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医疗废弃物是医院为病人治病中产生的废物,它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和毒物.沈阳市在1988年以前医疗废弃物是混入生活垃圾排放到郊区.为解决“前门看病、后门污染”问题采取对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焚烧处理.经过一年的研究结论是利用燃煤焚烧处理,可以使医疗废弃物达到无害化,并相应地提出了评估无害化的初步指标.  相似文献   

2.
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扬  王开宇  刘富强 《环境保护》2005,(7):57-58,63
本文结合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置技术方面的具体做法,在对国内外主要的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非焚烧处理技术的应用背景及中国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对非焚烧处理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从技术及管理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医疗废物处理方法选优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弘  段云海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5):122-125,129
文章从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介绍中国当前的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现状.通过综合比较焚烧处理、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化学处理、微波处理、等离子处理几种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方法,综合评定了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为工艺的选择和确定提供支持.最后,针对中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的情况,提出如何选取医疗废物处置方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讯     
《环境工程》2006,24(3):80-80
日处理医疗废物能力为7t的山东省滨州市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中心日前正式运营。滨州市乡镇以上医院每天产生的4.09t左右的医疗废物将逐步得到有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希望对医疗废物实现全程管理和环境无害化处置,确保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详细介绍了国内及上海市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现状,并剖析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在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上海市对医疗废物强制实施全过程管理、集中控制和区域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对策建议,以及建设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医疗废物的污染问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现场视察和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置情况的资料。提出了可行性处置措施,利于环境保护,利于医疗废物收集体系的完善和收集、处置、运行机制的合理社会配置,使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置。医疗废物应以"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交由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处置,利于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使医疗废物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尚在探索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现状,并剖析了其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对医疗废物强制实施全过程管理、集中控制和区域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对策建议,以及建设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姜晨 《环境保护》2011,(19):25-27
2003年非典爆发后,医疗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与处置体系,处理与处置技术日趋多样化,医疗废物处置收费制度初现,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  相似文献   

10.
该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现状、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和能力建设情况。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法律、法规的支撑体系趋于完善,环保、卫生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医疗废物处置率快速上升。不过,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严峻。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作依然存在医疗废物分类体系不当、收运处置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不足、疫情应急能力缺乏等问题,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偏远农村地区的设施水平、管理能力的差异还较大。对此,作者建议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纳入“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完善医废分类,规范收集和后续处理、处置,并从完善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管理、全方位提高无害处处置水平、推进设施规范运行和整改淘汰、提升疫情应急应对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烟台市医疗废物处置的现状综述,分析当前医药垃圾处置技术的优缺点,力求使烟台市医药垃圾的处置少走弯路,找到一种适合烟台医药垃圾处置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医疗垃圾焚烧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和净化技术,结合国内引进日本某焚烧线项目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对医疗垃圾焚烧烟气的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医疗废物焚烧最佳可行技术的国际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技术是医疗废物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根据国际履约要求和国内医疗废物设施建设规划实施的要求,开展医疗废物焚烧最佳可行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分析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编制的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中关于医疗废物焚烧最佳可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国情要求的最佳可行工艺和技术,提出包括工艺设备、关键材质选择、关键运行参数、关键操作要求等在内的最佳可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几种医疗垃圾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废物是一类危害极大的特殊废物。自20世纪50年代起,医疗废物的处理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日益丰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比较焚烧处理、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化学处理、微波处理、热解处理等几种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综合评定了各种处理工艺的技术参数及优缺点,最后比较分析得出了高温热解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首推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方案,文章以杭州地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为例,建立技术评价程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尝试建立一个4层13指标4方案模型,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技术指标等角度对焚烧法、高温高压灭菌法、机械-化学消毒法和微波处理法等4种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焚烧法的权值最大,是医疗废物处置技术方案的首选;层次分析法可提供更为直观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方案的选择信息,研究结果对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全过程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微波消毒机理的研究,根据其节能、快速、污染小、消毒效果彻底等特点,提出了微波消毒技术适用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并且列举国际应用实例为证。通过对医疗废物微波处理技术标准、微波消毒适用范围、系统组成、安全与防护等方面对我国已颁布的《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229-2006)主要内容作了客观阐述,提出在我国目前《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的情况下,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法将与其它几种非焚烧处置法,共同作为医疗废物焚烧法的合理补充技术在中国应用,将有效地推进中国医疗废物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17.
结合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的运作管理,分析了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进行了系统设计,最终建立了长春市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并阐述了该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特点。该系统利用条形码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在线监测等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医疗废物的装载、运送、核实、焚烧、残渣处理的全程数字化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18.
医疗废物的传染性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医疗废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概述了医疗废物处理在各国的立法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分类情况,进一步讨论了焚烧和高压釜处理医疗废物方法的优缺点,焚烧会造成二恶英、呋喃和汞排放,造成不利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而高压釜处理不能处理所有类型的医疗废物.控制医疗废物的最佳手段是减少产生量,可以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以及实施标准化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来实现,并研究改进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正在由卫生填埋向垃圾焚烧转变. 基于中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置需求特征分析,建立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4种主要城市垃圾焚烧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流化床技术和层燃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技术能力和二NFDA1英污染控制等方面相对可靠,适用于我国多数大城市的垃圾焚烧处置. 国产流化床焚烧技术更加适应当前国内垃圾分类水平较差的大部分城市;层状焚烧技术则比较适用于城市垃圾管理水平高、垃圾分类较好、热值较高、垃圾处置集中度高和规模较大的城市;旋转焚烧和热解焚烧技术则较适用于垃圾成分复杂、尺寸不均匀的小城镇、工业园区垃圾处置或医疗废物处置,但二者均需加强二NFDA1英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20.
固体废物焚烧处置及其清洁发展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含化石碳(如塑料等)在内的废物焚烧处置和露天燃烧是废物部门中最重要的CO2排放来源之一. 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背景下,废物焚烧发电成为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途径. 对我国固体废物焚烧处置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国内城市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焚烧的区域特征. 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废物产生量的急剧增长,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固体废物处置的主要方式;伴随着废物焚烧行业的发展,有大量项目可以注册CDM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为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