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简易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开发研究低投资,低成本的脱硫方法,在研制高活性多孔脱硫剂的过程中,研究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物化特性的表征。脱硫剂比表面积可达41m^2/g,粒径分布:0-1μm占24.1%.-10-20μm占20.1%;20-40μm占29.0%,40μm-60μm占10.3%。实验室小试,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研究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过程,烟气相对湿度,脱硫剂比表面积,反应温度等为影响脱硫剂与OS2反应  相似文献   

2.
氨法脱硫反应特性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用氨法脱除烟气中SO2过程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氨法脱硫反应活化能较低,只要温度控制适当,氨法脱硫具有很高的平衡常数(或转化率)和良好的动力学特性.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整理出了实验温度范围内氨法脱硫反应的Arrhenius方程,分析了温度对氨法脱硫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石灰颗粒与SO2反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并用热重分析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CaO转化率与反应时间及粒径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测定了石灰颗粒的孔隙随孔径的分布。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符合较好。石灰颗粒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孔闭塞现象,从而限制了转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对半干法脱硫塔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几种不同类型的烟气分布器对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塔体内部增设烟气分布器时明显改变流场的分布,通过改变烟气分布器的结构,实现烟气流动的速度矢量、压力梯度和能量在脱硫塔体内部均匀分布,增加脱硫剂与SO2接触的几率,提高脱硫塔反应效率.研究结果为脱硫塔体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石灰颗粒与SO2反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并用热重分析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CaO转化率与反应时间及粒径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测定了石灰颗粒的孔隙随孔径的分布。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符合较好。石灰颗粒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孔闭塞现象,从而限制了转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尿素湿法烟气脱硫过程动力学的研究,确定其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尿素湿法烟气脱硫过程在20℃~100℃的范围内是零级反应过程,且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烟气脱硫速率.  相似文献   

7.
缪明烽  沈湘淋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366-2371
钙基脱硫剂孔隙结构特性直接影响到脱硫效果及脱硫剂的利用率,对其空间网络特性的描述将有助于分析SO2的扩散及反应特性. 在石灰石分解动力学和烧结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固体分解的成核机理,运用Monte-Carlo 方法,建立了脱硫剂孔隙网络的动态生成模型,对钙基脱硫剂分解形成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生成孔结构的分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动态生成模型,可以给出石灰石分解形成的CaO内部孔隙的微观空间结构,且模拟生成的孔隙网络的分形维数与实验测定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中试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设计了新的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装置,其烟气处理量达3500m3/h.首先进行了进料钙硫比(Ca/S)、过饱和温度对装置脱硫效率影响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脱硫塔内固体颗粒物循环和烟气流速等因素对脱硫装置性能的影响.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在Ca/S=1.2时,固体颗粒物的循环使系统脱硫效率提高15% 左右;脱硫塔内烟气设计流速可以偏高一些.本文同时对系统脱硫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指出了延长脱硫剂有效停留时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管式反应器石灰雾液脱硫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立的一维管式反应器雾液脱硫模型是对蒸发和吸收过程的耦合,以膜理论为基础的吸收机理同时考虑了含硫组分的离解、扩散、反应和固体颗粒的溶解。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系统脱硫率影响最显的是出口干湿球温差,石灰颗粒粒度和入口SO2浓度、传质过程的分析表明,反应开始阶段液膜扩散和固体溶解阻力均存在,而气膜扩散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传亮 《环境工程》2022,40(7):81-87
以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钙基飞灰为原料,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飞灰的雾化喷水悬浮式脱硫工艺技术特性。结果表明:增湿飞灰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硫能力,其脱硫过程分为快速、慢速反应2个阶段,增湿前后脱硫剂的总钙利用率从41%提高到70%左右。飞灰颗粒的增湿效果与反应温度是影响硫盐化速率的主要因素。采用50 μm雾化水粒径、增湿水分级喷入方式,可使飞灰颗粒获得更好的增湿效果,并延长快速反应的持续时间,使反应更充分;反应温度对增湿脱硫同时存在促进与抑制2方面作用,最佳反应温度在80℃左右;SO2浓度对脱硫的影响不显著;飞灰经过雾化喷水活化后,颗粒表面的孔隙、裂缝增多,改善的微观结构促进了气固传质和脱硫反应。  相似文献   

11.
干式高效超微粒子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动力学角度对干式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回顾 ,对典型技术———荷电干式吸收剂系统进行了介绍。在动力学分析基础上 ,提出激光法超微粒子干式高效脱硫技术 ,给出不同粒径下的超微粒子比表面积及烟气脱硫化学反应速率 ,指出这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型干式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运行参数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富阳石灰作为实验研究脱硫剂。研究了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 :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最显著的参数是脱硫塔出口趋近绝热饱和温度 ,其次为钙硫比。脱硫塔入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量、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对烟气脱硫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烟道气处理焦化剩余氨水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斌 《环境工程》2000,18(3):17-17
利用淮钢发电厂锅炉烟道气处理焦化剩余氨水 ,不仅实现了焦化剩余氨水零排放 ,并具有脱硫降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NID工艺在国内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NID工艺在巨化热电厂 70MW烟气脱硫中的工程应用 ,研究了电除尘器收集高浓度粉尘的可行性 ,操作温度、钙硫比、进口烟气温度、进口SO2 浓度与脱硫效率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纤维在烟气脱硫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PS图谱分析SO2 转化为H2 SO4的速率测定以及长周期的实验验证对活性炭纤维在烟气脱硫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ACF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 ,能促进烟气脱硫过程中SO2 转化为SO2 -4 ,并且在合适的工艺条件可以实现自身的连续再生  相似文献   

16.
根据燃油锅炉烟气有害气体成分的特点 ,采用混合液体吸收与气液冲击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 1套除尘与脱硫闭路循环净化系统来处理燃油锅炉烟气 ,实践表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燃油锅炉烟气污染问题 ,使其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两种消石灰与垃圾焚烧烟气中HCl的反应率,得出了消石灰的反应率与反应时间的反应曲线,分析了消石灰与HCl的反应机理及影响消石灰最终反应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消石灰与HCl反应初期按灰层扩散控制进行,两种消石灰的最终反应率分别为16%和36%。  相似文献   

18.
湿法脱硫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脱硫系统的分析 ,结合湿法脱硫经常存在的问题 ,首次提出湿法脱硫溶液的最小 pH值或最小浓度的概念 ,并指出 :当溶液的 pH值一定时 ,存在最小液气比。这对湿法脱硫系统的运行和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模拟烟气中添加微量的甲醇蒸汽产生自由基从而发生链式反应的方法提高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反应速率。该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 :甲醇蒸汽在 90 0℃以下不可能通过热均裂产生自由基 ,而甲醇蒸汽的不完全燃烧过程可以产生自由基 ,引发快速的链式脱硫反应 ,脱硫反应的合理温度为 80 0℃  相似文献   

20.
烟气气体常数的确定及与监测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烟气气体常数的确定及与烟尘监测的关系。以各种煤的烟气组分和《锅炉烟尘测试方法》为依据,提出干、湿烟气气体常数代表值各为272.6和279、7J/kg.k,并就代表值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指出将干烟气组分看作近于气所导致的误差,并对有关公式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