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技术》2006,24(6):39-40
燮鳖{燮i渺彝缈臀醚髻缨缈夔________一夔缪)肇缈夔壑鳌_____鲤环境可命性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及质量控制探讨标准论坛浅谈剧毒品使用企业危险源的控制环境规封与管理城市大气环境安全监测探讨沙河水库水质规划研究环境实验非金属材料的氮灯曝晒试验概述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气溶胶中铬润洁生产有机废水资源化技术一一发酵产氢硫化物生物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现状环境治理室内甲醛污染与控制潜流型人工湿地实现短程硝化友硝化的探讨影响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效率与硝化效率主要因素的分析高锰酸钾强化处理微污染水技术在黄河兰州段水资污染的应用科普…  相似文献   

2.
陈万创 《环境技术》1999,17(2):19-24,46
战术导弹所承受的环境应力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综合环境试验在保证战术导弹可靠性中所起的作用,并对综合试验剖面与环境应力的确定,性能监测点及监测周期的确定,夹具的设计等一系列综合环境试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南海环境对舰用电子装备可靠性影响与对策的探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晗平 《环境技术》2000,18(2):9-12
本文在实验工作的基础上,从环境工程技术角度,分析了南海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对舰用电子装备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南海环境的折合因子概念并研究了可靠性环境数据综合方法,进行了环境与可靠性的综合分析,探讨了综合环境试验的有关问题以及克服南海环境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应用于可靠性工程中的各项环境试验技术,如环境应力筛选、高温老炼、贮存期评定试验、加速应力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提出发展环境试验技术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保障,应加强环境试验技术研究和贮存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综合环境应力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震  张爱民 《环境技术》2002,20(3):1-4,9
综合环境应力试验是产品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综合环境应力试验的一系列特点及几种典型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胡小弟 《环境技术》2005,23(1):8-12
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系统是实施电子设备可靠性试验的重要技术手段,根据试验对象的试验技术要求编制试验设备系统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是关系试验设备能否完成试验任务的关键。正确合理地编制系统配置和技术指标无论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的配置设计和指标论证依托于对试验设备构成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相关关系的准确把握。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系统的配置设计和技术指标论证方法,对其他环境试验设备的选型论证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海环境对舰用电子装备可靠性影响与对策的探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晗平 《环境技术》2000,18(3):8-11
本文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环境工程技术角度,分析了南海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对舰用电子装备可靠笥的影响提出了南海环境的折合因子概念并研究了可靠性环境数据综合方法,进行了环境与可靠性的综合分析,探讨了综合环境试验的有关问题及克服南海环境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的发展及技术特征HTAC技术是日本田中良一等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燃烧技术,它把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及降低NOX排放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极限节能和极限降低NOX排放量的双重目的。HTAC技术的主要特征是:(1)采用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高温烟气的物理热,从而达到大幅度节约能源(一般节能10%~70%)、提高热工设备的热效率,同时减少了对大气的温室气体排放(CO2减少10%~70%);(2)通过组织…  相似文献   

9.
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对于验证产品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和暴露产品设计、元件选用2、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缺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设备是实施该项试验的重要手段。本文详述H3880-V890B试验系统的布局、功能、参数及主要技术,旨城向试验同行介绍目前试验设备的最新技术动态。同时希望资源共享,为暂不具备大型综合环境应力设备的单位提供协作,共同为提高我国的装备技术水平作  相似文献   

10.
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对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设备是实施上述试验的主要技术手段,如何确定和选择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设备的技术指标是关系到试验设备能否完成试验任务的关键。本文就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设备的有关技术指标的论证和确定依据进行阐述和探讨,以期引起试验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涡流烟气净化装置,并通过模拟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了涡流装置、中心力场等有关参数及除尘脱硫的技术经济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为了认识大气腐蚀过程中的因果关系,试图把材料的大气腐蚀失效行为和空气中的腐蚀性组分关联起来;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进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以后,材料的大气暴露试验和环境因素监测才同时进行。从数据结果来看,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够建立某一地点材料的腐蚀行为和大气腐蚀性组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环境技术》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环境技术专业委员会、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机械工业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国家工业与日用电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合办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 :CN4 4─ 132 5/X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 0 4—─ 72 0 4。本刊旨在报导有关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环境试验、试验方法、测试技术和评价技术 ;报导各种环境条件对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特征影响及其机理、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机电产品环境防护技术和环境适应性 ,可靠性。报导国际电工…  相似文献   

14.
Y78A—1/BD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设备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可靠性与环境试验设备的一项空白,亦即为我国航空电子设备的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试验设备。本产品可作电工电子产品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和电子元器件高效应力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5.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 9223~9226标准,根据金属标准试件在环境中自然暴露试验获得的腐蚀速率及综合环境中大气污染物浓度和金属表面润湿时间对大气腐蚀性进行分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一些观测也表明ISO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12年更新了此标准。围绕ISO 9223-2012与ISO 9223-1992的区别展开讨论,旨在对ISO 9223-2012标准的技术更新进行解读。主要技术更新有二:一是根据特定海洋/工业环境特点增加了大气腐蚀性分级;二是改进了推测性腐蚀分级方法,避免了由金属表面润湿时间计算不准确造成的大气腐蚀性分级偏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环境技术在产品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试验中的应用。前者包括局部环境和微环境设计、环境防护设计,后者列出了高效应力筛选试验(ESS)和环境模拟试验。从中可以看出环境技术和可靠性关系十分密切,适当和有效地利用环境技术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气污染源监测采样孔开设位置的有关问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研究,近日做出解释,全文如下:一、为保证固定污染源排放烟尘监测取样的代表性,在企业立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按有关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的要求,使采样孔位于合适的位置。二、对受场地限制,致使烟道较短,无法满足有关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中采样位置要求的火电厂和其他排放烟尘的固定污染源,应按照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中烟尘监测孔位置的要求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排放烟尘固定污染源的监测采样位置应按照环保行业有关标准的…  相似文献   

18.
专题报告     
<正>原北航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副总师、苏试首席科学家王德言教授《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以环境和可靠性试验方法发展为主线,追溯国内环境适应性研究发端,对目前试验室环境试验方法加以总结,介绍了包括环境事件模拟、效应模拟、可靠性故障激发等在内的实验方法,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层级演进和特点。并指出现有环境试验方法的理论在应  相似文献   

19.
国家排放标准中大气污染物规定排放浓度限值都是标准状况基准氧含量下的限值,实际工况下监测的各项污染物浓度值与烟气温度、湿度、压力及基准氧含量等烟气参数相关,通过系统梳理研究工况条件下实测污染物浓度值折算方法,明确了折算公式,详细列出了常用大气污染物折算系数.折算值作为污染物是否达标的判断依据,避免了污染源人为操作稀释达标...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科委下达的《磷铵复合肥法烟气脱硫开发研究》课题,由四川省环保科研监测所和水电部西安热工研究所合作攻关,已完成实验室一系列单元小试和3米~3/时的现场工业模拟试验任务,于1985年5月28至29日在成都召开了技术鉴定会。《磷铵复合肥法》简称PAEP法,即利用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脱硫过程中制得硫酸,以分解天然磷矿石后的溶液用氨水中和,再回到脱硫系统作脱硫剂。其技术关键是:如何在脱硫过程中利用烟气含低浓度二氧化硫制得分解磷矿石所需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