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环保统合课程,以综合实践的方式贯穿课程,增强学生环保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环保素养和实践能力,建构未来公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纸的金点子呢?""我们可以把草稿纸正反面都使用!""爸爸妈妈办公室打印用纸要双面打印!""废旧报纸可以用来练书法,效果很好的。""废弃的纸张有的可以做成工艺品,美化我们  相似文献   

2.
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动物怎样生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有生命的物体"单元的第一课。我的这节环保课,就是围绕着"动物怎样生活"而展开的。我首先向学生出示6种小动物图片,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每个组领养一种小动物"这一驱动性任务。接着启发学生,要养好这些小动物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从而自  相似文献   

3.
刘齐 《环境教育》2013,(6):78-79
去年,我们班开展了以"世上最后一滴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把这滴水给老人、孩子或病重的人;有的说,把它还给云,或许能下场大雨……而我却不想发言,因为我清楚,这一滴水已无任何作用。老师引导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这场主题班会的画面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时常提醒我要珍惜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我在想,垃圾究竟应该怎么分类呢?暑假我们搬到了新房子,我看到小区内每个楼前有四个垃圾桶,分别标明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大多小区都把垃圾桶分类放置,但很少有人按照标识的类别去扔垃圾,有的  相似文献   

5.
叶永青 《绿叶》2008,(5):38-44
现代艺术的西南画派代表人物叶永青,用自身的行动告诉公众: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是所有"新的"都比"旧的"好,不是一切东西都可以拆掉,其实还有另外更细致而完善的版本来处理现代化进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西双版纳做成东南亚的客厅。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酝酿了一个诗歌、绘画和书法三位一体的传统。在当下,艺术与生活构成现代艺术家的双重人格。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艺术就是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公众认为一成不变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所向往的环保,在实际生活中,就是社会的一种创新思维。能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简而言之,就是要按照简洁、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减少多余的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环保理念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家里定期会有各种纸张、纸盒、购物袋、废旧塑料、饮料罐等,它们多被送去垃圾场。我想:"如果这些物品都能循环使用就好了。"于是萌生了把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天,我出门时突然发现有一些叔叔阿姨们正拿着清扫工具在给我们的大街小巷"洗澡",有的扫地,有的推车,有的拿抹布给门窗"洗脸"。我觉得很奇怪,就问爸爸:"他们不是清洁工人,为什么来这里打扫卫生?"爸爸耐心地解释道:"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在物质使用方面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垃圾,如废纸、塑料袋、烟头  相似文献   

8.
环保节     
正为了让水变得更清,天变得更蓝,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我们班同学共同商量成立一个环保节。我们决定把6月2日变成环保节,这样大家在欢度儿童节后又会有一个更加有意义的节日。那天,同学们带着需要的物品来到教室。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飞向教室外。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行动,植树小组们动作麻利极了,他们有的植树,有的给树修剪枝条,还有的给树浇水施肥。分类垃圾小组们有的在忙着到各个班级宣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我认为生活中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暑假中通过"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实践活动,让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原来我们每天为地球制造了这么多的负担!低碳生活从"衣食住行"开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我们的用电、用水、用气,包括制造的垃圾都严重影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人说,垃圾是危害健康的"毒品",是破坏生活的"不良少年"。所以,保护环境、垃圾分类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生活中已经有清洁工人帮我们清理垃圾,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自觉把垃圾扔进合适的垃圾桶,把垃圾分类,这些垃圾就可以回收再利用。这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地球资源的利用效率。垃圾分为很多种: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  相似文献   

11.
设计从来都充满了智慧和挑战,设计从来都是充满活力人的"专业",年轻人是设计活动的主力军,在学生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理想和情怀。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绿色筒装厨余垃圾、蓝色筒装可回收的垃圾和黑色筒装不可回收垃圾。既然把垃圾桶分得这么清楚,那垃圾肯定也是要投到它们指定的"家"中。这种分类方法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给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13.
我在高校工作,也曾经是高校中的一名学生。在宿舍卫生间,开着水龙头泡脏衣服,冲凉西瓜;在开水房,用开水冲洗饭盒;在浴室,肆意的尽情的冲洗。上述这些现象在今天的高校可以经常看到。是我们的水多?还是我们没有更好的节水办法?都不是,关键是我们的节水意识还有待提高。现代的大学生们有的是来自边远地区,家乡的贫困落后,使他们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他们对所拥有的一切都十分珍惜。从城市来的孩子,有的由于生活的顺利,从来没有过忧患意识,对于水,就更没有想过。现今的社会是个价值社会,所以我想,在高校节水,从学生角度,是…  相似文献   

14.
之所以带学生探究牛奶盒的生命历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牛奶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生产牛奶盒要消耗自然资源,还会排放出废水,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循环利用的价值,感悟到生产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各种物品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物品。活动时间:3天。活动地点:室内和户外。活动准备:记录纸、彩色笔、相机。活动方法:教师带来一个空的牛奶盒,挂在黑板上。接着,教师问学生们是不是经常喝牛奶,几  相似文献   

15.
<正>实践周开始了,学校的活动精彩纷呈。我们五年级组的任务是"小课题研究汇报",接到任务后,我们七嘴八舌讨论开来,结果两天两夜过去,也还没有结果。就在大家头痛时,古灵精怪的小刘激动得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突然从座位上窜起来,说道:"要不我们用废物利用做主题吧!""可以,这个提议不错,我们就用自己家里不要的东西,经过修改,变废为宝。"最终班主任拍案。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低碳生活也逐渐为全球所关注。利用一次"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主题队会,使学生提高对当前低碳环保生活的意识,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低碳理念的传播者,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是个很好的创意。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每年9月1日都是开学之日,新生入学照例读校规,学守则,一贯如此。唯今年南昌大学推行新规——学生自主保洁。谁知新规引起该校学生集体不满,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吐槽:"你一个月给我5000我都不会去掏粪,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扫厕所的。"该槽吐得好,直抒胸臆,吐露心声。今天的大学生与校长当大学生时内外皆不同了。内者,肝胆有异,不  相似文献   

18.
每次离开酒店前,成龙都会将在酒店内已经使用的肥皂用浴帽包起来,到另一个酒店住下后接着用。他说:"如果每个人在环保中注意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我们这个地球的资源就可以延长到很久很久。"  相似文献   

19.
施健 《环境教育》2000,(1):35-35
1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考察、探索、讨论 ,让学生了解水与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了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 活动准备组织学生考察附近的水域情况 ,以漫画、照片、录像、考察报告等形式记录下来。查阅课外书籍 ,了解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关系。小记者录音采访当地环保局的有关专家 ,了解本地区的水资源状况。3 活动时间三课时。4 活动过程(1)设疑导学。同学们 ,我们走进美丽的长江水厂 ,就会看到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 :(展出标语)水———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不但是植树的大好季节,也是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爱护树木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组织幼儿和家长共同在小区内种植树木,以一家人领养一棵树的方式;促使大家经常去关心小树,培护小树,并通过领养牌上的内容教育影响小区内的其它居民,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爱树、护树的良好风气。活动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树种,知道树对环境的作用。·学习种树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能主动关注树木的生活情况,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一:认识小树苗准备:用于种植的树苗、图片。过程:(1)教师让每个孩子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