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与环境》2005,27(4):48-48
12月6日至17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气候变化公约会议标志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10周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COP10)最后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帮助各国为气候变化做准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EML.  TL 《产业与环境》1995,17(1):27-30
国家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于1988年设立了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协调各成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促进对教育与研究的支持和充当国际活动的联络点,该工作组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93年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里其本专家工作会议,是工业界专家和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1995年第二份评价报告编制的、专家之间交流的最新IPIECA论坛,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于1988年设立了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协调各成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促进对教育与研究的支持和充当开展国际活动的联络点.该工作组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93年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里斯本专家工作会议,是工业界专家和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1995年第二份评价报告编制的、专家之间交流的最新IPIECA论坛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4.
世界新闻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6):F0002-F0002
经过近2周的紧张磋商,原定12月10日闭幕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11日凌晨终于画上句号。会议通过了2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6.
世界新闻     
《生态毒理学报》1999,21(3):55-56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世界新闻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京都议定书》使发达国家承诺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的有法律约束力目标.它们同意到…  相似文献   

8.
《产业与环境》2005,27(4):52-52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COPIO)(见联合国环境署焦点)上,环境署金融举措气候变化工作组(CCWG)召开了一次附加会议推出了第4期CEO简报.这份文件分析了碳解决方案的融资,特别强调了《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尤其是从金融部门角度出发与CDM项目有关的风险和机遇.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它是什么及其如何工作到1990年。许多.国际会议已经为一到《公约》生效时,已有60多个国家予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也已提出了指在补;项有的束力的、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以批准·这些国家变成《公约》的缔约国并充这些机$)的革作的产多摘银潮骤...  相似文献   

10.
特讯     
在法国政府支持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产业与环境办事处组织了有关气候变化及保护臭氧层讨论会 1991年1月21日至25日,在法国的瓦尔伯内-索非亚·安蒂波利斯召开了法语国家关于气候变化和保护臭氧层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22个非洲国家和亚洲印度洋国家。 会议的议程包括所提问题的一般性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控制的具体实例、不同经济领域中开展活动的实例。在有关“能源”、“CFC的设想”等主题下组织了参观有关工作过程,代表们确定了在他们各自国家中要开展的活动和执行的手段。 会同法国政府一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产业与环境办事处将关注这次讨论会建议的执行情况,如果有必要,还将就此主题对不同国家提供援助。 有关这次讨论会以及所进行的全部恢复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表明气候变化会造成生物物候期的改变,导致物种地理分布的变化,增加物种的灭绝速率。分析了利用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影响模拟的技术,指出模型的适用性和不确定性。最后,针对中国相关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发展趋势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可能原因,对温室气体、植被破坏、水汽变化等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了概括总结,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发展趋势及气候变化预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Science》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郑新奇  姚慧  王筱明 《生态环境》2005,14(3):422-428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人们关注。世界许多学者对气候变化开展了广泛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了解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及前沿,作者查阅了《science》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气候变化的相关文章400余篇。这些文章的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医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等许多领域。该文主要从地球科学角度归纳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典型研究成果的透视分析。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脆弱性和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及其适应直接关系着未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多样性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包括了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两个方面,自然适应体现在物种适应性进化、迁移、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弹性等,人为适应体现在种质基因保存、物种异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生态恢复和气候灾害防御等.目前,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都还不系统深入,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引言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COP3)在京都举行.在经过11天谈判之后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中,先进工业国同意到2008—2012年使其包括CO2在内的6种类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平均削减1990年水平的5.2%.具体...  相似文献   

16.
今天在这里召开甲烷排放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座的同志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做了很多工作。大家都知道,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化和甲烷排放有一定关系。我国甲烷排放量,尤其是由煤矿和稻田产生的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人均排放量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开展甲烷排放的研究并不算很早,过去除了从安全角度对煤矿甲烷问题做过工作外,别的领域的工作就比较少了。现在从全球气候变化来看,研究甲烷是很现实的。国外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并不算落后,研究工作逐渐跟上来了。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要把甲烷排放的研究工作做上去,将我国甲烷排放的问题搞清楚。  相似文献   

1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支持下于1988年11月成立的。第3工作组,即响应战略工作组(RSWG),设立的目的是要制订用以响应全球气候变暖所提出的挑战的战略。响应战略工作组下设的能源与产业小组(EIS)为推进用以控制,即防止或减少温室气体(GHG_s)如CO_2、CFC_s、NO_2、CH等积累的战略的制订,于1989年1~2月召开会议。本文主要根据各有关会议的讨论记录,扼要总结了能源与产业小组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新闻     
瑞士研究聚焦阿尔卑斯山区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或加剧地球上每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尽管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对热带地区的飓风和海面上升的可能性投入了很多注意力,但是越来越明显的是,更冷的气候和内陆地区也会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作为对所察觉到的气候变化造成的威胁的反应,瑞士政府下令展开一项关于阿尔卑斯山区潜在的气候变化影响的大型研究计划,这项研究强调预防和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灾害.它还希望能有助于在气候变化研究和反应方面的国际合作. 瑞士曾经不得不对付的自然灾难 (洪水、山崩、泥石流、雪崩、 冰崩、风暴、…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58  
大气中碳浓度的升高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如何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探寻减排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低碳经济这一热点问题谈起,论述了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以及具体措施,旨在为呼应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决策,促进现代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明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功能面临的风险,对因地制宜地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从阈值识别角度对生态系统风险进行评价的研究还较少。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阈值识别的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风险分析的方法。基于气候、土壤和植被数据,运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对1961—208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进行模拟,根据气候变化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定义了"危险的影响"和"不能接受的影响"两类阈值,并根据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在气候变化下的减少趋势与两类阈值的对比关系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进而对未来气候变化下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功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将给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生产功能带来风险,以低风险为主。风险分布与未来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地区东北部和东北地区中南部。风险范围随增温幅度的增加而扩展,到远期风险面积达到165.72×10~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78%。混交林、稀树草原与荒漠草原较为危险;高寒草甸与常绿针叶林是较为安全的生态系统。农牧交错带核心区风险程度高于边缘区,揭示了其核心区在未来气候变化下趋于脆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