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从空间分布、指标选取、主要方法应用频率、数据预处理及结果对比等方面对计量经济模型在我国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进行评述,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的拓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气候政策研究中的数学模型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灿  陈吉宁  邹骥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35-439,454
按照成本分析和综合分析2个层次,分别介绍了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工程经济模型、动态能源优化模型、能源系统模拟模型、综合评估模型等不同模型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气候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概括了气候政策模型研究的4个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扩展成本与效益的内涵、注重不同模型之间的比较、强调不确定性分析。结果中国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面昨的问题,认为国内气候政策模型研究与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地位仍不相称,强度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扩展研究领域、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以便为国家的气候谈判政策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XI{)2 9502」08湿法石灰石排烟脱硫系统成本简化模型/杜嘉陵(贵州工学院)//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4,(11)一8一9环信X一7 湿法石灰石排烟脱硫(FGD)系统是控制502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FGD系统经济模型的总体结构,并详细地讨论系统设备的模型方程。所得结论:FGD系统经济模型、可以估算用湿法石灰石FGD系统控制502的成本。根据其他详细模型的数据和工程的系统分析,确定了FGD系统的模型公式。开发这些模型的主要准则是:①详细资料用量少,计算简单而且使用经济;②对50:排放规定,煤特性、电厂大小和重要的技术设计参数敏感;③规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上海市中心城区出发,结合上海市环境经济模型研究上海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人气环境质量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用定量的数学方法,对大气中SO_2环境污染趋势予以宏观的预测,并提出保证经济发展,合理使用能源,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的途径和对策,为决策部门在制定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时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城市工业结构、技术进步和水环境的关系问题,建立了评价指数、评价标准选取方法和水分配数值计算方法。把技术进步同降低水耗、减少排污联系起来,在一般经济模型上补充了环境的内容,提出了把环境作为协调因素的观点。以洛阳为实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北京市1985-2004年经济与大气污染(以SO2为例)的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分析,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与大气质量演替的轨迹,建立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经济模型,并分析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算水资源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揭示了在西部地区农村发展中农业水资源的支撑能力。研究指出以政府、社区和农户等利益相关者为主体,运用行政、工程、技术、经济手段,实行农业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机制调控、社区和农户参与的作用,能够有效实现西部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风险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厦门市为典型案例区,通过开展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生态效应识别与影响预测,建立一系列生态-经济模型评估环境风险的生态损害价值,并从有效地促使企业主动采取风险防范措施角度出发确定了生态补偿的标准,同时提出了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逐年实施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上,基于2010年至2017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采用GMM模型和稳健性检验对人民币国际化是否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是拉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应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光伏-储能系统成本收益经济模型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能源分析模型,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补偿回收期、能量回收期分别作为经济效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的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胶州农村5,8,10,15kW光伏和11kW-h储能系统为案例,分析增加储能系统后的经济-碳排放-能源特征.案例表明,增加储能...  相似文献   

1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论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柴达木盆地为例,设计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进行竞争辨识,采用以投入产出模型、AHP法等定性为主的决策方法和以系统动力学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等定量为主的决策方法生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基准方案,进而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案优选的密切值模型求出了柴达木盆地宏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生态工业园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式。基于祁东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概述了其构建生态工业园的背景,并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优势条件和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以利于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祁东经济开发区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出发,对其发展生态工业园具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模式和实施层次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利于祁东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深入了解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性和公平性,论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计算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生态基尼系数和经济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从生态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然处于"高度不平均"状态;从经济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位于"相对平均"区间。同时,提出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以评价2008年各个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平性和差异性,利用贡献系数矩阵对各个区域进行类型划分,阐述各个类别的特点,以期为国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15.
曹磊  江明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118-121,129
文章通过回顾中国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近十年的发展历程,结合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建设内在要求的分析,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践的发展状况、特征及建设经验,并分析了制约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的政策、体制、组织等问题。最后从政策、规划、机制、监管、科学性等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有效保证生态工业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基于资源福利指数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伟  赵俊权  杜国祯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902-1915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将资源可持续利用置于 "自然-经济-社会" 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中进行研究,以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视角,结合人类发展指数(HDI)和生态足迹指数(EFI),提出资源福利指数(RWI),即单位资源投入所产出的福利水平,目的是全面反映在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反馈给社会的综合效率水平。论文以包括G20 国在内的24 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1996-2008 年间各国的HDI、EFI 和RWI的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来评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24 个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良性发展:RWI增长率>0,社会福利提高,资源消耗减少;第二类,次良性正向发展:RWI增长率>0,社会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都增长,但前者增长的速度高于后者;第三类,次恶性正向发展:RWI增长率<0,社会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都增加,但前者增长的速度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绿色发展效率对高效低耗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鲁南经济带35个县(市、区)13 a面板数据,综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城乡绿色发展效率脱钩状态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计量模型,对2005—2017年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进步是鲁南经济带绿色TFP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其贡献度不断下降,而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对于绿色TFP增长的促进作用逐年增强;(2)研究期内鲁南经济带绿色TFP增长具有空间分异性,绿色TFP的高效率区和次高效率区有向东北和西南地区集中的趋势;(3)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脱钩关系出现反复,由负脱钩(耦合)到脱钩再到负脱钩,整体上城乡绿色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与非协调(或低级耦合)阶段;(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粮食产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高作用力影响指标,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城乡绿色发展效率解释力远超单因子,反映出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因素具有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绿色经济发展总体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贤刚  毕瑞亨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64-1570
依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经济指标框架,即“经济转型有效性”“资源利用绿色度”“进步和福祉实现度”3个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三级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从横向和纵向2个维度分析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状况. 结果表明:①我国30个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不均衡,绿色经济综合指标得分最高相差4.52,其中5个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均位于西部;②各地区内部3个指标也同样存在不平衡的问题;③1997—2011年,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呈良好上升态势,绿色经济综合指标的年均增幅为42%,但某些经济总量发展领先的东部地区,在过去的15 a间绿色经济发展甚至出现倒退;④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影响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指标的影响最大,其标准回归系数达到0.553.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海洋资源承载力、海洋经济发展力和海洋环境质量为主要构成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案例,从环境资源和生态系统稳定的角度对滨海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对2006、2008和2015年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并针对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结论也可能不同。文章旨在通过实例研究不同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别,提出一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分析中能够应用的综合评价框架。并以成都市的发展为实例,重点比较分析2种方法,即熵值法和趋势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熵值法和趋势分析法在分析结果上有很大的区别。如前者侧重于经济发展,因而得出成都市的发展趋势是强可持续的;后者强调经济、能耗、及福利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成都市的发展属于是能耗型发展,即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也在增加。因而在分析判断城市是否可持续发展时,有必要采取不同类型的方法综合判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并在制定政策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时,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