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继东 《重庆环境科学》1997,19(4):16-19,32
对灰色聚类法中的白化函数进行改进,以等斜率方式构造梯形结构式的白化函数,提出了一种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并以实例说明了该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与倍斜率聚类法和灰色聚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法既能评价出各种本所属的污染级别,也能进行大气质量优劣排序,评价精度高,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2.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在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运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的新方法 ,该方法以等斜率方式构造白化函数 ,具有分辩率高、信息利用率大的优点。并用该方法对蒲河新城子段的水质进行了评价 ,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比较。结果证明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不仅具有模糊数学的优点 ,又补充了其不完善之处 ,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3.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对大同市1994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评价结果,该方法以等斜率方式构造白化函数,具有分辨率高、信息利用率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海水水质评价的倍斜率隶属函数聚类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宽域式倍斜率聚类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式,其函数的右侧斜度为左侧斜率的2倍,勿求权重,直接聚类,海水水质评价实例说明,本文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和更为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5.
黄澜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62-264
采用共源点灰色聚类法对南渡江海口水域 1 993年枯水期水质进行评价 ,结论为I类水质。与共斜率灰色聚类法进行比较 ,该法更简化 ,加权含义更确切。  相似文献   

6.
几种模糊聚类法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等斜率和倍斜率两种方式构成造隶属函数,以无加权、超标加权、灰色加权、模糊加权等4种方式计算权重,通过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具体应用,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倍斜率聚类法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X820 .2几种模糊聚类法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张美华(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一1999,21(3)一13-16环图X一70 以等斜率和倍斜率两种方式构造隶属函数,以无加权、超标加权、灰色加权、模糊加权等4种方式计算权重,通过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具体应用,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倍斜率聚类法更为科学合理。倍斜率聚类法隶属函数的左侧较右侧斜度小,表明同一污染物对高等级的贡献大于对低等级的贡献,从而加重了高等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间接地体现了主要污染物的重要性,使…  相似文献   

8.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宜鹤  张慧 《环境科技》1997,10(2):7-11
建立了倍斜率隶属函数聚类法和质量指数法两种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新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说明这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较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更为合理,实用,且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几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别用了值分级法、综台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台评判法、灰色聚类法、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宽域灰色聚类法对湖南某地10个监测点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认为采用宽域灰色聚类法评价土壤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依据灰色理论中白化函数构造原理,在等斜率灰色决策法的基础上,对其隶属函数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梯形灰色决策法,并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了尝试。实例结果表明,该法继承了等斜率灰色决策法的全部优点,而又克服了它的不足之处,具有信息利用率高、评价结论合理、函数构造方式简单、计算方便等优点,是进行矿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陈武  李凡修  梅平 《环境工程》2002,20(3):64-65
应用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 ,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的数学模型 ,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 ,表明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简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宽域灰色聚类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先构造白化函数,引入修正系数,确定污染物权重,再计算聚类系数实现土壤样本的环境质量等级评判与排序。将此方法应用于太原市5个区县,8项指标的土壤质量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宽域灰色聚类法对于5个区县的污染级别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而综合指数法对前四个评价点级别均比上述两种方法低一个级别,三种方法的质量排序大致相同,只有模糊综合评价中认为小店区优于万柏林区。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以定义的关联差异度为测度,并结合水质综合指数,构造一种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结果趋于均化而分辨率低的缺点,同时评价结果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提出运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证明,灰色聚类法不仅具有模糊数学的优点,又补充了其不完善之处,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5.
灰色聚类——模糊综合评价在空气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营口市2005年4个自动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聚类指标体系,确定了不同环境灰类的灰数,给出了不同灰类的白化函数,标定了灰色聚类权重,并计算出了灰色聚类系数及模糊综合评价级数。针对各监测点位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又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确定了营口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综合法的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08年9月从昆承湖布设的12个监测点采集的样本中水质指标(叶绿素a、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值,采用了灰色聚类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样本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灰色聚类法先建立白化权函数并无量纲化灰类来消除各水质指标浓度值量级差异的影响,然后根据水质指标浓度阈值的大小赋以其权值,综合水质指标对各级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分类问题、小样本问题和泛化推广方面的优势,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同时,对广州市最大的人工湖——白云湖的水质及生物群落情况进行了监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白云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白云湖生态系统处于病态状态,不能达到其净化水质的设计作用.建议从提高进水水质、实施湖区截污和丰富生物量3方面改善白云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传统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和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所建模型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能够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一定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A fuzzy improved water pollution index was proposed based on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d water pollution index.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give a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rank, but also describe the water quality situation with a quantitative valu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water qualit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ame ranks. This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to assess water quality of Qu River in Sichuan, China. Data used in the assessment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monitoring stations from 2006 to 2010.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 that Qu River water quality presents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in 2010 is the worst.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dicates that water quality of Nanbashequ section is the pessimal. For the sake of comparis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rey relational method were also employed to assess water quality of Qu River. The comparisons of these three approaches'' assess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reli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