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刘波  郭首信 《环境》2009,(6):28-31
请想象这幅画面:你走在幽静的山林里,空气清新、鸟鸣虫唱,远处一朵朵白花吸引了你的目光,趋近一看,那花竟然名叫“卫生纸”,心里正觉得扫兴,一个不留神,脚又误踩“地雷”,正中“黄金”。“谁这么缺德呀!”你大骂,游兴全失。  相似文献   

2.
明代江盈科的《雪涛小说》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病脚疮者”,感到痛不可忍,便命家人把连通邻家的墙壁凿了一个洞,然后把自己的病脚伸“入邻家尺许”。家里不明白这是干什么,他回答说:“凭他去邻家,痛无与我事。”这当然是个笑话,痛脚伸到邻居家,脚痛就不关自家事了,这不是十足的阿Q精神吗?在这自欺自慰的背后,却是利己主义的思想在作怪。  相似文献   

3.
鼠年观鼠     
鼠年观鼠在十二生肖中,老鼠雄居第一,它把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些如林高手统统踩在脚下。老鼠,可不是等闲之辈。人类,切莫等闲视鼠。世界老鼠知多少说起老鼠,人们会想起室内或仓内的老鼠,以及田间的田鼠。其实,按照动物学分类,鼠是哺乳纲...  相似文献   

4.
1事故经过1983年8月5日20时15分 ,某化肥厂造气车间一个施工小组 ,承担4 #、5 #、6 #,3台炉子蒸汽管线的改造任务。在5#炉外蒸汽管线改造中 ,1名气焊工蹲在三楼吊装孔边割弯头 ,他一只脚踩在吊装孔边堆的保温砖上 ,另一只脚踩在临时搭的木板上。弯头割断后 ,立即掉落到木板上。因为这块木板没有捆牢 ,弯头一砸 ,木板翻个 ,踩在木板上的气焊工随之坠落。由于这名焊工没有系安全带 ,由三楼直落一楼(高度为8.8m) ,经抢救无效 ,于8月14日10时死亡。2事故原因1)气焊工急于赶任务 ,思想麻痹 ,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2)…  相似文献   

5.
森林之王     
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野象可算得“森林之王”了。傣语称野象为“掌”,爱尼族称它为“洋玛”。在一百万年前世界上象的种类有四百多种。剑齿象就有十五种。然而到今天生存在世界上的象仅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了。象特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热带雨林,在密林中穿行、披荆斩棘,替野牛、野羊、马鹿等打开通道。碗口粗的树木它毫不费力的踩倒。象的胃口很好,食量大,一昼夜要吃三百五十公斤的新鲜饲料。所以象要经常集群搬家,在原始林中各处游动,每天要奔走十八到二十个小时,而只睡二至四个小时的觉。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象群大小不一,少者可2~3头,  相似文献   

6.
近年,你发现身边的绿色多起来了吗?你想过种草好还是种树好吗?你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还是愿意到 草地上打滚,或者只是远远地观赏一片绿色?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湖,湖边搞了一个广场,广场里种上了不少绿草,再用栅栏围起来。春天来了,广场上碧草幽幽,令人心旷神怡。许多不住在这里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身处这样的绿草之中我亦得意不已。 想到绿草地上拍个照,脚刚踩进去,一边有人在喊:“不能踩踏,违者罚款。”只得站在栅栏外欣赏。 我就奇怪起来,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就不能到草地里坐一会,和青青的绿草有一个约会。你看国外的草坪…  相似文献   

7.
亚卓 《环境》2009,(7):24-25
我是从孩童时候开始,就与鼠兔有了“缘分”。 那时,我整天在抓鼠兔。我完全是一个“专家”,谁想抓鼠兔,可以向我“请教”。鼠兔一般有很深的洞,而且洞口通着另一个洞口。鼠兔注定生存于草原上,草原也注定拥有鼠兔。造物主当初是否打了“瞌睡”,无意间把鼠兔错放在高原上,否则,鼠兔怎么会有如此坎坷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的沙尘暴似乎格外多,前段时间,早晨一睁眼,我的鼻子首先感受到了异样,一股土味儿。起身,脚踩在地板上有细微的粗粝感。瞥了一眼床边的空气净化器,室内灰尘、PM2.5和异味的指示灯罕见地同时变红。翻出储备的防护级别最高的口罩,把头发绑结实,鼓起勇气迈进风中。  相似文献   

9.
夏天,一些贪图“爽快”的人把光脚穿鞋当成一种时尚,乐此不疲,其实这是一种影响健康的坏习惯。医学专家认为,夏季炎热,人的双脚很容易出汗,光脚穿鞋,尤其是穿上透气性不很好的皮鞋、旅游鞋,就会使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汗液里而不利于脚的健康。同时,由于真菌在湿热的环境里极易生长,浸泡在汗液里的脚会引发真菌感染,时间一长,还有可能引起脚底皮肤“角质化”。凉鞋看似透气,但接触脚底的部位同样会被汗液浸湿,光脚穿凉鞋也一样会影响脚的健康。医生建议,不要光脚穿鞋,天气暑热的时候可选择透气及吸汗性较好的棉质薄袜,必要时,还可以在鞋内加垫棉…  相似文献   

10.
<正>三年级(上册·人教社新课标版)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文字、图片糖画儿就是用糖作画。这种画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作画的工具很简单:一个小火炉,一把不大的铁勺,一块一尺见方的光滑石板。作画的原料是一些溶化的糖稀。线是立体的,糖是透明的,一幅幅糖画儿看上去像是晶莹剔透的雕塑。把它插在架子上,立刻会招来许多人围观。前来光顾的大都是小朋友,画摊前,一个个小脑袋晃来晃去,即使被别人不小心踩了脚,也顾不上吱声。他们看着架子上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正>老师比爸爸聪明上完地理课后,老师问一小学生:"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觉得老师比我爸爸聪明。"老师笑笑说:"说说看。"学生:"我爸爸喝了酒才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而您不喝酒就知道了。"哪种动物老师:有一种动物有两只脚,每天早上太阳公公出来时,它都会叫你起床,而且叫到你起床为止,是哪种动物呀?一学生:是妈妈。  相似文献   

12.
雷电是云与云之间、云内以及云与地面之间的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是云地闪电。这种闪电多呈枝状,当它闪击到地面时,就好像投石人湖掀起水波一样,会在相当范围内形成一个由中心往四周电压逐渐降低的电场。当人的腿一前一后站在这一电场中,强大的电流就会从高电位的脚端通过全身流向低电位的脚端,从而造成触电死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火龙抽筋”。我国地处温带亚热带地区,强对流天气活动十分频繁,是全球雷暴多发地区。  相似文献   

13.
苗族"踩鼓舞"作为一种体育文化现象在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和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具有独特的审视价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从线性到非线性的发展过程,也有非线性中的内在线性体育文化结构特征。它是以特定的客体为依托对象经过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演化而来的,同样具有类似于其他文化现象的文化价值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医生: 你在贵刊第1期的《职业病与公害病信箱》中提到“人类工效学”一词请问什么叫”人类工效学”? 它与职业病有什么联系? 盼复靳汝康靳汝康同志: “人类工效学”,在美国也称“人体工程学”,也有称,“人机系统学”的,在欧洲也有称作“人类技术学”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鸟类繁多,分布广泛。绝大多数是有益的,能捕食大量农林害虫和害鼠。由于它们善于迁飞,因此,那里有害虫害鼠猖獗,就会有众多的益鸟前去剿除,它们眼明嘴快食量大,对抑制害虫害鼠的发生和蔓延很有作用。许多地区的实践证明:积极开展保护盆鸟,开展“以鸟治虫”活动,对减轻病虫危害,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第二节国家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计划一、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EMIS 的信息特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信息系统,简写为“EMIS”它处理的对象是信息。环境信息与一般的信息有共性、也有其特性。概括起来可表述如下:(1)信息的真伪性字典上对信息一词的解释是:“关于事实的可通讯知识”,“通讯则是把信息用于事实”。反映事实应当是信息具  相似文献   

17.
竹笋,是国人历来喜吃的一种佳蔬。它肉厚、质嫩、气香、味鲜、营养丰富,古时享有“素菜中第一品”、“寒士山珍”等雅誉。古往今来,它备受诗人、画家、医家和美食家们的赞赏和称道。国人吃竹笋已有数千年历史。《诗经》里有“其蔌维何?惟笋及蒲”之句,足见竹笋早已与香蒲同列为蔬。唐代诗人杜甫吟:“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道出诗人对竹笋风味的喜爱。唐代另一诗人白居易在《食笋》诗云:“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与南  相似文献   

18.
路原 《环境》2004,(1):50
生活在我国沿海和南海中的海龟,在生蛋时会爬到陆地上来,眼里还流着眼泪。有的人认为,这是龟在生蛋时痛苦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龟离开海水登陆后,为防止眼睛干燥,不让灰沙吹到眼里的反应。这些观点都不正确,仿生学家告诉我们:海龟眼窝后面有一种腺体,叫做“盐腺”。它能排出海龟体内多余的盐分,而盐腺的出口恰在眼睛的边缘,所以看上去就好像龟在流泪。因为海龟有着盐腺这种特殊“设备”,所以,它能长期吃海藻和海鱼,喝海水,而不会被咸死。“鳄鱼的眼泪”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种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对同伴的死假装慈悲。据说鳄鱼在吞食食物时,有一种近乎人情的表现——为自己吃掉的动物流  相似文献   

19.
近日,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有触觉的“电子皮肤”,今后它有望变成机器人的“外衣”,或在人体四肢皮肤修复的手术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加工菜籽油的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含油量为5~10%的菜油脚,弃之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菜油脚,可以废物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真是一举两得。菜油脚开发利用的途径主要有: 一、提取食用油后再用皂脚制肥皂。对菜油脚,可用水化和碱炼、酸炼等综合办法,从中提取出食用油。对剩下的皂脚,再和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