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位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包头尾矿库区和白云鄂博稀土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掌握草原矿区土壤的稀土污染现状并为其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内蒙古地区的背景值相比较,包头尾矿库区不同方位土壤中7种稀土元素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累积,其含量分布顺序为Ce>La>Nd>Pr>Sm>Y>Eu;尾矿库区各方位土壤稀土污染最严重为距尾矿库边缘50 m范围以内的区域,最高可达La 11 145.0 mg.kg-1、Ce 23 636.0mg.kg-1、Pr 4 568.16 mg.kg-1、Nd 6 855.51 mg.kg-1、Sm 582.18 mg.kg-1、Eu 94.21 mg.kg-1、Y 136.25 mg.kg-1;受包头尾矿区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的影响,处于下风向的东南方位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东北、西南、西北方位.对于白云鄂博矿区而言,采矿区土壤7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其含量平均值为La 3 112.56 mg.kg-1、Ce 7 142.12 mg.kg-1、Pr1 467.12 mg.kg-1、Nd 2 552.80 mg.kg-1、Sm 210.80 mg.kg-1、Eu 36.20 mg.kg-1、Y 63.22 mg.kg-1;调查研究的6个区域稀土元素污染的程度大小顺序为:采矿区>场区外>铁路东侧>排土场>城区外>铁路西侧;另外,铁路运输矿石也已经造成了沿线土壤的稀土污染,常年主导风向对铁路沿线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包头尾矿库区和白云鄂博采矿区的土壤具有相似的稀土污染特征,与尾矿砂中同种稀土元素的含量相对应,对当地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稀土矿区内农民自然生活环境(耕地土壤、饮用井水、天然植物和植物性食物)和头发中稀土含量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其稀土暴露、吸收和蓄积水平。结果表明:稀土矿区内,除耕地土壤中稀土含量(680—1200mg/kg)明显高于对照地区、某些天然植物有富积稀土(16.8—57.2μg/g)的能力外,浅井水(2.6—21.0μg/L)、粮食<(0.05—3.15μg/g)和蔬菜(0.06—1.82μg/g)中稀土含量仅是稍高于对照地区趋势;矿区农民平均每人每日稀土经日摄入量估计值〔(498.3—1708.1μg/(d·人)]与相应对照点基本一致;仅江西轻稀土矿观察点[(659.4μg/(d·人)]稍高于对照点[498.3μg/(d·人)]。江西2矿区内农民发中稀土含量(0.53—15.02μg/g)均显著高于本地区对照点以及山东稀土矿区内农民发稀土水平(<0.20—1.12μg/g,P<0.05),并接近或超过山东稀土矿矿工水平(0.43—8.76μg/g,P<0.05),但其平均每人每日稀土经日摄入量明显低于山东矿区农民摄入水平[1708.lμg/(d·人)]。江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内  相似文献   

3.
针对稀土钇矿原地浸矿工艺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自然土壤法研究了稀土钇和硫酸铵(浸矿剂)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稀土钇及硫酸铵单一染毒均为低毒性,14 d对蚯蚓的LC_(50)值分别为1 216.57 mg/kg、4 293.53 mg/kg;在硫酸铵浓度高于4 400 mg/kg的条件下,稀土钇毒性明显增加并产生协同作用;于食物链底端的蚯蚓对稀土钇具有富集性,可能造成食物链的逐级富集。  相似文献   

4.
广西西江流域农业土壤镉的空间分布与环境风险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西江流域农业土壤中Cd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水稻中Cd超标情况.结果表明,农业土壤Cd含量变异较大,为0.01~33.6mg/kg,且含量自上游到下游呈明显递减趋势.插值图显示,高Cd含量斑块主要分布在上游矿业活动密集的0~80km区域内,土壤C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整个调查流域内有32%的土壤样品属于重度污染.流域内水稻籽粒Cd含量为0~6.37mg/kg,成人水稻籽粒Cd摄入量为0~4159μg/(人×d).距上游矿区0~80km范围内的风险指数均值达6.49,属于高Cd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5.
在铝系絮凝剂的基础上,以粉末活性炭和稀土元素作为助剂,制备出稀土复合吸附絮凝剂,并研究了活性炭、稀土元素的用量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除浊及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稀土复合吸附絮凝剂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最优使用条件,同时对稀土复合吸附絮凝剂的吸附沉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复合纳米絮凝剂中活性炭添加量为20 g/L,硝酸铈添加量为2 mg/L时处理效果较好。稀土复合纳米絮凝剂在p H值在6~10,投加量为3%,沉降时间为30 min时,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均大于95%,COD去除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6.
北方某轻稀土尾矿库不同恢复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中国北方某轻稀土尾矿库周边分为5个研究区,其中1个为空白对照区,以2011年植被恢复前和2017年植被恢复后,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植物群落修复效果,以期筛选出改善土壤肥力最有效的植物群落配植模式。通过轻稀土尾矿库周边不同方位的S1~S5区域的土壤采集分析和植物群落调查,采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科学筛选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最佳植物群落和改善土壤化学性质最佳植物群落。轻稀土尾矿分为5个区域,不同植物群落恢复土壤肥力存在一定差异,S1为空白对照区。S5区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比值最高分别是0.078、0.11和0.13,未达到0.25~0.5标准;S3区土壤容重最低1.62 g/cm3,未达到1.25~1.35 g/cm~3标准;虽然修复效果显著但没有能够达到良性结构标准的修复地。土壤化学性质5个区域土壤pH值均下降,但依然是碱性土壤;S4区在合理利用生态位进行植物群落配植,群落根际形成稳定的微生物层,建立土壤与植物的营养物质良性循环通道,改善效果最佳。土壤肥力计算恢复地土壤肥力指数,结果说明,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植物数量>植被覆盖率>群落结构>裸地。通过研究分析"杨柳科乔木+豆科灌草"模式,例如"旱柳+毛白杨+胡枝子+紫苜蓿+梭梭+小叶锦鸡儿"是土壤物理性质改善的有效配植模式;"乡土乔木+蔷薇科+豆科灌草"模式,例如"毛白杨+樟子松+山桃+柠条+紫苜蓿+早熟禾"对土壤化学性质改良效果较好。2种植物群落配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7.
稀土工业酸性含氟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化学混凝沉淀法处理某稀土湿法冶炼厂酸性含氟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当石灰-氯化钙-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联合投加,中和悬浊液中Ca2+∶F ̄-≥8∶1,pH值在7~8,搅拌反应30min时,能一次性将含F ̄-700~1000mg/L废水降至10mg/L以下。试验结果为该废水的达标处理报供了科学依据,并在工程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在风化壳稀土元素迁移、富集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期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黔中地区白云岩风化壳稀土富集层微生物多样性时,发现放线菌门为主要优势类群之一.本实验采用纯培养技术研究贵州喀斯特稀土层可培养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并初步研究了放线菌对稀土La3+的吸附过程,以阐明微生物与稀土离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完善稀土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实验采用选择性培养技术共获得190株纯培养物,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19个属,其中,优势菌属有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62.1%、12.6%和11.1%.稀土耐受性能较好的菌株Micromonospora aurantiaca KLBMP9018、Streptomyces mirabilis KLBMP8969和Nocardia sp.KLBMP9014在La3+浓度为20 mg·L-1的20 mL溶液中最大吸附量(干重,m/m)分别达到24.32、25.37和20.74 mg·...  相似文献   

9.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残留氨氮污染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了揭示稀土浸矿崩塌堆积体地表产流和残留氨氮迁移特征,从而为离子型稀土矿区氨氮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我国赣南稀土矿区典型浸矿崩塌堆积体建设3个自然坡面径流小区,在此基础上开展降雨径流监测,分析崩塌堆积体地表产流和氨氮迁移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崩塌堆积体径流系数变化范围为0.01~0.30,地表径流深和径流系数可用降雨特征因子的线性函数拟合,且复合降雨因子的拟合精度优于单因子,其中以降雨量×最大10 min雨强的拟合效果最优(最大R2=0.97);监测得到的地表径流平均氨氮浓度在1.58~5.99 mg/L之间,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水环境标准;径流氨氮浓度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均呈负相关,与其他降雨因子均呈正相关,其中最大30 min雨强线性方程对氨氮浓度的拟合精度最优(最大R2=0.83).研究显示,研究区稀土浸矿崩塌堆积体地表径流存在氨氮污染风险,而崩壁是残留氨氮由浸矿山体向地表迁移的关键部位,基于最大30 min雨强指标构...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不同稀土处理对梅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手拣法、干漏斗法和湿漏斗法对梅园各稀土处理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进行系统调查,共得土壤动物标本8076个,隶属于4门15纲31目.其中昆虫纲物种最为丰富,有12目,占全部种群数的58.41%;;鞘翅目、膜翅目、蜱螨目、双翅目和弹尾纲等5种优势类群占土壤动物个体总数的81.44%.5种稀土处理区中,杂食性土壤动物功能团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植食性功能团所占的比例,且杂食性土壤动物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对照区(CK)(La处理区(下同)(Ce区(Pr区(Nd区(Sm区.不同浓度稀土处理区中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均随着稀土浓度增加而减少,杂食性功能团所占的比例也高于植食性功能团所占的比例,且杂食性功能团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对照区(CK)(25区(mg·kg-1处理区,下同)(50区(100区(500区(1000区(2000区(3000区.以Pr处理后的土壤动物物种数多,个体数量大,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优势物种优势性极明显,其它4种稀土在类群数、个体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优势类群优势性和Pr规律基本相同,依次为Nd、Sm、Ce和La,但均比CK小.因此,5种稀土及其不同浓度处理区土壤动物群...  相似文献   

11.
稀土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馏效应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稀土背景较高的红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小麦盆栽实验,研究了稀土元素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分馏模式,考察了外源稀土浓度、腐殖酸浓度和土壤酸度对稀土分馏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壤中稀土的分馏模式与我国土壤的稀土分馏模式基本一致,为向右倾斜的轻稀土富集模式.小麦根部的稀土分布模式与土壤类似,小麦茎叶中稀土分布模式则有所不同.加入外源稀土后,小麦根部的稀土分馏模式随土壤中稀土丰度的改变而改变,而小麦茎叶中的稀土分馏模式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小麦地下部分与小麦地上部分对稀土的吸收方式存在差异.腐殖酸对稀土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分馏效应影响不大土壤酸度对稀土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分馏效应有一定的影响,在所试验条件下,观察到小麦中稀土元素的分馏系数随pH值降低而降低,高pH值(pH=6.7)使稀土在小麦中的分馏系数加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相催化氧化法净化低浓度H2S,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及助催化剂--稀土(La、Ce)的加入量对吸收液净化效率和硫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原料气H2S浓度720~920mg·m-3、反应温度60℃、pH=9.0、Fe3+浓度0.05mol·L-1、吸收液体积50mL)添加表面恬性剂磺基水杨酸和稀土助催化剂后.吸收液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98%以上)和较大的硫容量(4g·L-1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某退役稀土厂场地为例,开展放射性和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为后期治理提供基础数据。用高纯锗γ能谱仪和ICP-MS分别测量厂区土壤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含量,同时在采样点测量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结果表明,厂区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变化范围为113~4004 nGy/h,废渣堆放区明显偏高;土壤样品的238U、232Th、226Ra和40K含量分别是80.8~1990.2、78.4~14372.4、68.2~6935.0和625.4~2698.4 Bq/kg;测量的8种重金属中,As超土壤修复标准较严重,最高达263.83 mg/kg,Zn和Pb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厂区土壤和废渣的pH值均符合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要求,而土壤中放射性和重金属复合污染较严重,在开发再利用前要进行详细场地调查和土壤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稀土分离厂生产中氨氛废水治理的基本原理,采用化学法和生化法相结合治理稀土分离氨氮废水的方法,解决了氨氮废水对环境水体污染问题,使氨氮含量从6800mg/L下降到15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要求,每吨废水处理费用约为2.7元.  相似文献   

15.
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西芹硝酸盐积累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评价标准,调查评价了坝上地区西芹硝酸盐的积累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西芹的品种及不同部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不同部位的积累量为:茎>叶。另外,同一部位不同部分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一般外叶>内叶,茎下部>茎上部。从农产品安全卫生学的评价标准表明,坝上高施肥老菜区西芹硝酸盐含量相当一部分超标。  相似文献   

16.
塑料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DEHP的浓度水平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家文  杜琪珍  宋英琦 《环境科学》2010,31(10):2450-2455
对塑料厂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进行了采样调查,应用GC/MS联机检测技术初步研究了5种蔬菜内部组织及其生长环境(大气和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蔬菜可食用部分DEHP浓度为0.23~9.11mg/kg、平均鲜重含量为3.82mg/kg.蔬菜可食用部分中DEHP的鲜重含量为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根据差异统计性分析可知生长环境和蔬菜品种影响DEHP在蔬菜组织和土壤中的浓度水平是显著的,大气沉降是蔬菜累积DEHP的最主要途径.植物累积DEHP的能力与其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当脂肪含量相近时,表面粗糙或具有细密绒毛的叶片富集DEHP的能力较强.按照OEHHA建议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0.05mg/kg,则塑料工业区蔬菜DEHP含量已经超出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7.
液膜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稀土总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工业废水中微量稀土总量(∑RE)。研究了流动载体(P215)、表面活性剂(N113A)、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腊)、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HCl)等,对分离富集微量稀土的影响。确立了N113A—P215—液体石腊—煤油—HCl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RE。对微量稀土的富集倍数为75以上,回收率在99%以上。对水、工业废水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6.2%。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的目的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从1992年8月1日起,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由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的200mg/m~3(标)、400mg/m~3(标)、600mg/m~3(标)(以下数据都为标准态下的数据).分别提高到200mg/m~3、300mg/m~3、400mg/m~3、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新立项安装或更换的锅炉烟尘排放浓度,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的烟尘排放浓度最高值为100mg/m~3、250mg/m~3、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砷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柳晓娟  刘文菊  林爱军  刘云霞 《环境科学》2010,31(12):3036-3042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3种河北省主要地产中草药中砷的含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中草药中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13种地产草药分三类采集:中草药种植区的药材、以及相应市场销售的半成品和饮片.结果表明,以地下部入药的各种类中草药砷含量平均值在0.14~0.54 mg/kg之间,以地上部入药的中草药,祁菊花砷含量平均值为1.42 mg/kg,其它种类在0.09~0.27 mg/kg之间.根据《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对总砷的限量(2.0 mg/kg),以地下部和地上部入药草药的超标率分别为3.27%(n=153)和9.09%(n=44),全部样品的总超标率为4.57%(n=197);直接采集的所有中草药样品砷含量范围在0.03~0.73 mg/kg,全部符合限量标准,而市场购买的半成品及饮片砷含量范围在0.05~7.05 mg/kg,其超标率为6.36%,来源于市场的草药砷含量显著高于种植区直接采集的中草药(p0.05);从13种草药隶属的科属分析,菊科草药砷含量范围较宽,在0.08~7.05 mg/kg,平均值为0.87 mg/kg,而其它6种科属砷含量的平均值范围在0.21~0.41 mg/kg,且各科75%的样品砷含量0.5 mg/kg,相比菊科样品,其药用安全性较高;通过服用半成品及饮片得到砷的日摄入量为0.90~19.7μg/d,其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allowable daily intake)的比值范围在0.70%~15.4%之间,其砷的健康风险显著大于服用采自种植区的原药(p0.05),说明草药饮片中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西安城区地表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分布、来源及人群暴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娟  王利军  王丽  史兴民  卢新卫 《环境科学》2016,37(10):3758-3765
采集西安城区地表灰尘样品58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地表灰尘中美国环境保护部(U.S.EPA)6种优控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分布特征、环境来源和人群暴露.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地表灰尘中的6种PAE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单体PAE的含量从未检出~183.19 mg·kg-1,含量顺序为DEHPDn BPDEPDMPBBPDn OP.6种PAEs总量(Σ6PAEs)在0.87~250.30 mg·kg-1之间,平均含量为40.48 mg·kg-1.Σ6PAEs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情况为公园交通区商业交通混合区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Σ6PAEs沿主城区-二环-三环呈现递减趋势.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地表灰尘中的PAEs主要与增塑剂的使用、化妆品和个人护肤品以及建筑材料与室内外装饰材料释放有关.人群不同途径暴露地表灰尘中PAEs的日均摄入量顺序为手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且儿童高于成人.Dn BP、DEHP、DEP和BBP日均摄入量(ADD)低于EU CSTEE和U.S.EPA规定的日耐受量(TDI)与参考计量(Rf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