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调查铁路轨道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铁路轨道施工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铁路轨道施工现场部分岗位接触的矽尘/其他粉尘、水泥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手传振动和噪声是职业病主要危害因素,建议加强铁路轨道施工作业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2.
国外非煤矿山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如凿岩、爆破、装运、溜井转运、破碎等工序,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7μm的呼吸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作业环境空气中。工人长期吸入呼吸性粉尘,能引起尘肺病,严重危害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1干式凿岩捕尘当不能采用湿式凿岩时,必须采用干式捕尘措施,防止凿岩时粉尘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干式捕尘方法是中心式抽尘单机捕尘技术。干式泡沫捕尘法已在一些矿山进行工业性实验,待进一步改进后方可大量推广。该种除尘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泡沫的含水量及其使用寿…  相似文献   

3.
随着冶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接尘人员的增加,粉尘危害,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日益突出。治理呼吸性粉尘必须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冶金工厂实际情况,经过现场实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冶金工厂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建立了冶金工厂采用划分粉尘单元确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和采用餐尘危害程度分级评价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的方法。同时对国家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在冶金工厂的实旋提出了扩档建乩  相似文献   

4.
我国TJ-36-19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了111种毒物(其中易经皮肤吸收的近30种,而尘状的有十多种)和九类粉尘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在许多粉尘作业场所,其浓度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对人体产生危害;另外还有许多化学物质都是粉体状态,与人体皮肤接触,造成污染危害。这些一般粉尘中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易燃易爆有毒尘、易燃易爆尘、有毒尘、无毒尘四类。为了人身和劳动场所安全,要求防尘服具备不同的防护功能。在易燃易爆有毒尘、易燃易爆尘污染场所,应穿用防尘防静电服;在有毒尘和无毒尘污染的场所,应穿用具有防尘效果的防…  相似文献   

5.
李少平 《安全》1995,16(5):29-30,38
1 问题的提出 为加强测尘工作的科学管理,国家颁发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这对指导实际监测工作,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际监测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6.
FB-94粉尘仪器标定系统蔡美洲(江苏省煤矿研究所徐州221006)为了了解和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研究改善防尘技术措施。以及评价防尘措施的效果,都需粉尘测试仪器对粉尘的浓度进行测定。测尘仪器是否准确。能否客观地反映作业环境的实...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微细粉尘危害,实现作业场所内的有效控尘、防尘,在矩形、拱形模拟巷道内采用网格布点法布置测点,调整风机风速法进行试验,并运用Gambit建模、Fluent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尘源以10 mg/s的速率喷尘时,尘粒自由弥散,巷道中轴线处粉尘浓度小于壁面边缘处;当调节风速为1 m/s时,中轴线处与壁面边缘处浓度基本相等;当尘粒自由弥散时巷道壁的黏滞作用对粉尘扩散和分布起主导作用,且风速是影响微细粉尘悬浮状态的主要因素;降低巷道内微细粉尘浓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设计环境风速和提高巷道壁面光滑性,减小壁面对微细粉尘的黏滞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矿井下作业有4个主要工种:凿岩,爆破,扒装,支护。矿山井下的粉尘危害主要表现在这4个工种的作业工人矽肺病的发病情况。调查表明,我矿作业工人矽肺病发病率高的工种,并不是粉尘浓度合格率最低的凿岩工种,而是扒装和爆破工种。表1为我矿1974~1983年4个工种岗位年均粉尘浓度测定汇总;表2为1990年作业工人矽肺检查结果。据此,我们对凿岩工种岗位粉尘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的方法,对熔模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健康影响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石蜡烟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已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损害。其中矽尘、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制壳、熔炼、浇铸等岗位的职业病危害严重,需重点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0.
试论治理粉尘危害的对策措施庞军,陈蔷,苏汝维(首都经贸大学安全工程系,北京100026)张辉明(中国劳动出版社,北京100029)要扭转我国目前尘害严重的局面,从根本上治理粉尘危害,必须消除有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据国内外防尘工作...  相似文献   

11.
YSP45型凿岩机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较高,一般在7毫克/米~3左右(见图1中曲线Ⅰ)。为了模索该型凿岩机作业时的产尘情况,我们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试验。起初,我们认为凿岩机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主要是从炮孔中排出来的,只要加大排尘风速和凿岩供水量,就可以把粉尘浓度降下来。因此,我们以加大“风、水”为主进行了试验。然而,试验结果(见表1)表明,单纯加大“风、水”的防尘措施是不能解决降尘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最近研制成DX—1型多向干式凿岩孔口捕尘设备。这种设备可在下向、上向、水平及各种仰角等不同方向凿岩捕尘,弥补了GP—81型干式凿岩捕尘器单一下向凿岩之不足,并与其配套使用。使用这种捕尘设备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该设备结构紧凑,  相似文献   

13.
1981年4月25日,国家劳动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国家标准。通知说。为了有效地控制粉尘危害,制止矽(尘)肺病的发展,除在粉尘作业场所采取必要的工艺改革、湿式作业、通风除尘等措施外,还必须强调佩戴防尘口罩。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是一种有效地防止矽(尘)肺病的个人防护用品,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已有二、三十个品种。但是由于我国过去一直没有防尘口罩的安全卫生标准,一些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口罩也大量进入市场。这种口罩对危害人体最大的5微米以下的粉尘,阻尘效率只有10%左右,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燃化部于去年10月召开了全国燃化矿山矽肺防治经验交流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国务院《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和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精神,制定了《燃化矿山防止矽尘危害工作规划》。 《规划》根据燃化矿山的不同情况,对解决矽尘、煤尘危害,分别规划如下: (一)防止矽尘危害 全国燃化矿山均须在3、5年内解决矽尘对职工的危害。根据目前矿山防尘工作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以下要求: 1.已经实施湿式凿岩,装岩洒水、冲洗岩帮、放炮喷雾、净化通风、个人防护等综合防尘技术措施的局、矿(处),全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是基于当时的检测手段和对粉尘的认识而制定的。随着作业环境粉尘治理工作的发展和粉尘检测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粉尘危害机理认识的深入,该分级存在的许多不足逐渐暴露出来。这主要是由于该分级依据的是采用短时定点采样测得的粉尘作业场所的全尘环境浓度。例如在水泥企业,由于作业环境空间的粉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空间也表现出不同的粉尘浓度值,因而采用短时定点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我国颁发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和《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两项标准。为了贯彻这些标准,搞好粉尘治理与监测工作,急需 研制提供一批便携式快速粉尘测定仪器。 粉尘的测量方法有两大类,均以计重浓度(毫克/米3)米表示。一类是用粉尘采样器,称为滤膜采样计重法。采样器现场采集粉尘后不能立即得知粉尘浓度结果,而需送至实验室,用分析天平称重后,经计算才能获得。这种方法要求操作人员操作谨慎与熟练,如仪器亦能达到规定要求,则测尘精度较高,因而常用于抽查和同测尘仪的对比试验中。另一类是快速测尘仪,它不仅具有快…  相似文献   

17.
矿山井下粉尘浓度的测定和改善作业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尘肺与防止措施的现状矿山的防尘措施主要是湿式凿岩、洒水(抑制粉尘的发生)和佩戴防尘口罩。在地面的车间内也要测定粉尘浓度,规定评价标准,努力改善作业环境。目前,矿山从事接尘作业的矿工罹患尘肺病所占的比重仍高于产业部门。加之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产尘源多,粉尘浓度的变化大,给粉尘治理增加了困难。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在通产省矿山安全技术委员会之下设置了一个防尘分会,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就井下矿山粉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勘部门的生产及试验工作均有一定量的粉尘及有毒有害物逸散到空气中或排入污水中,污染工作场所与周围环境,直接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地勘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主要产生源为凿岩、爆破、出渣、采样、样品粉碎加工和泥浆配制等,翻砂、电焊、砂轮磨削、化铅铸字也存在粉尘危害。  相似文献   

19.
制定第三次防止粉尘危害综合对策 日本劳动省1988年制定了一项计划实施5年(1988~1992年)的防止粉尘危害的综合对策,以进一步使防止粉尘危害的对策落到实处。这次综合对策要求达到的目标是:(一)对特定粉尘作业,要设置尘源密闭设备,局部通风装置和使粉尘源保持湿润状态的设备;(二)对特定粉尘以外的作业,要利用全面通风装置通风,严格要求佩戴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具;(三)加强尘肺诊断和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有关防护措施;(四)加强对控制粉尘危害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及有关从事粉尘作业人员的教育。 制定防止矿业伤亡事故计划 日本通商就业省去年制定的1…  相似文献   

20.
尘肺是危害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疾病。金川公司是一个集采、选、冶为一体的生产镍钻为主的大型联合企业,到1997年底共有接尘人员11320人,已诊断出尘肺患者320例,占接尘人数的2.83%,其中主要分布在四大矿山,占尘肺总数的72.5%。通过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了金川公司尘肺患者的发病现状及其分布规律,为公司确定职防工作的重点及系统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