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我国应建立环境仲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行政调处或司法诉讼的办法处理环境民事纠纷,存在严重的缺陷.笔者指出,采用仲裁手段才是解决这类纠纷的有效途径,并就建立环境仲裁制度的可行性、制定《环境纠纷仲裁法》应明确的内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刊作者鲍学杰在《论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本刊 2 0 0 1年 1、3、4期 )一文中提出的建立环境仲裁制度的建议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本文作者于言午、齐学坤在同意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又对环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欢迎读者和作者继续来稿 ,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纠纷的仲裁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仲裁法》的实施,仲裁方式成为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新途径。文章分析了仲裁的准司法性、保密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等特点。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贯彻自愿原则;仲裁庭组成人员中应有环境科学专家;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强制执行等方式对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给予支持。对于涉外仲裁中的海事仲裁,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在证据保全方面不同于一般仲裁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纠纷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文章在分析了我国构建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这一制度的设想,并从几方面做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消费争议仲裁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消费纠纷提交消费争议仲裁机构仲裁的制度。消费争议仲裁具有自愿性、自主性、权威性、专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中污染纠纷“仲裁”的提法予以质疑,并对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污染纠纷“仲裁”一词,不是法律概念,属不规范用语,不应当在行政规章中使用,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7.
杨育杰  陈德萍 《山东环境》1999,(3):54-54,57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权限和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难题,阐述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进一步搪塞了如何建立环境纠纷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8.
环境噪声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既要选择噪声源界外测点,又要选择其相邻方区域内测点,并按标准规定对测量值进行背景值修正。本文提出环境躁声污染应以所产生的环境躁声排放是否超过其所在区域环境躁声标准来判别。  相似文献   

9.
海上溢油的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海洋工程环境监督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但目前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分散机制缺乏操作层面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风险特征的总结,结合保险理想可保条件,对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可保性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认为该风险在操作层面可以实现有条件地可保,并依据风险特征曲线提出了风险可保化的技术性手段和政策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振动仲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行振动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对制定新标准和修改现行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未对“环境污染”一词给予明确的定义。通过一起案例,从法理上分析“环境污染”并给予定义,并从民法上的相邻关系出发分析研究目前国家环境法律没有明确认定的环境污染案件的民事责任调处原则,以指导一般污染纠纷的调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大城市煤改气工程的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o X  Peng Y  Guo X 《环境科学》2002,23(5):121-125
国内大城市以PM10和SO2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十分严重,因而天然气作为煤的清洁替代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天然气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多被用作化工原料,而对是否应将其作为城市民用燃料存有争论。本研究以北京和重庆为案例城市,对大城市中实施大规模的“煤改气”工程进行了详尽的费用-效益分析(CBA)。其中,采用Rowe与Ostro的剂量-反应函数详细估算了天然气替代煤后产生的外部效益。结果表明,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大城市,使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能有效降低非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低空污染物浓度,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因而具有显著的效益-费用比较优势。最后,本文对激励天然气在大城市的推广提出了环境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环境执法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美国环保局的权力、地位、守法援助、守法激励、守法监督、民事与刑事执法、经济处罚额计算以及公众参与和执法协调等方面总结了美国的环境执法经验,得出兼顾环境和市场经济目标,执法与守法相结合,恩威并重、科学执法,民主、公平执法4条执法启示,供我国环境执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民用水上飞机的机载设备构建一套更为严格的环境技术要求,以满足民用水上飞机在其特殊使用环境和使用模式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通过分析水上飞机的总体使用环境,提取影响机载设备腐蚀的主要环境因素,整理和归纳环境量值对相关环境要求进行修正。结果给出了RTCA DO-160G标准中湿热、霉菌和盐雾试验条件的改进建议。结论试验条件改进依据充分合理,能够适用于民用水上飞机机载设备的腐蚀环境适应性评估与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进行调查分析,剖析了中国在环境损害赔偿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研究提出中国环境损害赔偿机制主要应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基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和传统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同时重点探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中最难解决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保险费的确定以及环境损害索赔程序制度的完善,使中国环境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对建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制度的可行性、必要性作了论述并对建立这种仲裁制度的方式、方法、程序及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加剧,因公害而产生的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将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民事侵权的区别,讨论了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推定与举证责任等问题,并提出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应实行预防性的排除侵害与损害、赔偿并重的救济制度,实行利益衡量原则与公害赔偿社会化。最后,作者就如何完善中国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立全球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全球环境恶化几个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环境恶化的多重因素,认为把全球环境恶化归结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恰当的。并且指出,应该采取协调发展的方针。最后,提出了全球环境问题上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如强化政府对环境的管理职能,开展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性环境保护的仲裁机构等。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行政处理程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个处理程序,其中包括报告污染、受理、现场调查监测、明确污染责任、核实损失、调解和仲裁等七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