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飘尘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分析与致突变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京地区几个点的大气飘尘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离(分成六个组分)、分析(脂肪烷烃及多环芳烃),并对各组分进行Ames试验(TA98菌株,加与不加S_9)研究其致突变活性.试验结果:需代谢活化的致突变物集中存在于多环芳烃和吲哚与咔唑类的氮杂环化合物;直接致突变物集中存在于有极性的和醚溶性化合物;致突变活性与所用的剂量在实验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但并不总与样品中的BaP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尾气颗粒提取物不同组分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3种国产柴油机颗粒物的粗提取物,用化学分离法分别分成有机酸、有机碱、脂肪烃、多环芳烃和极性化合物等5个组分,采用Ames试验检测其诱变性。研究发现,3种型号柴油机尾气颗粒粗提取物的各组分,极大多数呈阳性反应,主要引起TA_(98)+S_9的回变菌落数增多,显示各组分中含有移码型间接致突变物。各组分均表现出剂量—反应关系,其中以脂肪烃、多环芳烃和极性化合物的致突变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环境医学     
菌株的平皿掺人试验,均诱发显示阳性反应;其中对壬基酚、2,6一二甲基苯酚、4一辛基酚等烷基酚类化合物呈强阳性反应,怀疑这12种化合物具有强致突变性,且以碱基移码型突变为主。表1参7X182(X) 103239有机烷酚类化合物致突变性研究/刘征涛(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001,14(3)一1一3环图X一6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s予est)菌株TA97,1该98、TAloo、TA102,对环境中潜在内分泌激素干扰污染物甲基苯酚等12种烷酚类有机物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2,4-二氯苯酚外,烷酚类化合物对Ames试验中TA98X182(X) 103…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在运转中几种类型净水设备去除水中有机致突变物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其中基本上以混凝沉淀、砂滤、氯化消毒为主体的净水设备,如双层接触滤池、水力循环澄清池、压力滤池等,不但不能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而且还能形成一些直接致突变物;生物滤池没有去除效果;臭氧能使水的致突变性减少约40~60%;生物活性炭净水设备对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质具有良好的效果;深层地下水较少或没有受到有机致突变物的污染,其致突变性测定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环境医学     
X18 9603233上海市大气悬浮颗粒物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研究/赵贤四(上海铁道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二//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上海)一1993,8(2)一78~85环信R一7 采用Ames试验研究上海市大气悬浮颗粒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没有体外活化系统的情况下可引起TA98菌株回复突变数增加,加入活化系统可降低致突变性。冬季样品的致突变性大于夏季样品’。比较不同采样点的致突变性,K、H、E等三个点样品的致突变性最强,当考虑到浓度后,H、E、G三点致突变性最强,K点受浓度影响最大。图L表4参nX18 9603234多环芳烃DNA加合物…  相似文献   

6.
据王家玲等人研究,在1983—1985年间,他们对以某湖湖水作为水源的自来水为主,对照研究了以长江、汉江为水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自来水中有机物经大孔树酯H_(103)吸附,丙酮等溶剂洗脱后,所获有机物经Ames试验,测定其致突变性,并用V_(79)哺乳动物细胞致突变确证。研究证实,不同水源的自来水经水厂加氯消毒后,其自来水中均生成或增加了新的致突变物。自来水的致突变性总是高于其水源水。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厂污泥是在处理城市污水时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的固体物质的总称。它由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所组成,是一种含有大量水份,结构疏松的絮状或块粒状物质。一般,有机组分约占60~70%无机组分约占30~40%;还含有多种病原菌与寄生虫卵。目前,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较好的方法是厌氧消化。即,在缺氧的还原条件下,使其中的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是典型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构成其成分的复杂及种类的繁多使其难以实现高效的生物降解过程,制约了水处理的水质达标.为了探明其中生物降解强抑制组分,采用DAX-8大孔树脂将焦化废水分离出疏水酸性组分(HOA)、疏水碱性组分(HOB)、疏水中性组分(HON)和亲水性组分(HIS)等4种极性不同的组分,分析了各组分的有机物含量分布,紫外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并用两种方法考察了各组分的可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HOA是主要的有机组分,其COD和TOC分别占比55.9%和56.8%;HOA也是主要的芳香物质及荧光组分,而HON是芳香构造化程度最高和类腐殖质占比P(Ⅲ+Ⅴ)最高的组分;各组分的BOD5/COD值及脱氢酶活性的抑制结果显示其难降解程度依次为HONHOBHIS原水HOA,而HON是焦化废水中生物抑制最强组分,其BOD5/COD值仅为0.21±0.02,对脱氢酶活性的抑制达到38.5%;SUVA和P(Ⅲ+Ⅴ)与可生物降解性的关联分析发现,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组分并不都是芳香性化合物造成的,类腐殖质对其中难降解有机组分的指示作用相比SUVA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9.
氟化钠在与强致突变物的联合实验中均发生较强的颉颃(减毒)作用,例如非常显著地抑制由平阳霉素(染色体断裂剂)或秋水仙素(有丝分裂毒素)诱致的微核效应(F'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发现天然水的氯化法消毒可产生三卤甲烷和其他不挥发有机卤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本文论述了这些物质产生的机理,对改进水处理方法以消除有机卤毒物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浦江水质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浦江水质受到有机污染后的致突变性特点进行了研究。5个样点的试样和自来水样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均对TA_(98)菌株(加或不加S_9)敏感。自上游到下游,致突变性有逐步加重的趋势。Ames试验,上游为阴性,中、下游为阳性至强阳性:自来水佯也呈阳性。最低致突变剂量(MADM),上游样点比其余4个水样和自来水样平均商3.78倍。  相似文献   

12.
金丹 《环境科学》2022,43(1):132-139
为研究上海市夏季臭氧高发季节大气VOCs在臭氧生成中作用,选取2018年5~8月大气臭氧较高的时段,在淀山湖科学观测研究站对103种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和氮氧化物等环境污染物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上海臭氧高发季节大气平均φ(VOCs)为32.7×10-9,羰基化合物是VOCs的主要组分,所占质量分数达35.0%.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原油是由数千种不同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按产地而异。含有不同比例的直链和支链的烷烃和脂肪烃、芳香烃及多核芳烃。在常温下含C1~4的化合物是气体;C5~20的化合物为液体;C20以上的化合物为固体。含硫量在0.2~6%之间。有机氮化物占0.1~2%。此外也含一些脂肪酸和酚化合物。根据它含烃的性质通常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原油装卸VOCs化学成分随原油种类、伴热温度、搅拌速度等的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异。本文以伴热温度和搅拌速度为变量,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并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原油在不同伴热和搅拌速度下产生的VOCs进行组分分析。根据谱库检索和图谱解析,利用面积归一化的半定量法分析原油VOCs的具体组分。结果表明:通过热脱附GC-MS法分析检测出54种VOCs,其中,含氧有机物19种,含氮硫化合物13种,碳氢化合物22种;碳氢化合物占VOCs总量的44.75%~50.75%,含氧有机物占VOCs总量的29.47%~37.63%,含氮硫化合物占VOCs总量的15.34%~22.63%。  相似文献   

15.
食品垃圾好氧降解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婷  王新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2575-2583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混合食品垃圾(FW)及以橙子、生菜、土豆和西红柿为代表的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组分好氧降解过程中排放出来的117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量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混合食品垃圾好氧降解过程中VOCs总排放量为951.80mg·kg-1,主要为有机硫、含氧化合物和萜烯,分别占VOCs总排放量的43.1%、53.3%和2.1%.橙子、生菜、土豆和西红柿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好氧降解过程中VOCs的总排放量分别为12736.72、118.67、57.40和228.08mg·kg-1,主要成分均为含氧化合物和萜烯;含氧化合物分别占橙子、生菜、土豆和西红柿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VOCs总排放量的13.5%、80.9%、85.9%和79.5%,萜烯分别占4种植物性易降解有机垃圾VOCs总排放量的86.5%、16.6%、8.2%和15.6%.  相似文献   

16.
有机烷酚类化合物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sTest)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对环境中潜在内分泌激素干扰污染物甲基苯酚等12种烷酚类有机物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2,4-二氯苯酚外,烷酚类化合物对Ames试验中TA98菌株的平皿掺入试验,均诱发显示阳性反应;其中对壬基酚、2,6-二甲基苯酚、4-辛基酚等烷基酚类化合物呈强阳性反应,怀疑这几种化合物具有强致突变性,且以碱基移码型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17.
二次组分是大气细颗粒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上海城区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中二次组分的贡献及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对上海城区春季及夏季的亚微米颗粒物(PM_1)进行实时的在线表征,发现有机物是PM_1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比为55%;其次是硫酸盐(24%)与硝酸盐(10%).进一步结合正交矩阵因子解析模型(PMF)对有机组分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一次有机气溶胶(POA)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分别占总有机物浓度的34%与66%; POA主要来自机动车源与餐饮源的贡献,且在春季和夏季对有机物的贡献趋于稳定.观测期间共观察到3个二次气溶胶显著生成的过程:其中,春季二次组分的显著增长过程以硫酸盐和老化的有机气溶胶在正午时段上升显著为主要特征,主要受光化学氧化过程的促进;夏季二次组分的显著生成过程主要是液相反应与光化学氧化共同促进的结果,如液相反应过程中,硝酸盐浓度与颗粒相水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2=0. 72),而光化学氧化期间SOA浓度与大气氧化性(O_x)有较好的相关性.总体而言,二次组分是上海城市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次有机与无机组分在PM_1颗粒物中占比分别为35. 5%和43%,光化学氧化与液相反应对二次组分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X33X832200502018巢湖水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及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王维(安徽省疾病预测控制中心)…∥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2004,16(6).-352~354,358环图R-7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组合,分别对巢湖源水及以其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各生产过程水样及出厂水样中的有机提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Ames试验提示水源水有可疑致突变性(直接、间接),经高锰酸钾处理及混凝沉淀不能消除,经二次加氯的出厂水仍有间接致突变性存在。微核试验表明巢湖源水、水厂滤前水、滤后水、出厂水有机污染物10μg/g剂量组在…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不同林草措施土壤活性有机碳及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茹  黄林  何丙辉  周立江  于传  王峰 《环境科学》2013,34(7):2800-2808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7种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颗粒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团聚体数量特征,并分析了团聚体的分形特征和可蚀性.结果表明,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10 cm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显著高于20~30 cm.林草措施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也具有显著影响,>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总量总体上表现为:栾树+黄花槐>植物篱>封山育林>自然恢复>经济林>传统农作>裸地对照,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具有一定的土壤分形特性.其中栾树+黄花槐措施下土壤的分形维数、可蚀性K值最小,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不同土壤深度下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可蚀性K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上研究表明通过不同林草治理措施的治理可改变土壤性状,从而影响土壤抗蚀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来水中致突变的有机活性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自来水具有致突变性的事实,已被国内外的大量实验所证明。80年代初,徐风丹等应用某市自来水的有机浓缩物,进行 Ames 试验,获得了阳性结果。其致突变性率(MR)>2,呈剂量反应关系,具有重现性。继后,其他研究者,在11个不同水源的15个水厂的自来水样Ames 实验中,得出了相近的结果。此外,一些学者应用另一些生物实验方法,如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原生动物刺泡实验和仓鼠V_(79)细胞致突变实验等,也得到了与 Ames实验相类似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我国自来水的致突变性,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共性:自来水的致突变性显著高于源水,表明水在氯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