属的方法,尤其是价值较大的重金属,以进一步提高污泥灰资源的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厨余垃圾水解酸化液中有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溶解性有机物等可降解有机物,具有极佳的可生化性。因此可用作传统外加碳源的替代品,具有较大的工业化应用潜力。主要介绍了厨余碳源化技术原理,厨余垃圾碳源化条件优化研究进展,以及厨余垃圾碳源化技术在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国内外电动力学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污泥中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水解引起的pH变化、电极极化、外加酸和螯合剂、电流和电压等对该技术的影响。阐明了利用电动力学去除技术去除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离子的可行性。指出了今后电动力学去除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冷轧重金属污泥成分复杂、产量大、危害严重,已成为不锈钢企业环保治理的难点,目前国内外尚无妥善安全、经济实用的大宗利用途径。针对不锈钢冷轧酸洗废水的来源和特点,提出了一条污泥源头减量、废水两段处理、污泥分段回收的技术路线,由此得到的前段重金属污泥,利用途径可参考含铁尘泥,用作转炉造渣剂、烧结原料、球团矿、生产直接还原铁或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后段含以CaSO4,CaF2为主的钙盐污泥,利用途径可参考氟石膏,用作水泥矿化剂、建材原料或冶金辅料。  相似文献   

14.
尹将来  马瑛  贾红华  周华  韦萍 《化工环保》2011,31(4):293-297
通过实验对杂色云芝菌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杂色云芝菌产漆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以质量浓度为15 g/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质量浓度为1.25 g/L的葡萄糖作为复合碳源,以质量浓度为15 g/L的酵母膏作为氮源,在发酵72 h时加入浓度为2mmol/L的2,5-二甲基苯胺,发酵96 h时加入浓度为2 mmol...  相似文献   

15.
赵玲  杨栋  车承丹  朱南文 《化工环保》2007,27(5):463-467
用城市污水厂污泥作嗜酸菌来源及培养基,通过添加能量物质、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使污泥中的嗜酸菌大量繁殖富集,污泥pH下降,所产酸液可用于沥滤废旧干电池中的重金属。实验结果表明,以FeSO4·7H2O作能量物质时,其最适加入量为6~8g/L;在前5d内污泥pH下降较快,其值低于以单质硫作能量物质的试样,但最终污泥pH很难降至2.0以下;污泥初始pH对污泥酸化速率有一定的影响,即使在污泥pH高达8.0甚至10.0的情况下,嗜酸菌依然能够缓慢生长,逐渐使污泥pH下降;污泥初始pH为4.0时,污泥中嗜酸菌的活性最高,污泥pH下降最快,SO4^2-的产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污泥处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如何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将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就需要结合污泥处理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思考。论述了污水厂的污泥处理现状及特征,并结合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目标,探讨如何科学化、合理化地制定污泥制烧结砖的工艺流程,以实现污泥制烧结砖资源化的最大程度利用,促进地区污泥处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涉及一种含硫酸盐酸性废水生物处理并回收单质硫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利用污水厂污泥酸性发酵产物为硫酸盐还原菌的碳源处理酸性硫酸盐废水并回收单质硫的工艺:厌氧生物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将SO4^2-生物还原为H2S或S2-;好氧生物膜反应器中无色硫细菌(CSB)将H2S或S2-生物氧化为单质硫;慢砂滤池过滤、刮砂,采用萃取设备充分溶锯砂滤料中的单质硫,  相似文献   

18.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5,25(2)
硫酸盐废水处理中微生物代谢类型的调控方法该专利涉及高浓度工业废水生物处理领域。操作步骤:向连续流完全混合搅拌槽式产酸脱硫反应器中投加轻质填料以增加生物量;驯化活性污泥,驯化期25~30d;快速启动产酸脱硫反应器,启动期约20d;定量化调控微生物的限制性生态因子;控制产酸细菌的代谢途径为乙醇型发酵;控制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类型为乙酸型代谢方式;该发明解决了目前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处理能力低下的难题,调控微生物群落稳定在最佳代谢类型,使废水中的硫酸盐去除率超过90%。/CN1537814,2004-10-20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该专利涉及一种废润滑…  相似文献   

19.
刘俊  曾旭  赵建夫 《化工环保》2017,37(1):106-109
采用NaOH强化催化湿式氧化的方法处理制药污泥,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污泥VSS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加入量10 g/L、反应温度260 ℃、初始氧气压力1.0 MPa、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污泥VSS去除率和 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60%,VSS去除率较高,污泥减量化效果显著。NaOH强化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处理制药污泥的机理是氢氧根在高温条件下促进了微生物细胞的水解,促使污泥固体组分分解转移到液相中,最终有机物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CO2和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酒精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从氧化塘污泥中筛选分离出高适应能力和降解能力的高效优势菌群,将其投加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利用高效优势菌群培养高活性的颗粒污泥,可大大强化UASB反应器的废水处理性能,35d即可完成系统的启动;反应器容积负荷从2.0kg/(m3.d)提高到39.0kg/(m3.d),COD去除率保持在90%左右,最高达到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