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麋鹿还乡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产鹿科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左右,其中有些还是中国特产的稀有种类,麋鹿即为其中之一。麋鹿,角似鹿,而无眉角;颈似鸵,而比鸵短;尾似牛,而比牛宽阔,故称“四不象”。驯鹿、驼鹿,我国也俗称:“四不象”,因同名异物,常把它们混淆。  相似文献   

2.
徐娜 《民防苑》2009,(2):29-30
我们喜欢欣赏各种各样的动物,不仅因为它们活泼可爱,更因为它们外形各异、色彩缤纷。物以稀为贵,自然界中的动物大多是彩色的,若是出现一些单色的动物,尤其是白色的动物,就显得特别稀罕了。因此,当自然界出现了一些白色的动物个体时,就成了生物学家宝贵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讨论研究地震动物异常时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方面,即动物群体对地震动物异常可能有什么影响。为此就几种简单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所得的理论曲线所显示的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动物的群体效应应该作为研究地震动物异常的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文献〔1〕中提出的地震动物异常的群体效应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并试图指出:地震动物异常问题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生态学问题.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物个体与动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震动物异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方式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动物行为异常与地震灾害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前地壳中的应力变化会引起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变化。动物有感受这种变化的能力,在地震发生前数天或数小时,动物可能会不安、抑郁或狂躁、迁徙或逃亡。动物的这种能力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动物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有可能为人类提供地震预警信号。本文概述了动物感受地震灾害的机制,分析了从基因遗传水平上解释动物地震灾害避险能力的途径,阐述了找出可能作为灾害预警信号的特有动物异常反应的意义,讨论了建立试验性地震灾害动物行为异常预警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先碧 《民防苑》2009,(6):19-21
随着旅游业、饮食业和宠物业的发展,人们与动物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狂犬病、禽流感、疯牛病、猴天花等动物疾病越来越多地向人类传播。因此,动物学家和传染病专家告诫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要和动物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动物接触时要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娜 《民防苑》2009,(3):33-34
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依然束手无策。然而,世界上不少民间经验从动物的导演行为来观察地震的发生,一些科学家也在研究动物和地震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世界各地流传着不少动物预知自然灾害的传说。  相似文献   

8.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识别和区分其影响因素对于判断不同因素对农村基层动物疫情防控能力的影响程度及其原因属性有重要意义。该文运用8省33个县(市、区)的样本数据,采用DEMATEL方法分析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的动物防疫知识与应急处置基本方法、防疫站覆盖密度、乡镇和村组防疫员业务素质、强制免疫措施覆盖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动物防疫技术培训、防疫站设施设备建设为原因型影响因素,其余11个变量为结果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灾难中,有些人生还了,有些人却罹难了。造成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条件,二是是个人努力。在灾难中的客观条件往往由灾难的性质所决定,有些灾难造成了严酷的环境,它将毁灭一切生命。然而有些灾难却给人留下了一线生机,接下来就看这个人的主观努力了。即使陷于完全相同的绝境中,有人能脱险逃生,有人却丧失生  相似文献   

10.
徐娜 《民防苑》2009,(6):17-18
最近,爆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已传播到其他国家。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增多;随着交通的发展,世界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因此,来自动物的传染病也越来越多,这些传染病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近年来常见的那些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鸟儿与战争     
江南 《防灾博览》2007,(5):33-34
自从有了战争,许多动物就成为人类的"战友",如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到了近代和现代,人们已把许多动物训练成"士兵",去执行一些常人无法完成的特殊战斗任务。这样,在战争利益的驱动下,本来一些温顺可爱的动物也成了战场上的勇士。本文仅讲鸽子与海鸥参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淮阴市取得的一批动物活动性自记观测试验资料作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用较简单仪器装置记录动物的活动信息,可以获得清晰的似昼夜节律和年动态规律。文中还归纳了动物数量、饲养条件、天气过程、生理活动、仪器故障诸因素对观测值的影响,分析了与地震有关的记录异常事件。  相似文献   

13.
颜色可治病     
《灾害学》1995,(2)
颜色可治病科学家们发现,五颜六色的东酉对人们影响是不同的。例如,有的色彩使人精力旺盛,有些却使人情绪低落;有些可促进人的消化功能,有些却会引起胃痉挛。专家们通过观察和分析人体对颜色的各种反应,发现它不仅可帮助人们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而且还可以利用颜色...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相当多的地下车库,战时转换为人防常6B物资仓库。关于人防物资库的通风,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采用清洁或通风和隔绝防护两种方式,但是在具体工程中有各种不同的通风设计,其中有些不够合理,有些不够经济。本文将就这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1968—1970年的三年中,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组成的震前动物异常研究小组,首先用实验证明家鸽的惊飞反应与未来24小时内地震的发生是相关的。本文在此基础上用实验进一步探讨了家鸽震前出现异常反  相似文献   

16.
李有观 《民防苑》2009,(4):25-26
如果人类在月光和星光下真的感到悠然自得,那我们会愉快置身于黑暗之中,我们会像地球上众多夜行性动物一样将午夜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然而人类是昼行性动物,人类的眼睛已经适应了阳光下的生活。唯有如此才能解释我们对夜晚的所作所为:用光亮将它填满,操纵它接受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 南黄海6.2级地震震前宏观异常不明显,震后经调查、核实共有宏观异常约三十余起,现就宏观异常的典型事例和时空分布特征分述如下。一、动物的习性异常出现习性异常的动物种类比较齐全,其中有大牲畜、家禽、家畜、鱼、蜜蜂等,共约二十余起。  相似文献   

18.
在7月一个炎热的中午,我的一位好朋友冒着骄阳在动物园里游览。他打电话来告诉我:"此行不划算,大多数动物都在睡觉。"在炎热的夏天,大多数动物都会尽量减少活动,以躲避高温的伤害。过了一会儿,这位朋友又打电话来问我:"现在的夏天越来越热,人们可以躲在有空调的屋子里。而那些可怜的生物,尤其是野生环境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19.
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中国大陆上保存最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这里栖息着亚洲象、印支虎、金钱豹、野牛、滇金丝猴、绿孔雀等濒临灭绝的世界性保护动物及国家保护动物109种.被誉为“野生动植物王国。”但是,近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的野生动物不断遭受不法分子猎杀。原始森林在呻吟,野生动物在呼唤.摆在人们面前的生态环保使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内陆城市--植树胜于种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防灾博览》2004,(4):31-31
近年来,美化、绿化城市的活动在各地广泛展开,人们在发现自己所在的城市变绿了、变美了的同时,却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有些广场在改扩建以后,草皮面积虽然大,但是树木却不多;绿荫大为减少,大部分地面为大理石板覆盖,夏季的白天几乎不见人影。有些步行街在改扩建以后,夏日的街道显得格外空旷,尽管店内空调宜人,但仍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往日许多绿树成荫的街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