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钨矿床的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有关钨矿床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已有许多报道。所获资料表明,利用钨被植物富集的特征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标志,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所以,在进行钨矿床的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时,必需注意与具体钨矿化类型有成因联系的伴生元素。  相似文献   

2.
<正>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应用,现已成为提高地质勘探效率的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实质在于发现和解释地球化学异常。所谓地球化学异常通常是指岩石、土壤、水、气体析出物或植物中任何元素的含量与其背景值的差异。据此,可将方法分为岩石地球化学法、水地球化学法、大气地球化学法和生物地球化学法。按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所获得成果而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应排在首位,差不多任何一个勘探队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开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原位水质监测仪监测某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6项常规水化学指标,研究不同测量方式、不同测量深度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石油污染的地下水水面以下0.5 m处,原、异位测量的水温、p 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浊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对比研究期内,可观测到这种差异最大可达:水温5~6℃,p H值0.2,溶解氧3.0 mg/L,氧化还原电位11 m V,浊度55 NTU。这种地下水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引起一系列水文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反应的变化。原位测量水深0.5~4 m范围内,水温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最大变幅0.16℃;p H随深度增加变化不大;DO受温度和生化耗氧作用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降低;ORP与DO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最大减幅达62 m V;电导率随地下水深度增加其值不变;最大浊度值113 NTU出现在水深4 m处。  相似文献   

4.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2):152-156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在黑河市大新屯一带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该区各元素异常下限值并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发现Au、Ag、As、Sb、Hg等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1处。通过分析Au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潜力并经施工槽探查证,发现异常浓集中心与矿体吻合较好,异常长轴与矿体走向一致,异常区发现1条长约900m的金矿体,2条长100余米的锑矿体。这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大新屯矿区找矿效果显著,在大小兴安岭浅覆盖区,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找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在普查找矿方法中,一个比较简便、经济而又颇有成效的方法——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法越来越受到注意。特别是利用地植物填图法成功地判别和找到了地下盲矿体,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虽然我国早在公元两百多年前就已有利用地植物找矿的文字记载(如《地镜图》、《酉阳杂俎》等),但由  相似文献   

6.
<正> 本书是由W.S.Fyfe担任顾问编辑组织编辑出版的“地球化学进展”(Developments in Geochemistry)丛书之6——《D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Biochemistry》(环境生物地球化学),1991年出版,主编为J.Berth—elin,Amsterdam—Oxford—New York—  相似文献   

7.
PCR—RFLP技术为环境地球化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新的思维方式。该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低、快速简便及特征性强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过程的生物作用、生物多样性及有机物源判断等方面的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 ,以环境中存在的 16SrRNA为对象 ,对环境生物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成果 ,将会在海洋及湖泊沉积物等自然环境中发现更多的、新的微生物种类 ;将进一步阐明生物作用和物质循环的机理和过程 ;进一步阐明自然环境中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机理及其环境效应并找到判断沉积物有机物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际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际是受植物根系及其生长活动显著影响的土壤微域环境,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根际环境影响着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根际环境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公婆泉铜矿生物地球化学异常与原生异常后发现 :产生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元素通常是那些在原生异常中强度高且浓度系数较大的元素 ,植物本身对元素的生理吸收特性对元素异常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二者异常组合分带的共同特点是在矿化中心都存在Cu、(Pb)、Au、Ag异常 ,向外都存在Ba、B、As、(Sb)异常 ,最外带则都有Ti、V等异常。比较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铜矿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前者元素的种类多 ,且内带出现原生晕的中下部或尾晕元素Sn、W等 ,反映其为浅偏中等剥蚀 ;后者元素的种类少 ,内带未出现中下部或尾晕元素 ,反映其为浅剥蚀。建立的铜矿床 (体 )生物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式能为定位预测戈壁覆盖层下的隐伏矿床 (体 )并推断其剥蚀程度和矿体规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气体地球化学法是勘查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十多年来,该法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实践证明它是地质找矿中的一种新技术。气体地球化学勘查是以测量与矿床在成因上及空间上有联系的某些气体元素或化合物的异常进行找矿。有些元素和化合物在地壳中呈气态迁移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各种地质成矿过  相似文献   

11.
<正> 引言自从 Lungwitz(1900)首次提出植物中金的含量可以指示殖根层中金的矿化以来,人们多次试图用植物学找矿(地植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方法来寻找金矿。但是只是近年来才在这个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由于植物中金含量往往很低(ppb 级),测定其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研究广东银岩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矿床晕及矿体晕特征,分层次提出找矿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出银岩锡矿床找矿信息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3.
<正> 关于利用汞作为各种热液矿床找矿标志的想法是А.А.Сауков(1946)提出並首先使其变为现实的。关于利用植物中的汞作为汞和锑-汞矿化标志的可能性是由Е.Ф.Зпштейн(1948)确定的,並为以后的研究所证实。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效率地测定生物体内微量汞的方法,汞-生物地球化学法的实际应用一直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4.
<正> 钛作为水、地质物质、植物和动物中的一种痕量元素,在近五十年间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地质物质、火成岩中,钛的平均丰度大约为64毫克/千克。在找矿的地植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面,钛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示踪元素。对于以这种化学形式存在的钛的化学测定已有许多方法。本文叙述了一个定量测定地质样品中钛的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播卡深部的找矿空间及找矿方向,本文在播卡矿区钻孔样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播卡金矿床的元素富集规律、元素组合、元素异常在地表及空间的分布特征,建立了播卡金矿的原生晕分带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式,提出了不同深度的原生晕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播卡金矿的深部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播卡金矿的深部及邻区具有寻找隐伏矿体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湿地基质有效高度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生态学理论出发.以控制湿地基质有效高度,促进植物根系发达为突破点,以增进生物协同净化效应为核心,得出当试验装置的煤渣基质深度不同时,深度为30cm和40cm的装置对污水的净化能力较优,同时侧须根也较为发达.其总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比表面积分别达101.7g和612.6m^2/m^3。  相似文献   

17.
<正> 海南岛抱板—土外山金矿区是目前在海南岛发现的较大的金矿区,而且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但由于发现的时间短,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还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找矿,提高对海南金矿成矿规律的认识,特选择该区金矿作为本研究的对象。 1.地质概况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抱板群混合岩及变质岩。抱板群是原抱板群和原旧村岭群的通称,为经历不同程度变质作用的同一套地层;  相似文献   

18.
<正> V.V.M.Kovalskij 于1958年编写的“地球化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一书已由 A.亨尼希(Hennig)从俄文版译成德文,于1977年由VEB 德国柏林市农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51页。Kovalskij 将这门学科定义为生物界地球化学环境的一门科学。由于现代文明,这个环境受着生物体及其种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影响。这门学科的任务是研究微生物至人类对于环境的调节机能。它是生物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由于涉及到生态学部分,故远远超出了生物地球化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应用非平衡状态下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超基性岩浆的地球化学分异,并提出了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超基性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矿体原生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查明了与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相吻合的矿体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规律,首次发现了硫化铜镍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规律,并建立了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模式。此外,还确定了硫化铜镍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岩石地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20.
<正> 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P.Albrecht博士领导的实验室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J.R.Maxwell所在的实验室在目前国际有机地球化学界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擅长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近年来分别在基础研究与石油应用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 1983年6月27—29日P.Albrecht博士与J.R.Maxwell博士曾于贵阳讲学,分别作了题为“芳烃地球化学”、“古细菌生物标志物”、“三环萜烷”与“生物降解油的指纹证据”、“生物标志物在北海油田的应用”、“卟啉化合物研究进展”等六个学术报告,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