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故乡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有孩提时代欢乐的时光,也有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2014年马年春节来临前,记者采访了两位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他们俩一直在用文字传递着浓浓的乡音,表达着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他们俩的眼里,故乡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正故乡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有孩提时代欢乐的时光,也有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201 4年马年春节来临前,记者采访了两位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他们俩一直在用文字传递着浓浓的乡音,表达着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他们俩的眼里,故乡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3.
母癞呆     
赵阳 《绿色视野》2013,(3):60-62
我的故乡在淠河湾。淠河在我的故乡不叫淠河,叫沛河。我们那的人"淠"、"沛"同音,外面的人不知道,一听当地人把淠河叫成沛河,也就把淠河叫做了沛河。人民公社的时候,我们的公社就起名为沛东公社。当然现在早不这么叫了,现在外面的人也早就弄明白了沛河其实就是淠河。但我故乡的人仍然把淠河叫做沛河。  相似文献   

4.
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这对我们每个家庭发出了召唤,要大大提高我们的环境意识。每个家庭,每个工业部门,每个国家都要认识到这一主题的深远意义,对整个地球负有环境责任,爱护地球象爱护家园一样,并真正行动起来,使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美。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平平淡淡。当初在故乡,靠着几分薄田供我们读书、成长。除了家人,父亲最亲密的伙伴莫过于那条老水牛。  相似文献   

6.
大海啊!故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风吹撩起我的发丝,嘴里喃喃道"大海还是我们的故乡吗?"想起我们学校第二届环保艺术节那个晚上的辩论赛,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可怜那些海洋的精灵。  相似文献   

7.
李树一 《绿叶》2014,(6):94-100
正写这篇文章的前提,源于组这期与环保相关的稿件。面对越来越让人揪心的诸多的环境问题,不由得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新环境状况之好,至今令我难忘。我确信,好的环境不是人创造出来的,而是人维护出来的。维护往往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而创造往往就扮演了破坏的角色。你想,大自然把那么优秀的环境基础托付给我们,是让我们好好地去爱护  相似文献   

8.
家有考生     
高考临近,对于每个考生和家长来说,考前这一段时间无疑是最难熬的。作为考生身边最亲近的人,父母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考生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该怎样度过这个“非常时期”呢?  相似文献   

9.
《绿叶》2020,(5)
正缺少野生动物的山野,还是让人敬畏的山野吗?听不到野生动物叫声的故乡,还是充满希望的故乡吗?——题记尽管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大都源于野生动物或与之相关,不过那也是人之错,而非野生动物之过。是人在接触野生动物的过程中,让从动物身上以自然进化方式产生(存在)的病毒,有机会跨越物种界限,选择人类作为新的宿主,继而引发瘟疫。这不能不使人警醒与反思。由此也促使我们追忆那些印象深刻的故乡山野动物,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表达回望故土的不安。  相似文献   

10.
周娟 《绿叶》2013,(5):92-97
最近几年,可能受所学专业影响,同时也是被很多环境现实所打击,我总跟身边的人在强调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以至于朋友们都觉得我有些神经过敏了。可是,事实上,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确实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它也能让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以及保护整个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环保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地球变暖等等,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及媒体关注的焦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要做好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使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环保工作,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看起来是有些琐碎、不大不小的事,但是也蕴含着一些我们未曾发现过的意义或道理。我们如果要走出家门去看看这纷繁多彩的世界,必须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我们自身的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交通事故越来越多。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单县健康路小学教育每一位师生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越来越美,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才能早日实现。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健康路小学一直注重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只有很好地保护环境,让人和动物在同一个地球上和谐地生活,人类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小学生都能成为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相似文献   

14.
亲近味道     
曾少令 《绿色视野》2014,(11):64-64
张爱玲在《流言》中说她喜欢汽油味,还喜欢肥皂的味道。世间诸般味道,而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自然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起味道,我首先想起的是故乡,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乡间升起了袅袅炊烟,烟雾萦绕,一阵风轻柔地拂过,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烟味儿,扑鼻而来,一阵熟稔的晕眩,一阵熟悉的烟香。  相似文献   

15.
李青松 《绿叶》2022,(6):25-27
<正>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谈论生态文学创作时,总是要涉及“地球”“人类”“使命”和“责任”等一些大的词汇,但是否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 雅克贝汉说过的这句话曾深深地触动了我。面对自然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思考了什么?我们为之倾注了多少情感?就生态文学创作而言,也许,语言、结构、叙事方法等都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情感是学不来的。因为情感属于每个人的生命个体,它是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应对水短缺”。在全球,水短缺的威胁离我们越来越近。水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降低人为污染,应对水短缺,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正义 《环境教育》2006,(12):80-80
流浪宠物之所以产生并日渐增多,主要是人类的自私而使它们成为实用主义的牺牲品,喜新厌旧的殉葬品,没有责任感之人的替死鬼,人性缺失下的可怜虫。法国哲学家史怀泽说:“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我们只是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会变得真正文明起来,真正重要的是人类所能继承的最高贵的美德。”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必然原因及合理因素,并对地球的和谐都各自做出了各自的特殊贡献,没有一个物种是绝对的多余;且万物无贵贱,相互之间都是相互依存,所以我…  相似文献   

18.
张伟平 (著名影视人)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天职我认为《无极》刚组中的核心领导人物、制片人和导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样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 为影片的宣传和当地的旅游经济做出贡献,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一个人的天职。  相似文献   

19.
宇宙间只有一个地球,她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人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保护环境。相信您听说过或者遇见过这样的情景:一个人,为了捡起地上的一块垃极,他不惜跑很远的路。记得我曾在报纸上读到,有一个外国人,为了追赶一片飘在空中的纸片,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梳理今年前五个月的环保关键词,PM2.5、危险废物、机动车尾气污染无疑是最热门的几个。因为,这每个关键词的背后,污染事故总是绕不开的话题。 反观社会,从愤懑、怨恨、谴责再到冷静反思,这是当前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污染事件的一个内心流程,本无可厚非。然而,令人不能“淡定”的是,社会上,一些人依旧没有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大有人在。重复的污染事故也依旧上演。而事实上,重复的悲剧才是最大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