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4,(Z1):131
  相似文献   

2.
经历会引起观念上的深刻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德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存在着激烈的争执。笔者认为,无论是各种流派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各种流派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切的观点都无绝对的对与错,只要放在时间的座标上,每一种观点都应该有它适当的位置。化解两大阵营矛盾的关键还是时间维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丁品 《绿叶》2014,(5):55-58
人及其行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环境事件频发的当下,人们容易将人及其行为与自然生态割裂开来,谈及到自然生态就会倾向于一种极端判断——任何人类行为都会对自然生态产生不良影响,人对自然生态的最佳保护方式,是远离自然。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自然生态中的成员,人类及其行为是自然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曾经在措池村开展监测和调研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外科学家刘炎林谈及这样一件事:2005年至2006年,德国马堡大学地理学敢授Georg Miehe曾与中国科学院青藏所合作,在西藏当雄等地开展孢粉学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包括三江源在内的广衰草场上的主要植被嵩草草甸,是数千年来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与之共同演替、进化的结果。收草、家畜、野生动物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演替、进化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系统。打破其中一个环节,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观点并不是学者的一家之言,其普遍存在于现实当中。刘炎林指出,国际自然环境保护史上就有过类似案例。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演进,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精神动因,会发现新教伦理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渊源相契合,使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了人类统治自然的合法性,将价值主体沿着新教伦理的逻辑方向扩大到自然,但却忽视了人类在环境演变进程中的能动作用。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择优,既张扬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又承认了自然与人类的平等地位,这是韦伯命题的又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蒋劲松 《绿叶》2014,(10):78-84
彼得·辛格和汤姆·雷根都是素食者,他们从关注素食问题开始,走上了动物伦理学的研究道路,创立了关于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的学说。作为动物伦理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二者的研究进路有很大不同,辛格是效用主义者,雷根是权利论者,但他们都主张一种比较彻底的动物保护观,主张动物与人类平等,反对为了人类的贪欲和利益而伤害动物。他们的观点给了动物保护以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5,(6):47-47
毒箭蛙分布于中美洲和商美洲,北起哥斯达黎加.南至巴西南部,原来数量很多,但由于人类对其大量捕杀及破坏其生存环境,使许多地方再也见不到毒箭蛙的身影.目前只有少数地方还存有数量不多的毒箭蛙它已被列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匡际贸易公约中二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人类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也是地球环境急剧恶化、环境危机全球化和日益严重的时期.本文通过环境整体主义道德哲学的核心意识结构阐释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即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它既涵盖了整体主义的和谐发展论,又包括完整的环境正义观.  相似文献   

8.
央视一档节目在采访"保护藏羚羊"时,路人又现奇葩回答。一位女士回答说"前两天有人去四川旅游,拍过照片回来,发现藏羚羊白色的,挺稀有的,挺贵的",而且"满地都是藏羚羊吧"。而另一位大爷则说,藏羚羊"能上山","看它们饿了就给它点什么,渴了就给点水,别让它在危险地方待着,再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探讨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用哲学的观点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敏  王文选 《环境教育》2006,(11):68-70
自人猿相揖别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便贯穿于整个人类发展史.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口急增、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害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现象的凸显,学术界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4,(10):61-62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也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并总结出众所周知的三十六计而在海洋动物中,为了求生、避敌、觅食,它们也使用了不少独特的计策。  相似文献   

12.
李大光 《绿叶》2011,(6):75-79
古道尔在《希望: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故事》中,不仅将视野放置在全球人类的共同行动上,而且竭尽全力突破人类对动物的认识,从而将动物的理念还原为动物的本质。古道尔将她亲临的很多种动物的保护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她告诉读者:尽管动物在不断受到人类和各种自然环境变化而导致的威胁,但是,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动物的保护和挽救。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不同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程度的不同,环境立法理念经历了变化。环境立法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决定环境立法目变迁的根源。在学理上对环境立法理念的历史发展和变革予以探讨,将有助于把握对环境立法目的的准确认识。因此,本文拟从环境立法理念的角度入手来揭示环境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半夏 《绿叶》2013,(11):107-11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对此,现代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四种伦理思考:其一,审慎理论。保护动物对人类有利;其二,仁慈理论。对动物麻木不仁和残酷成性是人性发育不完整和有欠缺的表现;其三,动物解放论。能够感受苦乐是拥有利益和获得关怀的充分条件,动物拥有感觉能力,人类需要从道德上关怀动物;其四,动物权利论。动物拥有权利,人类不能仅仅将它们当作工具。  相似文献   

15.
王涧冰 《环境教育》2006,(12):60-61
为了野生动物贸易能够持续发展,各国制定了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濒危动物的捕杀和贸易,对一些受到绝灭威胁的物种限制其贸易量,以防止因狩猎和贸易对野生动物生存和持续利用造成威胁。国际上于1975年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CITES公约的目的是通  相似文献   

16.
韦清琦 《绿叶》2013,(4):48-54
生态女性主义通过对人类中心与男权中心的双重批判.进而推导出一切所谓的”中心”都是压迫结构的渊薮.因而女性主义在谋求自身的解放时,一定要寻找自己的同盟军: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抛弃狭隘的主宰自然的意识,”走出欧洲中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藩篱”。同时.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生态女性主义超越了性别问题,更为关注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相似文献   

17.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章专讲环境教育问题,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环境道德教育包括学龄  相似文献   

18.
雷虎 《绿色视野》2009,(8):57-58
如果地球有表情的话,人类诞生的那一瞬,她一定微笑满面,因为人类是她孕育的最完美的作品;看着人类慢慢成熟,她本应有母亲看到儿女长大成人的欣慰。可惜,如今那被她为之骄傲的儿女弄得满目疮痍的脸已挤不出笑容。  相似文献   

19.
人猿相揖别     
人猿相揖别。猿猴依然保持了它的质朴,只是人类已经进化得无与伦比,而且在这个偌大的星球上,独此一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