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余污泥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利用其吸附性能去除污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实现“以废治废”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方法。总结了剩余污泥吸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和机理,系统分析污泥特性和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最后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污泥吸附的研究现状,提出污泥吸附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剩余污泥吸附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所谓环境哲学,就是从哲学角度研究环境与发展这一矛盾的运动规律,并用以指导环境工作实践的一门科学。从哲学角度看,推行历史性转变首在转变那些不适应客观变化的观念、经验和制度,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理念和经验进行反思,走出误区,以利转变。环境与经济的“并重”和“同步”是促进环境与发展矛盾转化的根本途径,“综合”是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是实现前两个转变的基本保障。总之,实施“三个转变”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由“两难”向“双赢”转化,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转变为“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塑料包装物引起的“白色污染”是近年来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国外塑料包装物方面的立法和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塑料包装废弃物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立中国塑料包装废物的立法和管理框架进行了探讨。回收利用是防治“白色污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再辅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塑料包装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一份报告指出,发展新的环境技术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题为“工作新动力:产业期待关键技术”构想指引下,美国大多数行政部门进行废物管理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改进,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发展新的环境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浙江省在发展乡镇企业中所产生的“三废”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分析了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对如何防治乡镇企业“三废”污染农业环境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解决中国农村环境保护信息非对称性的方法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对世界银行项目——“中国乡镇工业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子项目“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控制报告制度研究”在江苏省丹阳市的实施过程的研究,发现污染控制报告会在乡镇环境管理中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失为一种解决农村环境保护信息非对称性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末期,震惊世界的“水俣病”爆发以来,环境汞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相继开展了大量的汞污染调查,汞污染毒理学研究和迁移转化研究。经大量研究表明.环境中的无机汞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剧毒的甲基汞,进而通过食物网链累积危害人体健康。 甲基汞比较广泛地分布在各化学地理环境中,特别是受汞污染的水生生态系和土壤中。二者具有环境“汞库”之称,又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的“零排放”生态城市模式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大学提出“零排放”概念,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深化。本文在研究循环经济、“零排放”农业、“零排放”的工业的基础上,对“零排放”概念进行扩展,首次提出“零排放”生态模式的构想,这是一种有利于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生活、工作、生产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9.
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因素是“灰色”的.如何“白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质量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这是环境经济学研究主要内容之一.Commoner把“环境压力”作为环境质量概念,定义为每年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数量,以反映环境质量退化的程度.胡鞍钢在Commoner方程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变迁曲线”,其主要参数为每亿元国民收入能源消费量.本文试运用近来应用广泛的GM(1,1)模式的建模思想,建立了预测中国每亿元国民收入能源消费量之GM(1,1)包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前 言 为了寻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活动更加和谐一致,从1977年开始作为“环境科学特别研究”(文部省支付科研费)的一部分,组织了“环境动态研究班”,其中一部分人以包括封闭性水域在内的地区为对象,开始进行小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日本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11.
周荣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2):56-57,99
当前环境水力学发展有两个重要的趋势,一是研究对象由无生命组分进入有生命组分,向生态水力学发展;二是与“3S”结合,研究水域由小变大,向流域性水域发展。最后提出了“三水”转换水质模拟、挟沙水流水质与生态模拟等值得研究的前沿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也是搞好环境统计服务和监督的基础。环境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对环境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它是环境统计的生命所在。如果说某些产品质量不合格,可以当“处理品”降格使用,那么,环境统计数据质量低劣不仅没有使用价值,还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合理利用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迫切需要准确、及时的环境统计信息反馈。因此,各级环境统计部门必须把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摆到环境统计工作的首要位置上来,把环  相似文献   

13.
云南,以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农业资源及旅游资源等等而闻名于世.但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且很不均衡,经济技术较落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诸如水土流失、植被复盖率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局部地区工业发展特别是城市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开发节奏的加快日益突出.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我省的环境发展战略,就是为了探讨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规律,谋求永续利用我省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最佳选择.本文从我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人类开发环境类型、开发中已出现的环境质量问题,发展趋势分析和维护环境良好质量的战略途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内容以“污染问题”为主,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概略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一、前 言 去年是环境厅成立十周年。环境厅回顾所走过的路程,为此进行了“环境厅十年史—回顾与展望”的编辑工作。今年正好又是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第10个年头。十年的时间,似乎和人类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可在这十年中,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们—居民、行政、企业采取了哪些行动?由此带来了什么结果?十周年纪念日不正好是正确总结掌握这些情况的一个适当时机吗? 这十年间,反复讨论的题目是“开发还是环境?”,“经济成长还是环境保护?”而在今天,所要求的不是“环境或经济”,而是“环境经济”。本稿将介绍设在环境调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控双达标”工作的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成和运转,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增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鼾是防治固体废物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提出了造纸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南。在制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之前必须对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质量等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评价,并确定“城市环境承载力”后,方可进行科学地预测。预测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靠调查研究,经验判断的方法;另一类是依据统计资料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本文依据历年的统计资料用龚帕兹曲线模型来分析、预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工矿区大力开展植树绿化,能改善气候、净化大气,对于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自1973年开始我们对杭州地区工业“三废”危害树木的现状作了调查,并利用人工熏气和栽植试验进行了抗性树种的筛选及吸毒能力的研究,为搞好城市绿化和改善厂区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使环境教育更具有全球性、全民性、全程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已日益为社会有识之士所认识和重视。一九七七年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就指出:“环境教育确实是个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中则更进一步强调:“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教育问题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一九八一年国务院二十七号文件明确规定:“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万里副总理也指示:“中小学教科书中要编写有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的内容。”为此,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七四年开始,日本财团法人环境调查中心与日刊工业新闻社,每年给取得环境保护重大成果的机构,颁发“环境优秀奖”。荣获一九七九年第六次环境优秀奖的项目共有五个,由同和矿业公司和中央研究所共同研究的“用铁粉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就是其中一个项目。下面对铁粉法的处理流程、原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环境研究中的水质模型”一文是作者根据从事水质模型研究的实践,吸收国内外各种水质模型的长处,综合国内外文献而编写成的。河流水质模垫是研究水环境污染、水质规划、水污染控制及水质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更好地运用水质模型于我国环境科学研究,作者取各家之长,介绍并讨论各种水质模型及其参数识别等问题。附有十四个计算机程序,供环保科研工作者参考。 西德环境问题专家 Dr.W.Kinzelb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