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1月9日发布的《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显示,2012年全球环境竞争力排名.瑞士、德国、挪威分列前三甲。中国排名第87位。作为中国智库对全球环境竞争力进行的首次评估.该绿皮书根据全球各国环境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全球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作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由自然之友组织编写的我国首部民间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于2月28日正式对外发布。据介绍,环境绿皮书记录了2005年中国环保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稿件全部由工作在环保第一线的知名环保专家、环保人士、律师、记者撰写,另外还得到五十余位有一定专业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6,(3):58-58
首部中国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日前在京发布。该书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组织编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是社会多方(包括大量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公众视角编写的首部中国环境保护年度报告。由于环境绿皮书具有民间的视角,更直接地反应一线人士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绿叶》2006,(6)
(记者成丽)6月 5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正式对外发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认为,“环保民生指数”是一项创  相似文献   

5.
正1月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报告中对133个国家的环境竞争力进行排名,中国名列第87名。其中,空气质量排倒数第二。从细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来看,中国的位置分别为全球第四差、第二差、第三差。这是一组多么令人震惊的数据啊!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不得不深思啊!当今,中国的经济已然跃居世界前列,这着实让国人扬眉吐气,但中国的空气质量却排在那么后,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环境的牺牲之上。  相似文献   

6.
<正>"一些过去在被遗忘角落守着寂寞的自然保护区,如今被推上了经济开发的风口浪尖,正在从自然化、生态化向经济化、产业化、商业化和人工化迅速转变,这种趋势很危险。"这是著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在北京发布的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中披露的情况。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自然保护区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4,(7):36-36
2014年7月8日,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中级法院向社会发布《黔东南州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绿皮书》,从司法角度盘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和缺憾,披露破坏森林案件的数据.剖析典型案例,汇报司法护航的打算,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此举为贵州各中级法院首创。  相似文献   

8.
当前,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已经提出未来要建设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把环境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东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环境战略的演变,寻求不同环境战略阶段中,环境目标、管理及政策与经济、人口、能源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认为东京环境战略演变历程共分为六个阶段,总结了东京环境战略的成功经验,即科技创新中心是环境领域战略转型中心先天优势、全球环境治理网络枢纽建设促进环境战略转型、能源清洁是东京环境战略转型的关键、重大活动是东京城市环境问题解决的绝佳契机、公众参与为环境战略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城市空间优化与产业转移是东京环境战略转型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涉及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竞争规则乃至国家权益的"低碳经济"在全球愈演愈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更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领先的国家,如何有效应对资源、气候与环境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以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进程,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命题。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骨干力量,代表着国家竞争力,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力量,应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大力开展建设低碳企业的试点工作,担当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力军,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加快提高国家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环境竞争力是国际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没有公认成熟的评价指标。本文构建了简明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国际大城市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广州与8座国际大城市2011年度的城市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排序,进而明确各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指标,为我国城市提升环境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于宏源 《绿叶》2012,(12):37-45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日益成为未来国际能源体系的支撑。2012年以来,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清洁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这些事件的背后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威胁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清洁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本文认为,在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中,世界各国既有全球主义下的合作也有功利主义下的竞争.推动全球合作才可能实现全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4—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基准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环保投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环保投资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引入环境规制变量后,发现其对环保投资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②相比于我国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有色金属企业环保投资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正向调节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明显。③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大于或等于2.203这一门槛值时,环保投资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才会显著。  相似文献   

14.
历时两年半,中国首个《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绿皮书日前正式公布,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环境污染经济核算报告。  相似文献   

15.
<正>"农药化肥,既是化解人类饥饿、护航粮食生产的利器,也是一把影响环境的双刃剑。"巫燕飞援引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新近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的观点。在走出扶贫者的困境巫燕飞是在2016年末乐平公益基金会——生态信任农业发展论坛上成为"网红"的,但确切地说在这之前她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在论坛上,她递给藤田和芳先生一袋沉甸甸的凝聚着600多位扶贫志愿者梦想和希望的大米。"我要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省四大古都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采用2010年截面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省会郑州旅游环境竞争力最强,洛阳、开封、安阳依次位列其后;②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交通枢纽,积聚各种优势,但城市环境保护有待继续加强;③洛阳市各方面与郑州市不差上下,竞争力不可小觑;④开封市各子环境得分都较低,发展潜力未全部挖掘;⑤安阳市自然绿化环境相对较好,其他方面严重制约旅游环境竞争力.根据结果评价分析,提出相应提升对策,以期为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环境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煤炭企业环境管制的加强,环境管制与煤炭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环境管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维护有效和公平的竞争秩序,因此必须重新构建基于环境管制的煤炭企业竞争力模型,以期提升煤炭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并为煤炭企业的环境战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已经加入WTO这一现实,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文章分析了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油田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压力、促进油田企业自身健康有序发展、寻求国家环境政策的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几方面实施原因进行分析,并与传统会计相对比,充分挖掘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制度的益处,阐述了油田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油田企业只有实施环境管理会计制度,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减少环境风险,实现企业永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于宏源 《绿叶》2014,(12):40-4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牵头部门和权威性机构,本应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扮演首席协调者、重要知识提供者、国际环境条约谈判推动者等身份。然而,随着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加剧,其组织结构、职权与功能已经无法适应全球环境治理的需要。2014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实现了联合国成员的普遍会员制,从过去的58个成员参与发展成为160个成员参与;更重要的是,联合国环境大会今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实现了环境治理在全球层面的机制化。当前,应按照2012年联合国"里约+20"大会的共识,加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协调作用,并加强它牵头开展联合国全系统环境战略制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