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通常认为,变质岩和深成花岗岩类的斜长石的特征是 Al-Si 有序度最高,这与形成这类岩石的延续时间长和这种矿物的调整速度快有关。米尤伊尔(1956),D.B.斯列蒙斯(Slemons,1962)及其学者曾指出,天然斜长石最普遍的特征是具有不同的结构状态,这是由岩石的结晶条件和它形成后的历史所决定的。已查明,阿尔丹地盾和维提姆-奥列克明斯克高原变粒岩相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中长石的成分与有序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粉末图测低对称晶胞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定长石晶胞参数的具体方法,并测定了庐枞盆地及娘娘山地区各种长石的晶胞参数。同时还一般地讨论及引述了碱性长石、斜长石、三元长石成分与结构状态的测定问题,并提出了用X光法同时确定三元长石及斜长石成分与有序度的可能性。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所测数据具体地确定了两个地区长石的成分和有序度,得出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
湖泊水动力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铜绿微囊藻的水动力模拟实验研究表明,流速和温度以及营养盐浓度对藻类生长有着密切影响,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临界流速.不同营养状态,临界值不同,在N:P为4.5:1情况下推测临界流速为0.50m/s;在N:P为2.7:1情况下推测临界流速为0.30m/s.经太湖湖泊水动力过程的野外实地观测,风速在2.0~4.0m/s时,与水中叶绿素a浓度呈负相关;当风速≥5.0m/s时,叶绿素a浓度降幅最大,并一直维持在该水平.风力导致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影响藻类的生长和聚集状态.水动力因素对蓝藻的生长及聚集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江西盛源盆地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中的长石矿物特征为:斜长石斑晶具有反环带结构和交代净边结构,基质中存在大量的斜长石微晶,且在电子探针下研究发现基质中斜长石微晶具有钾长石环边的矿物学特点,为此类火山岩归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提供了矿物学证据。通过对长石矿物组合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地区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的成因以及成岩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微斜长石,这种低温下稳定的KAlSi_3O_8三斜晶系,空间群为Cl。Al和Si是有序的,在结晶学上占有特殊的位置(Eailey and-Taylor,1955)。微斜长石双晶借形变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和机械剪切作用生长而成。伯吉尔德(Boggild,1911)记述了具三斜晶系外形的无双晶微斜长石的出现呈蔓生状(Cvergrowth)于十字格子状微斜长石之上。十字格  相似文献   

6.
以野外栖息地要素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定量化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超过50%,景观连通度高于50时,景观基质处于低度破碎化状态,景观斑块面积丧失对栖息地影响显著;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小于30%,景观连通度低于30时,景观处于高度破碎化状态,景观空间隔离、斑块形状以及景观结构对栖息地影响更为显著。景观破碎化过程中,沼泽湿地主要在面积丧失方面对东方白鹳觅食地产生影响;而湖泡和岛状林湿地在斑块数量丧失和空间隔离方面对东方白鹳筑巢地和觅食地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钾长石按 Al/Si 的有序度是从单斜晶系向三斜晶系变化的。戈尔德施密特(Goldsmith)和拉维斯(Laves,1954)用 X 射线研究了透长石与最大微斜长石之间的中间矿物的构造。他们论述了关于三斜度和双晶晶域大小的问题,认为正长石系由非常小的晶域构成的,其幅度和有序度一起变化。从单斜晶系开  相似文献   

8.
斜长石环带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分析了外长石环带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外长石的小尺度韵律环带起因于自组织过程,而与环境因素无关,其形成对应着相对静态的环境;斜长石的大尺度韵律环带刚起因于环境(主要是温度、压力)的“周期性”波动,而不可能是自组织成因,其形成过程记录了环带生长期间岩浆活动的情况(岩浆的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斜长石的小尺度韵律环带是在结晶五度稳定在国相线附近的温度范围内形成的。当结晶温度低于团相线温度时,则形成非韵律环带或枝晶甚至玻璃体;非韵律型环带是由于环境的温度或压力的持续变化而形成的,它的结晶温度比大环带中套小环带形成时的结晶温度要低一些,或者说其非平衡程度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9.
对已知化学成份的斜长石(钠长石(NaAlSi_3O_8)-钙长石(CaAl_2Si_2O_8)类质同象系列),Al-si 有序度的鉴定通常利用粉末伦琴射线衍射图谱上131—131线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中氯化氢常以气体或盐酸雾状态存在,氯化氢气体和大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雾,具有强酸性,能刺激上呼吸粘膜,可引起气管炎,出现咳嗽、胸闷、头晕等症状。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时,其方法灵敏、简便,但选择性差,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对氯化氢测定中硫氰酸汞浓度、试剂配制的方法、全程序空白测定及操作方法、采样过程等因素进行总结、探讨和分析,确定适合的测定条件,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1.
雾对大气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热力和动力特征的变化,分析了大气污染物在雾天气下的迁移扩散和清除过程。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雾对污染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雾可以造成地面高浓度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一般情况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胁迫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情境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特征,并以淮河流域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有胁迫作用,政府是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情境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不同,表现为情境一(理想状态)<情境二(良性状态)<情境三(一般状态)<情境四(停滞状态)<情境五(糟糕状态);生态治理投资系数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系数的比值越大,则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越小. 实证结果通过有效性检验,表明该研究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可靠性. 当前淮南市生态治理投资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的比值为0.511,表明淮南市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和煤炭开采系统处于一般状态. 研究显示,政府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特征:当生态治理投资系数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系数的比值为0时,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和煤炭开采系统处于糟糕状态;当比值为(0,1)时,处于一般状态;当比值为1时,处于良性状态;当比值大于1时,两大系统进入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本矿床产在桃山多期多阶段多次侵入的复式花岗岩体中。为了研究铀的成矿与不成矿花岗岩体中长石(包括钾钠或碱性长石以及斜长石)的光学特征及其结构状态,我们对若干个成矿岩体和数个尚未发现具有工业矿体的岩体,主要采用光学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法以及 X 光粉晶衍射法等对其中的长石成分及结构状态进行了测定。本文着重描述用费氏旋转台法测定长石的光学特征并探讨其结构状态,以找出铀的成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应用改进的费氏合双晶法测定岩浆岩同一薄片不同结构中的斜长石成分及其结构态,或者同一颗粒不同部分的斜长石成分及其结构态,从而获得有关岩石结构特征、形成过程和定位机制类型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在探讨斑岩体的铜(钼)矿化强度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暗色矿物的含铜量、斜长石的有序度、岩体的含磷量等的量变与矿化强度的关系,并力图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找矿。笔者运用原子参数、键参数和晶格能对斑岩体单位岩胞的阳离子的质、能特征进行了定量探讨。初步发现了斑岩体的含铜(钼)性与其质、能特征  相似文献   

16.
构造动力成矿作用是指在成矿过程中以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为主导的一种成矿作用。本文阐述了与动力成矿作用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其差异 ,按成矿构造背景、构造成矿阶段、构造成矿方式提出了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三级划分方案 :即一级划分为挤压型、拉张型和剪切型 ;二级划分为建造型和改造型 ;三级划分 ,在建造型中有动力分异作用 ,在改造型中分为动力粘流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动力分异作用和动力热液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构造动力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机理、研究意义和注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常规气象数据、PM_(2.5)浓度、激光雷达数据,铁塔数据,结合风廓线数据对2015年10月13~17日发生在北京的空气重污染过程中大气热力和动力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天热力条件转好后,边界层低层垂直方向气流由上-下运动转变为倾斜运动,同时水平方向偏南风增大,高浓度气团向北京移动,污染物输送增强,造成这种空间结构的原因主要是热力条件加强后等温面由准东-西向转变为西北-东南向,由于山地加热激发的重力波振幅在白天增强,高空水平方向输送至北京的污染物在垂直方向出现向上和向下的传输.16日白天地面PM_(2.5)浓度的快速升高,这是在PM_(2.5)存在一定垂直交换的情况下,近地面偏南风输送的作用所致,以上出现的大气污染物输送和扩散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区域重污染背景下,白天混合层高度升高而近地层PM_(2.5)浓度却随之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沿海地区是海岸带出露地热水盐度往往偏高的区域,现代海水入侵造成热水变咸需存在有利的水动力学条件,其深入研究涉及热力-水文-化学(THC)多过程耦合。通过水化学以及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地热水与海水的关系,探讨新洲地热田咸水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新洲地热田位于深大断裂附近,出露地热水温度高达98.40℃,地热水均为Na-Cl型,其TDS平均值为2.2g/L,具有典型的咸水特征,并利用离子比例系数初步分析了地热水与海水的混合作用;利用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海水入侵的水动力特征,并据此提出新洲地热田海水入侵水动力的新概念,即地热水由于浮力的驱动沿深大断裂上升,且在断裂周围形成区域上的低压漏斗,其影响可达数公里,而海水由于具有较高盐度及密度,其在海水区域形成具有较高静水压力的区域,为海水的入侵提供了水动力条件。该研究结果可为海岸型地热田海水入侵以及地壳深部高温高压状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去除高含盐废水中的有机染料污染物,利用有序介孔硅材料作为模板剂,通过硬模板法制备了新型锰系氧化物(MnOx)介孔材料作为类Fenton催化剂.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模板剂在锰前驱物溶液中浸渍和后续煅烧成型过程决定了氧化锰介孔材料的结构.浸渍-煅烧成型重复次数越多,MnOx介孔材料中孔道结构的有序度和氧化锰的结晶度越好.浸渍-煅烧成型次数过少,MnOx介孔材料中孔道呈现无序状态,比表面积较大但氧化锰结晶度不足;次数过多则形成更为致密的小孔径的孔道结构,从而使MnOx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小.由于对罗丹明B(RhB)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和较多的Mn3+/Mn4+对,具有有序规则孔道的氧化锰介孔材料具有优异的类Fenton催化活性,对高含盐废水中RhB的5 h降解去除率最高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模拟实验开展了平原地区缓流河道中的水质变化对河道水流速度与来水水质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当流速<0.5m/h时,河道中的各种污染物主要以沉积过程为主。当流速在0.5~1.5m/h时,水体最易受外界有机物输入的影响,容易引起局部水质的恶化。当流速>1.5m/h时,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河道中的有机物的降解,但促进了底泥磷的释放,并会导致下游河道营养盐的升高。所以在河道改造、城市生态河网建设与管理中,应从区域河网整体着手,也应注意缓流河道中来水水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