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田县石平川钼矿床是浙江省现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钼矿床,多数人认为石平川钼矿床的形成与钾长花岗岩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从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石平川钾长花岗岩,并探讨其成岩环境及成因.研究表明,石平川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S型花岗岩,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挤压环境,源岩物质主要是壳源,并有少部分幔源物质成分参与.  相似文献   

2.
<正> 一、控制钨矿体分布的岩浆-构造特性 在矿区内广泛发育着太古代的各种片麻岩、混合岩、结晶片岩以及穿过这些岩石的花岗岩类岩群。 (一)岩浆作用特性 阳德侵入体由作为侵入岩体基底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沿着侵入岩体北西边缘发育的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及伟晶岩组成。此外还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酸性岩脉和闪长玢岩、煌斑岩及  相似文献   

3.
<正> 苏州花岗岩分布于苏州市西南部的天平山、灵岩山、白鹅山等地,呈岩基状产出,出露面积约数十平方公里。前人对苏州花岗岩的成因进行过研究,有的提出苏州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并可与福建魁岐晶洞花岗岩、澳大利亚东南部A型花岗岩对比。本文为笔者根据掌握的部分资料,对苏州花岗岩成因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与解释中性岩和硅质岩石的成因模型相比,用于解释基性和超基性岩成因的模型要简单得多。安山岩和花岗岩类可以来源于多种源岩并经过不同的结晶途径而形成,因此,与基性、超基性岩相比,限定这些岩类的成因的可能模型是很困难的。另外,少量的富集REE的副  相似文献   

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2):108-116
连山关地区前寒武系赋存的铀矿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不整合型铀矿床。对连山关混合花岗岩开展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该区混合花岗岩属于富硅,高碱、低钛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U、La、P相对富集,Ba、Ta、Nb、Sr、Ti相对亏损。该混合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为中、上地壳酸性岩石,可能形成于太古宙克拉通裂陷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继在歙县伏川地区细碧岩中发现葡萄石一绿纤石相标型组合后(见《安徽地质矿产报})92.16.一版),最近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又在该县境内的“赣东北超壳断裂带”北西侧确定出以歌县、水竹坑、休宁、许村等岩体为代表的低压高角闪岩相的豆状混合岩一混合花岗岩系列(典型矿物组合为高Ti和高Fe2+/Fe3+的红色黑云母十苗青石十斜长石土铁铝榴石,矽线石十钾长石)。这样它们与该断裂带南东一侧,以细碧岩一变质石英用麻岩系(两者问为断层接触,产于后者中的铁铝榴石经测定为“兰晶石带”的铁铝榴石)、超镁铁岩及辉长糜棱岩等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7.
<正> 尼日利亚的中生代年轻花岗岩区以具有不同程度锡矿化的火山杂岩和次生火山杂岩为特征。在广泛寻找原生矿床工作中,已利用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参数来圈定无矿和矿化花岗岩。锡矿化与这个岩区中的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  相似文献   

8.
许多Ⅰ型花岗岩类岩浆是由较老的变火成岩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这类熔体的组成大致是钙碱性和准铝质的。这些熔体是花岗质至英云闪长质熔体,是在其下地壳源区内的极端热条件下形成的。普遍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实验数据表明,高钾Ⅰ型花岗岩类岩浆只能由壳内含水的钙碱性岩石至高钾钙碱性岩石、镁铁质至中性的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由于各种变玄武岩的K2O含量低,所以它们不适合作源岩。幔源玄武岩浆和地壳熔体相混合的模式也是不适用的。Ⅰ型钙碱性岩浆作用无论如何都与俯冲作用有关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详细研究了祁连—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石炭系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微量元素在各剖面及不同层位变化相当复杂 ,但仍有一定规律 ,这种变化与其物源供应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各样品稀土总量变化较大 ,以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总量最高 ;各泥岩样品轻稀土富集 ,Eu负异常 ,δEu介于 0 .4 4~0 .90之间。微量、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 ,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 ,稀土分布模式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 ,两者示物源一致。元素的丰度及其比值 ,反映当时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海相 ,亦有部分为陆相 ,与其它相标志所表征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实验岩石学领域,最令人振奋的贡献之一是Tuttle和Bowen(1958)根据NaAlSi_3O_8-KAlSi_3O_8-SiO_2-H_2O体系的实验去研究花岗岩成因问题。Turtle和Bowen指出,具有碱长花岗岩成分的熔体可在高水压和低于700℃条件下形成。显而易见,具有花岗岩成分的混合岩和岩浆,可在大陆壳的较深部通过部分熔融来形成。Tuttle和Bowen还指出,平均花岗岩除了含有Ab、Or和Qz外。还含有小于10%的标准成  相似文献   

11.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段)伸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属岩浆核杂岩,其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但其核部是花岗岩,它主要是花岗岩浆强力底辟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在这些伸展滑覆体系之下。掩盖了大片的含煤岩系地层,因此,该区是寻找隐伏煤田的理想靶区。  相似文献   

12.
<正> 地质概况诺奇峰花岗岩岩株的地质情况在Nabelek等的原稿中已作了详细描述,因而在此仅提出一个简要的总结。该岩株是侏罗纪时侵入于成互层的寒武纪灰岩和泥质板岩的,侵位深度约为4—6km。该岩株为一由花岗岩和两种不同的石英二长岩侵入体组成的复式岩体。穿插关系表明,花岗岩侵入在先,接着是石英二长岩  相似文献   

13.
<正> 青岛花岗岩类复式岩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北,构造上处于鲁东隆起区胶莱拗陷之东缘。对该复式岩基的野外勘察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本区花岗岩类主要包括以浮山岩体为代表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出露于青岛市—马山前一带的碱长花岗岩以及以崂山岩体和白庙岩体为代表的晶洞碱性花岗岩三个部分。其中,碱长花岗岩与碱性花岗岩同属于A型花岗岩,主要区别在于碱性花岗岩含有碱性暗色矿物,而碱  相似文献   

14.
<正> Condie(1984)在“太古代地热梯度与上地壳岩组合”一文中指出,太古代地体通常可分为两类:1)高级变质沉积-深成绿岩;2)花岗岩-绿岩带。Condie认为,高级变质地体的特点是地热梯度为25—40℃/km,而低级变质地体的特点具有高得多的地热梯度,可达50—70℃/km。虽然这种最高级变质岩石具有最低的地热梯度,最低级变质岩石具有最  相似文献   

15.
对富城花岗岩U、T h含量分析结果进行的频数统计分析表明富城花岗岩U的均值为8.92×1-0 6、众数为8.0×10-6、中位数为7.03×1-0 6,其概率密度曲线偏向高端呈右偏非对称分布(偏度系数CSK=1.10)。T h的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者一致,分别为25.7×10-6,25.75×10-6,25.8×1-0 6,其概率密度曲线呈对称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SK=0.11)。核诱发裂变径迹研究查明富城花岗岩中铀有4种存在形式:(1)显微粒状铀矿物(晶质铀矿);(2)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之中;(3)均匀分散赋存在造岩矿物晶格之中的结构铀;(4)沿造岩矿物(长石、石英)微裂隙及粒间分布的非结构铀。对富城花岗岩铀配分研究发现,赋存在造岩矿物中均匀分散状的结构铀含量与全岩铀不呈消长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极限值:长石、石英<3×1-0 6,白云母<5×10-6,黑云母<9×10-6。溶浸实验结果表明,富城花岗岩活动性铀浸出率很高(平均值52%),为富城花岗岩具有较大铀成矿潜力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6.
<正> 引言自从 Holland(1893、1900)第一次提出“紫苏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系列”以来,印度南部高级(紫苏花岗岩)和低级(“半岛片麻岩”)地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辩论的课题。这里所讲的紫苏花岗岩是指石英-长石质、酸性至中性的含紫苏辉石的岩石。在印度南部,这种高级地体与低级地体之间的过渡带,是一个从西海岸的曼加洛尔延伸到东海岸的马德拉斯北面的、长600km 的不规则带(图1)。位于过渡带北面的闪岩相“半岛片麻岩”,以片麻岩和混合岩为特征,在成分上  相似文献   

17.
<正> 就世界范围来讲,在低级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太古代花岗岩类之间,常常可以分出两个广泛的组合:(1)钠质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合(如明尼苏达佛米利昂绿岩带中的萨加纳加英云闪长岩,南非巴比顿山地的开普河谷、尼尔索兹-斯托尔兹堡-堤斯普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夕卡岩、花岗岩、伟晶岩和热液脉状钨矿床中,白钨矿是重要的钨矿物之一。通常呈纯的矿物形式出现,但是有时它可以和不同含量的钼钙矿分子化合,形成从一个端元(CaWO_4)到另一个端元(CaMoO_4)的固溶体连续系列。研究白钨矿-钼钙矿系列中的钼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球物理参数块体填图并结合地表资料,推断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层下的中深部构造特征:变质基底呈东西向展布,为早元古代华夏板块的一部分。其后,发展为浙西钱塘裂陷槽、华夏古陆和沿海裂隙槽,进而形成巨形花岗岩环、中生代酸性火山岩以及沿NW向深断裂活动的双峰式火山岩。现尚处于脉动式裂解,蠕散的初级阶段。因此,构造活动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地分析球状风化体混合花岗岩边坡的稳定性,采用传统极限平衡法,考虑球状风化体含量为0%~40%共9种不同情况,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IGMA/W模块和SLOPE/W模块研究了球状风化体含量、直径和位置对混合花岗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状风化体含量的增加,混合花岗岩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增加,边坡最危险滑动面向深部发展;当球状风化体的直径逐渐增大时,混合花岗岩边坡的滑动面深度会由深变浅,其稳定性系数会逐渐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球状风化体的位置分布对混合花岗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当球状风化体分布在混合花岗岩边坡的上部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最小,分布在混合花岗岩边坡的中部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次之,分布在混合花岗岩边坡的下部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最大,球状风化体分布在混合花岗岩边坡浅层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比分布在边坡深层时大,球状风化体位置分布对混合花岗岩边坡稳定性具体的影响关系表现为:边坡下部>边坡中部>边坡上部,边坡浅层>边坡深层;与无孤石边坡对比,加入孤石以后,边坡最危险滑动面会随着孤石的加入而改变,呈现明显的绕开孤石的效应。该研究成果可为混合花岗岩边坡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