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采用活性炭采样管富集工业放心气中二硫化碳,以无水乙醇为解吸溶剂,1,2,3-三(2-氰基乙氧基)丙烷固定液,Chromosorb W-HP-AW-DMCS载体,用火焰光度检测器进行色谱测定。进行了采样方法、样品保存、干扰物质及最佳色谱条件等项条件试验。方法的采样效率为98-100%;精密度实验的变异系数为2.8-6.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100.3%;按1L采样体积计,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  相似文献   

2.
以国产硅胶担体为固体吸附剂,采集空气中联苯-联苯醚。经热解吸、制冷、闪蒸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实验结果,在常温下,国产硅胶对联苯-联苯醚的吸附率达100%;解吸回收率为97.5%:变异系数<5%;方法的检测限为0.4μg。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89年5月11日以[1989]21号文,颁发了《上海市工业废水排放补充标准》及《上海市工业废气排放补充标准》,数十项污染物被列入补充标准规定的控制范围。为配合补充标准的实施,受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委托,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进行了有关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该项课题,已于1989年底通过技术鉴定。其中,氨氮、钒、钡等的分析方法研究,本刊前已有报道。本期继续介绍废水废气中二硫化碳、1-氯化苯、吡啶的分析方法,供各级环境鉴测站及有关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用HP-1色谱柱分离方法对四种菊酯进行了分离测定,同时对该方法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废水中联苯菌胺和三氟硝基联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Kromasil - C18 (150 mm×4.6mm,5μm)色谱柱,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流动相为V(乙腈):V(0.1%磷酸溶液)=60:40,测定波长205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5~ 10mg/L,联苯菌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1.65%.三氟硝基联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1.37%.  相似文献   

6.
含硫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雷  杨震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5):233-235
利用气相色谱(配炎焰光度检测器)对二硫化碳(CS2)、甲硫醇(CH3CH)、甲硫醚(DMS)和二甲二硫醚(DMDS)4种含硫物质进行了分析检测,着重讨论了气相色谱仪的各项参数对几种含硫物质响应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析对含硫气体的最小检测浓度达到ppb级。在各项参数中,色谱柱温度在N2压力对各含硫物质响应和分离度影响最大,汽化室和检测器温度及空气压力对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环境水中灭多威的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戌一炭固相萃取环境水中微量灭多威,然后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灭多威的检测限为0.2ng,水样中的了低检出浓度为0.2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8-100.7%,高、中、低3种浓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中氯化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氯化氰。方法简便、快速。在0.014~0.82mg/m~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实验结果,变异系数为2.1%。一、实验部分(一)仪器和试剂1.SP-6000型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北京分析仪器厂);2.氯化氰标样(自制);3.60~80目GDX-102担体(天津试剂二厂);4.季戊四醇四正庚酸酯(色谱纯)(北京化工厂)。(二)色谱条件1.色谱柱:20%季戊四醇四正庚酸酯/GDX-102,柱长1m,内径3mm;2.柱温:35℃;检测室温度:110℃;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性炭吸附管采集大气中的二乙烯基苯,甲醇解吸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二乙烯基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当采样体积在45L时,大气中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2mg/m3,标准样品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本方法前处理简便,分离度好,分析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符合分析测试要求,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乙烯基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水中硝基苯的快速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水中的硝基苯,分别采用2%QF-1+1.5OV-1ChromosorbWAW-DMCS(80-100目)(Ⅰ)和5%聚乙醇-6000101白色担体(40-60目)(Ⅱ)为固定相的两种不锈钢柱,FID检测器,对硝基苯完成分离,本法进样4μl的检测限为0.25mg/L,能满足应急污染监测的需要。对柱Ⅰ,提出了一种改善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的电子压力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节气相色谱仪器的诸多性能时,电子压力控制技术能精确控制载气流速,文章叙述了电子压力控制技术在上色谱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并以农药样品分析为例介绍了它在进样和柱分离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方法采用液上空间注射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1-氯化苯。即将一定体积的工业废水,置于具有一定容量的密闭容器中,液面上留有适当的空间;将容器恒温加热30分钟,使水中的1-氯化苯进入空间;待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后,取一定体积的液上气体,注入色谱仪,进行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5个实验室参加验证实验,对统一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6.8%,回收率为92.2~97.3%;对实际水样测定结果,C V为2.2~6.4%,回收率为92.4~109.0%。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一)仪器1.M1N1-3型气相色谱仪,附有氢火焰检测器(日本岛津);2.色谱柱:2mm×2m玻璃柱,内装填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法静态顶空进样,HP-1柱分离,FPD检测器检测,测定水中CS2,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当取样量为10.0 mL,气液比为12.3,在40℃平衡25 min时,能获得满意的灵敏度,且稳定性很好。二硫化碳在0.63μg/L~502μg/L之间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相对标准偏差为1.3%~5.7%、加标回收率为88%~105%,检出限可达0.3μg/L。干扰试验表明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不干扰二硫化碳的测定。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完全能够满足快速分析水中二硫化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气中的1-氯化苯。经5个实验室验证,对统一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回收率为91.7~99.9%;对实际样品测定的CV为0.4~5.0%,回收率为92.0~108.0%。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一)仪器 1.M1N1-3型气相色谱仪,附有氢火焰检测器(日本岛津);2.色谱柱:2mm×2m玻璃柱,内装填涂渍2%有机皂土—34和2%DC-200的上试101担体(白色,80—100目);3.医用注射器:100ml10支;2ml、5ml、10ml各1支;4.玻璃迴流装置(一套)。(二)试剂1.固定液有机皂土—34(色谱纯);2.固定液 D C—200(色谱纯);  相似文献   

15.
依据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的采样分析程序,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样品研究所制备的苯系物混合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各组分的测定结果均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测定废水中黄磷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苯为萃取剂,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微量黄磷。结果色谱分离良好,萃取率大于94%,水样易于保存,溶剂和杂质不干扰测定,水样加标回收率大于88.48%,精密度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不大于3.2%,定性检出限为2μg/L,定性检出限为6μg/L。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苯乙烯属低毒类物质。空气中,苯乙烯浓度达到3.4g/m~3时,危害人体键康,可引起粘膜刺激、流泪、结膜充血、咳嗽、流涕,且易使人有疲乏、眩晕感等。长期吸入低浓度苯乙烯后,对人的精神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均有一定影响。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采样、贮存和最佳色谱条件进行了实验。采用活性炭采样管富集工业废气中苯乙烯,以二硫化碳为解吸溶剂,PEG-600为色谱柱固定液,用氢火焰检测器进行色谱测定。分离效果好,快速,样品便于运送和保存。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左右,变异系数为3.3%。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设备 2.1.1 仪器 GC-7A气相色谱仪,氢离子化检测器,日本岛津生产; TMP-1500采样泵;  相似文献   

18.
苯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沉积物中的甲基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苯萃取和半胱氨酸反萃取,使甲基汞得以浓缩和净化,取10g沉积物样品,最小检出含量0.81×10^-6,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0.08%,平均回收率为92.4%。该法简化了浸取液加CuSO4沉淀和过滤步骤,不经处理可直接加苯萃取,该法具有简易,干扰少,再现性好等特点,且适用于有机汞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溴氰菊酯又名敌杀死,属广谱高效农药。溴氰菊酯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试验目前国内已有报导,但对水中溴氰菊酯的分析尚未见报导。本方法的灵敏度为3.07×10~8mvs/g,最低检测量为5.54μg/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