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熊飞  殷大亮 《民防苑》2009,(6):14-16
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不到百日,便从发生地墨西哥城迅速传染到了世界上3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数千人感染、近百人死亡,目前还在不知终点地继续着扩散性传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间的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某个国家发生了新的传染性疾病,与之交往的其它国家和地区便很难幸免,这是造成流感迅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扩散传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甲型H1N1流感防范中,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性的甲型H1N1流感,人体与心理的免疫是很重要的。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体质锻炼外,更重要的还应通过进食相关的食物,提高我们的免疫力。从食物中获取免疫力人们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总是在与人体内外部的致病因子作持久战,以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9,(10)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9月11日指出,当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呈现三个新变化,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9,(6):1-1
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致辞。她告诫说,甲型H1N1流感疫睛的扩散将持续下去,虽然目前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而且死亡人数不太多,但鉴于病毒的变异风险以及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国际社会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5.
《民防苑》2009,(7):1-1
六月以来,当人们还没能从蔓延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的惊恐中恢复,一桩桩灾害事故却此起彼伏,以更惊人的频率一次又一次考验着人们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民防苑》2009,(7)
中国卫生部长陈竺7月2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卫生部长会议上说,中国将积极修订国家流感大流行预案,以应对下一阶段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形势。陈竺向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者介绍了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箱     
《民防苑》2014,(2)
正(上期答案)冬春往往是流感肆虐的季节,统计显示,季节性流感通常从冬季开始,每年1月至2月是高峰期。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所有美国民众包括6个月以上的婴儿,都应注射流感疫苗,尤其是孕妇、老年人和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气喘、糖尿病等患者。但普通人依然一针难求。与此同时,大量的抗流感偏方开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9,(9)
从汶川地震到甲型H1N1流感蔓延,再到莫拉克台风肆虐,一系列自然灾害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在防灾减灾层面向世人敲响了警钟。今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防灾减灾日",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发生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14,(1)
正购物签单小票含有双酚A吗?对人的健康有危害吗?冬春往往是流感肆虐的季节,统计显示,季节性流感通常从冬季开始,每年1月至2月是高峰期。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所有美国民众包括6个月以上的婴儿,都应注射流感疫苗,尤其是孕妇、老年人、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气喘、糖尿病等患者。  相似文献   

10.
<正> 以小震报大震是地震予报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象1979年溧阳六级地震前4个月内,离震中仅有20公里的溧阳地震台,在 DD—1己录仪上却没有发现一个明显的地震波形,但这并不意味着溧阳六级地震前无地震发生。事实上在溧阳六级地震前几个月内,溧阳台DD—1记录仪上出现过许多不易判断的微小波形,通过震后用 JW—1极微震仪样机进行现场观测,表明那些波形实为微小地震。JW—1型极微震仪为三分向墨水记录式地震仪,工作于速度仪特性。它具有频带宽、高频响应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鉴于目前国内采用的震级公式仅适用于地动位移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H5N1亚型禽流感疫情再次暴发,且范围更为广泛,太有“牵一国而动全球”之势,世界各国政府严阵以待,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遏制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地震波峰值的不对称性特征对土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及地震波峰值不对称性的特征和规律。实验研究显示,地震荷载自身的不对称性对土体变形发展影响显著,其中加速度峰值的不对称性有重要影响,有时起控制作用。利用国内外287次5级以上的实际地震记录,用峰值不对称比描述了加速度峰值不对称性的特征和规律,提出了其估计公式。结果表明:加速度峰值不对称性特征明显,不对称比变化范围在1.0—3.3之间;加速度峰值不对称比出现在1.2—1.4的机率约为1/3,在1.1—1.5的机率约为2/3;加速度峰值不对称比的平均值从5级到8级地震其变化范围为1.4~1.2,总体上随震级加大而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全球共发生 7级以上地震 2 1次 ,最大地震为 6月 4日苏门答腊 7 9级、 6月 1 8日印度洋7 8级和 1 1月 1 6日所罗门群岛 7 8级地震。 2 0 0 0年全球 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两岸地震带及欧亚地震带 ,尤其是南太平洋的苏门答腊、所罗门群岛等地区。2 0 0 0年我国共发生 5级以上地震 48次 ,最大地震为青海省玛多 6 6级。内陆地区 5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 ,主要在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 ,东部地区仅发生 1次 5 1级地震 (即 1月 1 2日辽宁岫岩 5 1级余震 )。在过去的一年中所发生的地震各有其特点 ,认真总结 ,可从中得…  相似文献   

14.
徐娜 《民防苑》2009,(6):17-18
最近,爆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已传播到其他国家。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增多;随着交通的发展,世界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因此,来自动物的传染病也越来越多,这些传染病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近年来常见的那些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药品安全、动植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历史上看,全球众多国家及地区曾经多次遭遇过公共卫生重大疫情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遭遇公共卫生重大疫情更加频繁。如1997年禽流感暴发,2001年美国炭疽攻击,2003年SARS,2004年禽流感席卷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2009年从美国和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暴发等,这些灾难均给当地人民造成生命、健康及财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李大光 《民防苑》2009,(6):10-13
正当金融危机逐渐触底,各国纷纷期盼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从墨西哥传出的最早被认为是猪流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却让世界为之恐慌,让无辜的患者死亡,让无辜的猪儿当替罪羊,让政客们担惊受怕,让老百姓寝食不安。而且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什么细菌战啦、病毒战啦,等等,各种传说又开始泛滥。联想到2003年我国爆发SARS病毒时,也有这种传说,就是某国对某国实施的细菌战。对此我们必须慎重而认真地对待。  相似文献   

17.
一、2016年全球大震活动 2016年全球共发生6.0级以上地震110次,其中8.0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16次.7.0级以上大震发生频率稍低于1900年以来18.3次年的平均水平,最大地震为11月13日新西兰8.0级地震.  相似文献   

18.
《防灾博览》2014,(6):86-87
进入12月以来,受寒流影响,气温骤降,人们开始感受到冬天寒风凛冽的同时,也迎来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据有关专家提醒,目前已进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感冒是最典型、最普遍的呼吸道疾病,公众要保持高度警觉.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阻止呼吸道疾病对身体的侵袭.那么,冬季应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呢?  相似文献   

19.
粤闽地区地下流体从属函数异常与地震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属函数法提取粤闽地区地下流体的地震前兆异常 ,并对异常做 0 1化处理 ,绘制了异常频次叠加图。结果表明 ,从 1989 0 1~ 2 0 0 3 0 9,9项流体资料共出现 2 9次从属函数异常 ,其中 2 3次异常对应了粤闽两省 5级左右地震或台湾地区 6级以上强震 ,虚报 6次。 9项资料的从属函数异常频次叠加值具有成丛性的特点 ,可大致划分为5组 ,每组异常持续时间的长短与震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可由此拟定地震强度的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20.
天灾     
《民防苑》2009,(5):45-45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6.1级地震;意大利发生6.3级地震;汤加附近海域发生5.9级地震;日本千岛群岛发生里氏6.6级地震;美国东南部遭龙卷风袭击5人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