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看到你生气时的脸,我就害怕,什么都不知道了,脑袋里一片空白,还怎么能明白你的话!我只能说自己懂了……”韩明耀给初中的女儿辅导家庭作业,一道题讲了两遍,还不会。他深吸了一口气,压着性子又讲了一遍,言语当中有了不耐烦,再问:“会不会?”女儿看了看他的脸,低下头:“知道了。”后来,他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让每个同学写好了一  相似文献   

2.
归大嫂     
“我──不、不胜──酒力了!”归永年两只呆滞、充满红丝的眼睛还盯着桌上的酒瓶,他分明有几分醉意了。竖井架工张顺劝说着把他扶回家。 “归嫂!大哥有点儿不合适,您让他睡会儿吧!”张顺说完抽身要走。这时,归大嫂已闻到一股刺鼻的酒气,她脸一沉:“小顺子,我问你,打哪儿来?”“酒馆”。“喝了多少?”“没、没、没喝多少。”归大嫂用食指狠狠地杵了一下他的脑门:“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把你们撑糊涂了,下馆子喝酒,你不知道明天还要上井架吗?下次再敢拉你归大哥喝酒,归家的门儿你少登!” 张顺领教了归大嫂的唇枪舌箭,悻悻地去了.出门后又悄悄缩…  相似文献   

3.
早晨一上班,运输队的李队长就将那块市政府授予的“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的金字奖牌擦了又擦,他还含情脉脉地点头自语:“嗯——多亏咱们这么些年来苦心经营,才终于实现了连续五年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这奖牌来之不易,来之不易呀!”边说边美滋滋地给自己泡上一杯碧螺春茶,然后铺展开办事员送过来的《安全生产与监督》杂志,心想,今上午没啥事了,大可以漫不经心地从第一页一直看到第56页啦!不料这第一页尚未看完,桌上的电话铃声急骤地响起。李队长连忙抓起话筒:“喂!我就是老李呀。你是哪位?啊——武师傅,你有什么事?你说什么?你的车撞了人啦?啊,…  相似文献   

4.
送酒     
今天是王顺的生日。 晚上下班回家,他一推开门,一股诱人的香气迎面扑来。老伴正在桌旁忙活,桌上大小摆了十来个盘子,鸡蛋炒辣椒鹅黄嫩绿、白糖拌藕片雪白脆嫩……而压倒群芳的是那瓶竹叶青,那用家乡水酿成的醇酒,不开盖就能闻到醉人的芬芳。 “这酒是老李送来的。”老伴把一盘拔丝苹果放到他面前。 老李是他的师兄,同在一个厂,又同住一个院。两人经常在一块儿喝酒,不分彼此。遇到好酒,也总是给对方捎上一瓶送去,收酒的连谢字都无须说。现在王顺拿起那瓶酒,眯着眼睛,就象一个收藏家在赏玩一件稀世古董。 “他还给你留了张条子呢!”老伴又把一…  相似文献   

5.
小王:咱车间安全员老孙这一年工作真没少做,你为啥几次三番地不同意选他当先进工作者呢? 小刘:选他?上月我们经发生一次未遂事故,本来小事一桩,你着他那个劲儿,又是找原因,又是教育,还逼着我们搞什么防范措施。 小王:处理事故应该“三不放过嘛.” 小刘,所以我也给他来个“三不放过”,在小组、工段和车间都扭了他的反对票。也来个“三不放过”@郑焕瑶  相似文献   

6.
苦果     
“笃、笃、笃……”办公室的门轻轻地响了几下。 “请进!” 门推开了,走进一个人来,步履迟缓,老态龙钟。 哦,这人看上去好眼熟,可我一时却想不起他是谁了。 “不认识我啦!工程师,我是老曾嘛。” “是你?几年不见,你怎么……” “唉!不行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刚四十出头的人,就要因病提前退休啦!这不,刚才到医院去开了个证明,顺便来看看你。”他一边喃喃地说着,一边把那张证明书揣在衣兜里,用手扶着椅背慢慢地坐下来。 这使我回忆起一段难忘的往事…… 1972年五一节我们矿要进行设备停电大检修。矿变电所提前通知了附近的用电单位。双峰县火…  相似文献   

7.
(一) 审判长:你有无机动船舶检验合格证? 被告:没有。 审判长:你有无客运营业执照? 被告:没得。 审判长:你有无机动船驾驶执照? 被告:没得。 公诉人:那么,你为什么要搞私船非法营运呢? 被告:为了搞点钱。 被告高万明就是以这样的手段来搞钱,结果酿出一桩18人丧生的悲惨事件而被押上法庭,瑟缩颤栗地听候着法律的制裁。 (二) 1987年8月12日下午1时许,重庆合川县境内的渠江事例满载人货的机动木船在“突突突”的机声中溯流而上。 这是渭溪的赶场天。高万明看着散场回家的男男女女挑担提篮地纷纷涌上船来,心里乐滋滋的。这只在洪水季节法定只能…  相似文献   

8.
窗外的微笑     
美丽的女孩是幼儿园阿姨。一次意外事故失火,她为了救两个小朋友,被烧成重伤。当医生慢慢揭开她脸上的纱布后,她被镜子里那张丑陋的脸吓哭了。她把看书锁在病房里,不愿见人。失去了美丽,她感到失去了一切。甚至,她想轻生。医生和她谈了好久,最后说:“你没有让别人看到你的脸,怎么能断定别人会给你厌恶的眼光,不是善意的微笑呢?”看到一张丑陋的脸,人们怎么会给你一个微笑?她痛苦地想。可是,第二天忍不住,把脸悄悄从窗口前露了出来。从那头走过来一个长得很帅的男人,她的心猛地一紧。男人放缓了脚步,眼光紧紧地盯着她。她感到羞愧正要将脸藏…  相似文献   

9.
老李科长     
说起老李科长,周口地区味精厂1.5万多名干部职工没有不认识他的,即使叫不上他的名字,也知道那老头儿是抓安全的。叫他老李科长,一是大家对他的尊称,二是因为他工作踏实,面相又老的缘故。其实李科长满掐满算今年才48岁,叫李从勋,是味精厂安全技术科长。要问他为啥有恁高的知名度,那还得从他抓安全工作说起。红被带和小喇叭194)年秋,组织上安排老李到安全科工作,从此,一向闲不住的他真正成了一个忙人,又是下车间检查,又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并建立了各种记录台帐和档案。可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如何起到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丑女要把自己当女人,早掉进苦海里去了。一切都是为了生存。我不想像凡高那样,生前每天早上就为面包发愁,一幅画只能换半个面包,死后那盆向日葵却满世界灿烂,一幅《鸢尾花》被画商们炒来炒去卖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获利的却是和创作毫不相干的人,那些画商和巨富就像买到了一只屡创新高的股票,偷着乐呐。今天,谁还愿意犯凡高的错误?”我振振有辞。“这就是你为亚当卖命的理由?亚当不过是一条吸血虫。谁不知道他的发家史,靠地下制作色情VCD搞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11.
“小王,昨天晚上你感冒了,好些了吗?吃药了吗?” 早晨,在出工前的大会上,胜利油田物探2184队队长安锋看到爆炸班的小王一脸的疲倦,关切地问。 “一点小毛病,可能是晚上冻着了,已经吃药了,出工没事的。”小王回答。  相似文献   

12.
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报》上接连两天发了两篇有关同一个人的报道,抄录如下,请君鉴赏。一 赵启分到一厅二室的新居。 中午,为了庆贺,他端着酒瓶—一向前来贺喜的亲友敬酒,轮到自己时停了,抬起茶杯。 客人们不约而同地问;要省酒待客? “不。我还要下井上中班。我用茶代酒。” “不行。”“不行!”声音有大有小,意见却是一致的。 “矿上规定:下井前不准喝酒。” “怕什么,你又不会上脸,哪个晓得?不象我,酒未沾唇脸先红了。喝!”有人劝道。 赵启犹豫了。经不住客人几次三番相劝,端起酒瓶汩汩地往自己酒杯里冲。一杯又一杯,直喝到下午二点。 赵启摇摇晃晃地…  相似文献   

13.
“刘鸣鸣。你怎么搞的,东西又往我桌子上乱放!”朱丽扯着嗓子喊道。 看到朱丽那火冒三丈的样,刘鸣鸣赶紧拿走了自己的文件,嘟嚷着:“不就放个文件吗?用得着吗?”随即瞟了她一眼走开了。  相似文献   

14.
小刘:老张,有些天没有看见你了,你上哪儿去啦?老张:噢!最近我在公司技安处举办的劳动保护培训 班学习哩。小刘:你在培训班学了多久?都学些什么专业课?老张:这次培训班学习一个月,主要学习工厂安全技 术、工业通讯和防尘防毒技术。在最后的五天 里,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批准 颁发的关于《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 案)(以下简称《标准》),我们认真学习了《标准》 和两个附件的条款内容与规定,还学 习了噪声控制原理与治理方法。小刘:啊!这可太好了,踏破铁鞋无处寻, 得来全不费功夫。我恰好对《标准》有 些条款看不懂,想找人…  相似文献   

15.
许多朋友一过35岁,就颇 能体会到“岁月催人老”的味 道。不管你有多不情愿,你的 脸已经记得上了岁月的痕迹。 如何才能让衰老放慢脚步,让 年龄与美丽携手并进呢?我们 请教了有关专家。 眼睛 一般人从40多岁开始, 便会出现“老花眼”的症状, 看不清楚近处的东西。日本 庆应大学医学院的眼科教授 坪田一男说:“其实,最先体 会到衰老的,就是我们的眼 睛。有六成以上的人都有这 种感觉。”  相似文献   

16.
昨天晚上,我们厂里的锅炉出了点毛病。今天上午,我打电话给区劳动局,请他们派人来修理一下。两小时后,检查锅炉的人来了。 一见面,是两个老头儿,大概都有五、六十岁了。那个干瘦的小老头自我介绍说:“我姓卢,是区劳动局的。”他又指着旁边那个大胡子老头:“这位是赵师傅。”我客气地请他们先休息一下,喝点水。那个小老头说:“不用了,先看锅炉去。”走在路上,小老头问我:“你在厂里干什么工作?”我说是搞技安工作的。他看了我一眼,没作声。 来到锅炉房,小老头一面观察锅炉,一面问这问那,什么安全附件全不全,灵不灵啊……,我一一回答着。他又…  相似文献   

17.
非常办法     
奎走进厂长办公室。厂长连忙起身来迎:“奎,坐,坐。”又倒茶,又递烟。奎双手交叉着抱在胸前,淡淡地笑着问:“老板,找我有何贵干?” 厂长说:“咱哥儿们,别老是老板老板的。” 奎仍是淡淡地笑:“在厂里,我喊你老板。到你家,我不称你老板,还叫你老歪,行不?” 厂长怔了一下,尴尬地笑着说:“奎,你可别在我儿子跟前叫我老歪。” 厂长与奎都是六十年代末的下乡知青,在一个知青点,一个锅里盛饭吃。那时厂长可不象现在这人模人样。打架,窃狗,偷老乡青菜,样样来。奎给他起了个绰号叶“老歪”。 “奎,你还记得咱们在乡下的事么?”厂长问。 奎说:“记得…  相似文献   

18.
“5·1”后刚上班,厂办公室老张接到上级的一份通知:“为了克服官僚主义,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以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希望你厂务于‘5·1’节前组织专人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速报我们。 “ ××× 4月30日” 老张看完通知,抬头看日历已是5月3日。再看看通知中“务于‘5· 1’前”和“克服官僚主义”的话,不由得摇头苦笑,“唉……”新“马后炮”@郭福兴  相似文献   

19.
“车把式”是啥东西?说白了就是如今耍自行车玩的人,这不过是街坊老李头的一个“戏说”。退休赋闲在家的老李头,某一天在街上溜达时发现,有几个骑自行车的,竟结伴从大街的机动车道上大大咧咧地迎面骑来。他远远就看见这几个骑车的年青人,彼此间在眉飞色舞  相似文献   

20.
用心团圆     
春节前夕 ,我去火车站送别一位与我一样远离家乡在泉州工作的同学。在站台上候车的短暂时刻 ,她满眼憧憬 ,一脸幸福的样子。她看着我的眼睛说 :“我明天就能与父母兄妹团圆了。在此 ,我衷心祝福你好好过个身在泉州 ,心与父母团圆的特别节日 !”———身在泉州 ,用心团圆。想到此 ,泪水差点迷离了我的双眼。记得毕业刚上班时 ,我便对父母说 :“放假期间若能在泉州兼职 ,春节时我就不回来了。”“不回来了 ?“那不行 ,你一定要回来啊。”慈爱的母亲闻听顿时惊忧参半 ,皱起了眉头。要知道 ,父母一直是最疼爱我的 ,春节时 ,他们疼爱的女儿不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