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不同地质时代的陆源碳质地层中分布有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和脉状的金矿床。对于这些碳质地层的含金性,人们大多是从沉积、变质成因的观点上加以研究,很少涉及不同深度的岩浆作用及伴随的交代作用。因此,碳和重  相似文献   

2.
<正> 北祁连山加里东期优地槽内以细碧岩为主的海相火山岩极其发育,其中蕴藏着丰富多采的黄铁矿型矿床。笔者在学习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按分异程度将区内加里东期海相火山岩划分为五种建造(图1)。在分异程度不同的建造中,黄铁矿型矿床规模大小和有色金属类型的成矿专属性均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正> 过去人们一般把天山地槽分为三个二级构造带,即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中天山结晶轴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在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生物群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何在?过去一直用“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把这两个地区分隔开来解释。笔者于1977—1978年对该地区进行了两次登山地质考察后认为,南北天山地质构造之所以不同,并不是所谓“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的结果,而是由于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板块所致。前人所称的“中天山结晶轴”,实际上是地缝合线及其两侧的变质带。其根据  相似文献   

4.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科罗拉多地台和我国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 -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 -中生代冒地槽。具有分布局限、成矿集中的特点 ,形成许多超大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域发育一套大面积分布的巨厚的古 -中生代冒地槽建造 ,同成矿期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强烈 ,有利于形成各种地热体系和流体活动。金矿床往往形成成矿带 ,单个金矿床的规模大小不一 ,矿化受构造、围岩和深部流体控制 ,围岩一般具有还原性质。围岩蚀变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金与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紧密相关 ,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其他矿物为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石英、方解石、含铊矿物以及表生矿物明矾石和黄钾铁矾等。成矿流体中水为大气降水 ,碳、硫主要来源于矿床围岩和以下岩石 ,少量可能来源于深部。矿床形成于浅 -中等深度。提出了大气降水热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卤水成矿等卡林型金矿床形成模式 ,大气降水成因模式能较好解释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建造的特点、岩石和矿石基瓦金型(火山一硅质建造)基鲁纳型(斑岩一长英变粒岩建造)位太古界太古界或下元古界元古界年龄25一30一35亿年 19 .5一2弓亿年(近30亿年一一科拉半岛) 18一20亿年士100万年(瑞典)到27亿年(卡累利亚)19一27亿年大地构造 从地壳的“塑性”状态向地平曹系过渡.“有核阶段” 复杂的优地槽拗陷.具有原始的中间地块有关的拗陷同形成地槽发育的中间阶斑岩一长英变粒岩的J段拗陷一样 主要是基性辉绿岩玄武岩;以及妥山岩角斑岩、粗而岩、流岩。有大量凝灰岩一挥绿凝灰岩主要是酸碱性的斑主要是酸碱性的;岩、正长斑岩、火山岩…  相似文献   

6.
碳质在黄铁矿型矿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论据是容矿岩含碳质、矿石和脉石矿物的包裹体中含CO_2和有机化合物以及矿石和围岩中硫和碳的同位素分布。矿石硫可部分属生物成因。重金属可能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7.
由早中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组成的华南加里东海盆基底及东海、南海古陆。元古代晚期,海盆在拉张环境下继续沉降,于震旦、寒武、奥陶纪期间,沉积了厚近两万米的地槽型火山-砂泥质建造,陆源碎屑主要来自东海、南海古陆,直到中生代晚期古陆才裂陷成海,始成今日的海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苏联国内外不同地区4741件分析样品的资料,计算了包括“普通”粘土质页岩、含金碳质页岩与不含金碳质页岩在内的各种页岩的化学成分。指出,硫化物型金矿化选择性地赋存在SiO_2含量偏低(56.3—59.1%)、K_2O含量偏高(3.0—4.0%)并有同生硫化物(其中包括沉积-热液硫化物)的泥质页岩内。石英型金矿化在各种不同岩石中都有发育,但主要产于SiO_2含量(61.5—80.6%)和Na_2O含量(2.16—3.35%)都偏高的、硫化物原始含量较低的粉砂岩或砂岩中。还指出,容矿岩段产于深断裂交汇处的局部同沉积凹陷内。在成分有利于成矿的岩层或岩系内,矿化受绿片岩变质相岩石的控制,并富集在强片理化和强错动变质带内,这些带中在褶皱构造形成期间溶液与岩石物质发生过持续注入。在褶皱变形条件下,成矿作用是按如下方式进行的:顺层的同生的主要为含金较低的硫化物细脉、浸染体和结核→顺层和顺层交错的含金中等或较富的硫化物团块和石英硫化物团块→整合或交错含金石英脉和细脉。硫化物型金矿石中金的粒度与容矿岩层的区域变质和错动变质程度及所伴生的交代变质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绪言 拉布拉多地槽西缘豪厄耳斯河地区索科曼含铁建造仅受到轻微的低级变质作用。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这个保存得很好的元古代含铁建造层序的详细的地层学、岩石学和化学方面的资料,以期有助于了解元古代的含铁建造的成因。虽然这种含铁建造层序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子活化自动射线照相法并结合X射线光谱显微分析(《Cameca》),研究了维季姆-帕托姆地区黑色板岩建造细脉浸染型矿石中金的空间分布和组成。还研究了碳质的碳酸盐-硅泥质板岩:具有同生层状分布的分散硫化物的;具有呈石英-黄铁矿透镜体以及呈黄铁矿变晶和毒砂变晶的石英-硫化物独立体的,这些变晶是由物质的选择性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呈交切层理的黄铁矿-石英细脉产出的变质成因-热液活动产物的。在具有层状分散硫化物矿化(属原生沉积型)的黑色板岩中,金通常不形成独立的析出物。在硫化物的选择性重结晶和增长的过程中,在黄铁矿中分散金发生了再分配并在裂隙的一些部位发生富集,富集的金含量为0.0n%~0.n%。在个别情况下,在黄铁矿的裂隙中发现有自然金析出物,其粒度为2~5μm,组成为金90%和银10%。特别有意思的是金在带状黄铁矿变品中的空间分布。这些带状变品具有复杂的组构:外缘为无包裹体的单一黄铁矿;内带为具筛状结构并合很多板岩碳质包裹体的黄铁矿,这些包裹体平行于岩石板及呈定向分布;中心部分为单一的粒状黄铁矿。金呈微米级析出物集中于晶体的中心部位,分布在黄铁矿“晶核”的周围。金在这种类型矿石中的分布基本上服从于层理,而与极理不相合,这证明在变质  相似文献   

1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2):136-146
赣南是我国钨矿床最密集的地区,尤以石英脉型钨矿最为发育。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该区石英脉型钨矿流体包裹体类型、流体包裹体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结合碳、氢、氧及锶同位素的研究成果,探讨赣南石英脉型钨矿的流体特征,重点探讨石英脉型钨矿形成过程中的流体演化。认为赣南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流体演化始于高温高盐度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与黑钨矿沉淀密切相关的流体温度主要集中于260~360℃,盐度主要集中于4~9wt%NaCl eq.,属中—低盐度、富含SiO_2、挥发组分及多种成矿元素的热液体系;矿质主要以流体沸腾和混合作用为主,自然冷却仅为少数矿床的主要矿石沉淀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下扬子区中上元古界,可以分为四个构造层次.中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一套巨厚的地槽型火山碎屑岩及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900-1400Ma;中元古界晚期构造层,为滨海——浅海——半深海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400-1000Ma;晚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山前凹地或山间盆地磨拉石堆积,形成于1000-800Ma;晚元古界晚期(震旦系)构造层,则为砂泥质、硅质、碳酸盐岩夹冰碛砾岩建造,形成于800-600Ma.这些构造层之间不同形式的接触关系都代表着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九岭群和修水间的修水运动,形成扬子准地台的雏型;上溪群和历口群邓家组间的祁门运动是形成扬子准地台的主褶皱幕;历口群铺岭组和震且系间的休宁运动,只使地壳抬升.这些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也是推动地质历史演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相当数量的铜、铅、锌资源产于沉积岩中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中。最近,许多地质工作者用细菌作用来解释这些矿床在沉积作用中的生成过程。由细菌作用生成的层状矿床特征:整合的,在平面上延伸远,含多层 Fe-Pb-Zn-Cu 硫化物层。多数金属硫化物层是单矿物层,即只由一种矿物构成。硫化物的薄层之间夹有沉积物的叶理——含普通碳质的白云质页岩或粉砂岩,常常富含钾。还常常见到硫化物的细脉或其它交代结构穿切层理面。澳大利亚许多重要的矿床属于这一类型,代表性的有下列矿床:  相似文献   

14.
缸内直喷汽油车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缸内直喷汽油车(GDI)的大量使用,其尾气颗粒物排放问题日益凸显.研究缸内直喷汽油车尾气颗粒物构成组分是有效控制其颗粒物排放的重要前期工作之一.选取了5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缸内直喷汽油车进行了尾气颗粒物碳质成分、水溶性离子和多环芳烃(PAHs)组分分析.结果发现,各类碳质是测试车辆尾气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平均占比约70%.颗粒物碳质中有机碳质(OC)多于核态碳质(EC),OC/EC比值在1.03~3.43之间.测量了颗粒物中多种水溶性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Ca2+和SO42-是尾气颗粒物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均为机油添加剂.此外,结果还发现GDI车辆尾气颗粒物中高环PAHs排放占比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大,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反映成矿外部环境变化方面,碳质具有很高的灵敏性。例如,沉积岩岩石成因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不同的含碳岩石发生区域和接触变质作用时,随着温压参数的增大,碳质在碳化程度和结构有序度增高的方向上按下列公式发生连续的变化:沥青—碳沥青—次石墨—石墨。这种规律性常常按碳质的变种形态作  相似文献   

16.
采用EA-IRMS测定了2011年四季南京市区(南师)和郊区工业区(南化)大气细粒子(PM2.1)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分析了PM2.1中含碳物质的来源并对两地总碳(TC)污染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C在市区和郊区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5.94μg·m-3与17.17μg·m-3,TC在细粒子中比重分别为17.18%与16.40%,郊区碳质污染相对严重且细粒子中污染物组成更复杂;冬、春、夏、秋四季市区PM2.1中δ13C均值分别为-24.42‰±1.12‰、-25.19‰±1.92‰、-25.79‰±0.45‰与-25.58‰±0.65‰,郊区分别为-25.34‰±1.18‰、-25.55‰±1.50‰、-25.31‰±0.55‰与-25.38‰±0.82‰.相关性分析和潜在污染源δ13C值表明,市区气溶胶PM2.1中碳质主要源于汽油车尾气排放,郊区工业区含碳物质源于尾气及工业排放,此外,燃煤源、生物质燃烧源及地质源等对两地冬春季气溶胶中碳质有重要贡献;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冬春季远源输送对南京地区气溶胶中碳质有重要贡献,夏秋季气溶胶中碳质主要来自本地排放.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于洛林型鲕状褐铁矿或砂-粘土质鲕状浅水内陆海铁建造(SCOS-IF)这类铁矿床的形成,提出最多的作用之一,就是向海流动的大陆来源地下水对成矿金属的活化和搬运。  相似文献   

18.
<正> 碳质球粒陨石这一术语于1883年由Tsch-ermak提出,他将凡是含有暗色碳质基质的陨石都划为碳质球粒陨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一些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及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也含有碳质物质。此外,并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19.
新疆马热勒铁金矿床特征及其流体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热勒铁金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安山岩和安山质凝灰岩间的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呈脉状 ,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矿石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自然金、银金矿、毒砂、辉铋矿、磁铁矿、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物组成 ,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金矿成矿主要经历黄铁矿—石英—金、石英—金属硫化物—金、石英—碳酸盐—金三个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含金建造。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 ,成矿温度为 16 0℃~ 2 80℃ ,成矿压力为 (73.4~ 12 1.9)× 10 5Pa ,成矿时成矿流体pH为 4 .2 0~ 5 .0 1,呈酸性 ,Eh为 - 0 .6 6~ - 0 .4 5eV ,属还原环境 ;流体为Na+ —Ca2 + —HCO3 -—Cl-型体系和Na+ —Ca2 + —HCO3 -—SO42 -—Cl-型体系的酸性—弱酸性流体 ,流体中成矿物质金主要以[AuCl2 ]-、[Au(HS) 2 ]0 等络合物形式存在并运移 ;流体的溶液来自岩石建造水、古大气降水及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水。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成矿流体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古大气水不断加入、成矿流体与围岩的蚀变反应等引起成矿流体周围一系列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是马热勒铁金矿床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 中新世海底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复盖着日本列岛的内部地区和本州的 Fossa Magna地区,通称为绿色凝灰岩建造(图1)。绿色凝灰岩地区的矿床有两种类型:其一是黑矿型矿床,它是与海底长英质火山活动紧密相关的层控块状多金属硫化物-硫酸盐矿床;另一类是后生的、次火山岩脉型矿床,后者也与海底火山岩紧密共生。这两类矿床的一般情况和特征在表1中作了对比。图1示出本文所研究的矿床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