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视工程项目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预测,评价,而忽视建设基础上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本文介绍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并着重对施工期的水,气,噪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文中提出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并按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的要求,对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详细论述,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以聊城经济开发区蒋官屯小城镇建设项目为例,结合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特点,就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重点、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生态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公众参与、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应特别关注的环境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小城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目前人们很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环境监测,对环境进行监测是保护环境最基本的前提,环境监测所得到的数据是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理论基础,也就是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了介绍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本篇文章主要对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关系进行了具体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同,各种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往往不是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由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颁布时间较早,未对规划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提出技术规范要求,但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要求来看,为了更好的发挥规划环评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决策作用,制定出环境合理的规划方案,对规划实施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已成为规划环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目前在规划环评中,尚未形成像建设项目环评的环境风险一样的完整和通用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本研究构建的工业发展规划潜在环境风险预警模型对于解决大尺度工业发展规划中由于规划行业门类、项目和涉及工业园区较多,难以对规划实施的环境风险定量进行分析,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要加强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项制度主要是要求对建设项目以及区域规划等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根据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该项制度的实施对防止新的污染源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河流生态需水研究的不断深入,河流生态需水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内容,论述了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草本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评价等级、评价范围、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论述了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期对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湿地生态景观的影响,以及工程运行期发生管道事故时的生态环境影响.最后,对目前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中分别从相关法律法规、评价程序、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层次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上市及申请再融资企业(或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已经历了启动、规范和研究发展三个阶段。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与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监测或调查的关系,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指出重污染行业企业也存在生态影响问题,有必要对其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进行核查,并提出了生态保护与建设核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毛文永 《环境科学》1996,17(2):77-81
地球各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即生态环境,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在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文提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从保持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着眼,评价生态功能所受的寻求功能补偿的措施。文中列出12项以上的生态环境功能和建议进行的价值计量方法。同时指出,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影响评价必须树立三种观念;(1)区别于传统经济观念的生态资源价值观,并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制度,一直以能提前发现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时制止环境不友好项目的开工建设,保护生态平衡,捍卫环境权益而备受青睐。有人把环评制度比作生态环境的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认为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环境管理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三同时”制度、环境监察之间的关系分析,阐述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在完善全过程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环境监理与环境监察的定义,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环境监理介入建设项目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落实“三同时”制度、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国环境监理行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环境监理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并明确“十二五”期间要开工建设1.2亿千瓦水电的目标,我国需要加强水电开发管理,促进水电健康发展。2009年10月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发展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影响,以实现具有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的目的。在我国各种社会经济建设领域中,水利水电建设是最早开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下解决水电开发生态问题的五大难点,认为尚难破解水电规划开发生态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解决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并明确"十二五"期间要开工建设1.2亿千瓦水电的目标,我国需要加强水电开发管理,促进水电健康发展。2009年10月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发展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影响,以实现具有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的目的。在我国各种社会经济建设领域中,水利水电建设是最早开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现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下解决水电开发生态问题的五大难点,认为尚难破解水电规划开发生态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以解决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编写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预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夏耘  唐玉苑  朱万灵  陈庆喜 《交通环保》2003,24(Z1):193-197
回顾了河南省高速公路十多年的建设历程,总结了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坚持"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的原则,确定了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保护文物和生态环境,合理取土用地,减少占用耕地;建立约束机制,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环保措施;定期监测,不断完善环保设施;利用科技手段,采用粉煤灰做路基填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地制宜,美化环境,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进行保护,使高速公路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生态影响,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点线结合、分期评价、分段阐述的方法,注重识别敏感保护目标和区域重点生态问题,侧重景观评价、生态系统影响评价、水土流失评价等评价专题.  相似文献   

20.
煤炭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考虑行业特点,突击评价重点。我院在承担某露天煤矿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中坚持了上述两点,较好地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任务。一、确定评价工作重点调查和收集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和当地环境资料是编制评价大纲,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针对评价项目的特点及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评价重点放在防治对策上,重点阐述排土场复垦的工艺要求和生态措施,补偿和恢复因露天矿开采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