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矿物中的包裹体是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称为成矿流体样品。对它的研究,可以了解成岩成矿时的许多物理化学参数(例如温度、压力、pH、Eh、盐度、密度、体系、流体和岩浆的化学成分)以及流体来源和时代等等。利用这些参数,可以有助于解决有关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及指导矿产普查勘探和寻找盲矿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层状矿体系指在周围的陆源建造、火山建造和碳酸盐建造中呈整合产出的矿物聚集体。层状成矿体的成因是由许多因素,首先是周围介质的形成条件决定的。这些因素有:沉积物的形成作用,该形成作用具有决定地层地球化学专属性或同生沉积含矿层的形成,并使分散的矿化作用进行同生聚集;岩浆作用,特别是与沉积(火山产物、潜火山产物、次火山产物)近于同时的并有利于含矿层形成的岩浆作用;导致成矿元素聚集的变质作用;与矿体同生、分散、对成矿组分起吸着剂作用、能够运移并参与成矿组分的迁移和富集含碳物质的存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系统研究了新疆乌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成矿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化探异常特征、成矿过程中元素的再分配特征等 ,认为“三色”岩层和富含Pb、Zn、Ag、Cu、Sr等成矿及伴生元素的基底是形成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物质前提。成矿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再分配特征更进一步证实了本区存在大规模的热卤水活动。与金顶铅锌矿床对比 ,二者的基底都富含金属元素 ,矿石物质组分和成矿元素相同、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元素组合类似。这些特征是本区寻找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乌拉根铅锌矿床和新发现的铅锌矿化点 (带 )均有规模大、强度高的Pb、Zn、Sr组合异常与之对应 ,预示本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 ,论述了区内Ag、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的聚矿成矿环境 ,阐述了成矿元素聚矿成矿与印支燕山期NNW向构造岩浆活动晚期脆性形变的密切关系。聚矿成矿具一定规律 ,受NNW向压性形变控制。从元素集散规律分析了区内的重要找矿前景 ,被破坏的NNW向构造岩浆岩带是该区寻找隐伏和半隐伏矿带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 副矿物的成分是既能判断矿物本身的成因,又能判断其所在岩石成因或含矿性的最重要的鉴定特征之一。 副矿物是一个种类繁杂的、由稀有和金属元素的不同化合物组成的矿物类型。大部分副矿物的形成温度范围都很宽——可从最高温的早期岩浆阶段,到低温的晚期岩浆阶段和岩浆  相似文献   

6.
东北寨微细浸染到金矿床的成因,目前有二种说法:一说是矿源层供矿─减压沸腾─非岩浆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热液对流循环成矿;另一说是构造动力作用于岩层和矿源层,引起岩层析水、升温增压,激发元素活化.驱动矿液运移,影响矿质沉淀聚集,在构造的一定部位定位。作者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包体测温及成分分析、构造模拟和高温高压实验资料等研究认为,其成因当属后者而非前者。并据矿体分布规律进行成矿预测,提高了钻探命中率,加速了勘探进程,取得了极好的成效,也验证了成矿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塔吉克斯坦萤石矿床后建立了矿物-地球化学准则,矿床中的伴生矿物具有垂直分带特点:上部为重晶石,下部为方解石;下部为Cu-Bi矿物组合;中部为多金属;上部为Ag-Pb-萤石-重晶石组合。可以确定侵蚀深度和指导深部找矿评价。萤石形态和分布,热发光及其矿物中杂质元素(Sr、Ba、Pb、TR、Rb)可以作为萤石矿化成因、建造和矿物类型的标志。对区域普查找矿,特别是对枯竭矿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黑云母是很多侵入岩和变质岩的造岩矿物。黑云母中杂质元素分布参数的差异可作为岩石成因专属性和岩石含矿性的表征。矿物载体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可作为原始岩浆中这些元素含量的上限。因此,在积累足够多的实际资料的基础上,精确地测定造岩矿物中杂质元素的分布参数,对解决很多岩石学和地球化学问题,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地球化学研究在解释侵入体含矿性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一些著作中阐述了含矿和不含矿侵入杂岩体的造岩浓集矿物中含金量的差异。在这些矿物中,最主要的是黑云母。但是,对各类岩石的黑云母中金的分布特点还研究得很不够。由于黑云母在各种成因的岩石中广泛分布,因此  相似文献   

9.
<正> 重建前寒武纪铁建造成矿原始物质性质的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仍然是成矿建造地球化学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已有的研究指出,元素地球化学的准则在这一方面具有最大的前景。因此,可以认为在解决上述任务时,利用稀土元素(REE)作为成因信息来源的可能性的研究显然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正> 岩浆岩及与之有关的内生矿化的地球化学是现代地球化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面。它把岩石的成因、岩浆源的潜在含矿性和成矿率以及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在岩浆和岩浆期后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历史等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方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利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能作成矿分析。现今获得的关于岩浆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大量地球化学资料,已能够十分有把握地从这些岩石的岩体中区分出潜在含矿性的岩体;根据这些侵入体侵入时形成的火山深成系统的构造形态特征,可以预测地球化学富集场的分  相似文献   

11.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的铅、锶、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 ,揭示该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 :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基底前寒武系变质岩和老君山花岗岩 ;硫主要来源于中寒武世热水沉积期还原的海水硫酸盐和深部岩浆房 ,同时 ,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为后期叠加成矿作用提供了硫源 ,变质围岩也提供了一部分成矿物质。矿石中单矿物的铷 -锶等时线年龄为 (76 .7± 3.3)× 10 6a ,反映矿床明显受到燕山晚期岩浆热液作用的叠加。  相似文献   

12.
云南墨江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江金矿的同位土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元素组合和包裹体成分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未源于金厂蚀变起基性岩体,成矿热液是深源流体、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成矿期深部富矿化剂流体沿断裂上升并与地下水混合,从侵入体及围岩中淋滤出了成矿物质。在迁移过程中,随着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金在有利部位沉淀富集形成矿床。墨江金矿床底混合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正> 关于含矿溶液的地球化学专属性,通常是根据矿石和近矿交代岩石的地球化学谱来判定的。目前已经积累了有关成矿过程中造岩、成矿元素行为的大量实际资料,但是,对普通金属矿石中的稀有亲石元素的分布却研究得很少,稀有碱金属可能除外。众所周知,稀土元素行为的分析对岩浆体系的起源和演化判断可以提供很重要的信息。本文的目的,是以某些金属矿床为例,阐明含矿溶液在稀土元素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横切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带主构造的拗陷范围内的某矿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据此模式拟定了找矿-预测准则:根据综合的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可以确定潜在矿田和矿床的位置;根据区域和局部近矿交代蚀变、细脉-浸染状矿化和非金属矿化的成分,可以确定矿化的建造类型;根据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的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以确定在横向上接近矿床的程度和矿化的侵蚀切面。  相似文献   

15.
金山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1)成矿过程明显复杂于成岩过程 ,成矿作用中与Au关系最为密切的微量元素是Ag、As、Sb ,矿石中若干微量元素丰度低于区域含矿建造丰度 ,与产于动力变质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带系列金矿床相似 ;(2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浅变质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含金建造 ,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为该矿床的后期加富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金山金矿床的层控特征与江南金成矿带中其它金矿极为相似 ;(3)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 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流体、再循环大气水和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地质出版社1990.6)毛建仁苏郁香陈三元著章琴芬本著作讨论了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工作,对本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分布规律、形成时代、地质特征、造岩矿物、副矿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划分和确定了岩浆段和成因类型,探讨了岩浆起源和演化,论述了区内主要成矿岩体岩浆演化与铁、铜及多金属的成矿规律。可供从事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等专业的生产、科研、教学的有关人员阅读和参考。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毛建…  相似文献   

17.
安徽铜陵鸡冠石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冠石银 (金 )矿床是铜陵地区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银 (金 )矿床 ,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矿床分四个主要成矿阶段 :夕卡岩阶段、氧化物 -硫化物阶段、石英 -硫化物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对矿床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独立的银、金矿物和含Au、Ag低的硫化物、含Ag硫盐矿物 ,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中晚阶段 ;矿床的轻、重稀土元素总浓度比值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近 ,反映出二者的同源特征 ;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 ,反映出该矿床以岩浆热液为主的成因标志 ;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 ,但在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和地层成分加入 ;成矿流体为NaCl-KCl -H2 O体系 ;矿床成因属夕卡岩 -中低温热液充填 -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锆石的红外光谱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锆石是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普遍分布的一种矿物。作为一种标型矿物。利用它可以探讨岩石和矿床的形成条件,讨论花岗岩类(不同岩性或不同时代)的演化关系。锆石的标型特征既可作为矿化指示剂,指导找矿工作,也可用于火成岩的岩石对比。由于锆石在各种成分和各种成因的岩石中分布广泛,加之其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在各种外界条件作  相似文献   

20.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4):241-249
玢岩型铁硫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与隐伏闪长玢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探讨玢岩型铁硫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指导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硫矿床赋矿闪长玢岩为研究对象,在对钻孔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赋矿闪长玢岩具有中高硅含量,高钾富碱,低钛,高铝,富集Sr、K、Rb、Th、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Zr、Hf等高场强元素,属于橄榄玄粗质系列岩石。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推测岩浆源区可能为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分离结晶与同化混染共同影响岩浆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