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的车间、班组是生产工人的集结点,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从历次事故的教训看,绝大部分事故是车间、班组放松管理,一线职工违章作业所造成的。安全生产形势要好转,企业必须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车间、班组是生产工人的集结点,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从历次事故的教训看,绝大部分都是车间、班组放松管理,一线职工违章作业所造成的。要想安全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6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召开了煤矿事故警示教育视频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付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在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2014年以来发生的6起典型事故的警示教育片之后,付建华要求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督促辖区所有煤矿组织本矿职工观看该教育片,要把典型案例和工作要求一直宣讲到矿长、班组长和所有矿工,使煤矿企业的负责人、技术人员、监管监察人员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真正吸取事故教训。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4月6日是中核集团794矿“4·6”有害气体中毒事故10周年,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中核集团召开全系统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并部署2012年第1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为筑牢职工的安全思想防线,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选煤厂结合单位实际,采取为职工建立安全档案、让职工参观事故案例展示和给违章职工家庭发放联系书的教育形式,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进入本榨季以来,我区制糖企业接连发生几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加强制糖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自治区安委会通报了近期制糖行业的伤亡事故,并对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加强对制糖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对制糖企业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排查,彻底消除事故隐患;二要督促制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对职工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杜绝违章行为;三要各级安监部门针对今年制糖技改项目严格督促企业做好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使新上的制糖技改项目达到本质安全;四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杜绝再次发生类似职工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7.
11月份以来,广西右江矿务局塘内矿以工区为单位,利用周四安全学习曰时间,组织职工分批、分期、分章节学习《矿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矿井生产环境的实际特点,该矿重点组织学习了“瓦斯事故”、“煤尘事故”、”顶板事故”、”运输事故”、“水灾事故”等八个方面事故的可能性、成因、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旭 《劳动保护》2000,(2):10-10
鲁抗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全国三大抗生素生产基地,职工7000多人,公司历来重视安全工作,20多年未发生大的事故。及时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要想使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一个提高,每年必须搞几次大的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黑板报比赛等,这种活动需要由下而上选拔、发动、组织,大量的员工参与,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员工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往往能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搞一些这样的大型活动,以引导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举办“三违”学习班据统计,80%以上的事故都是违章…  相似文献   

9.
日本零事故活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日本零事故活动的研修,探讨了日本零事故起源与作用,详细论述了零事故活动的特点和基本单元构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零事故运动对我们的启示,明确了安全是每一个自己的事情,只有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最后指出零事故运动要在我国开展,必须与实际情况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一)事故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为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引起的、突然发生与人的意志相反而未预料到的意外事件.会造成人员伤亡、职业中毒、财产损失和重大影响,人的行动暂时或永久性地停止.生产中断。通常指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领导指派到单位外从事单位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1.
煤矿企业井下职工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除了要求具有一般工业企业所用劳防用品的功能,还必须满足井下工作的特殊需要。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煤矿井下职工使用的劳防用品与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严重不利于对职工安全的保护。从我公司发生的两起掉水事故暴露出这方面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问题进行剖析,以引起社会的关注。 1986年6月13日,我公司大吴煤矿3201回采工作面发生了一起掉水事故,水源是邻矿老区水。大量的掉水共发生两次,间隔约两小时。掉水总量在4000立方米以上,冲出煤泥及矸石2700多吨。当第一次掉水时,回采工作面内有三人尚未…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应大力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头等大事.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一般职工占了绝大多数,因而,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据调查分析,造成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因素.两者比较,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事故的发生有时看似偶然,其实寓有很大的必然性.要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必须全面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推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华锡集团铜坑矿碎矿车间通过开展安全签名、安全亲情教育、安全知识背诵等安全活动,旨意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责任感。同时为规范和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确认检查力度将安全培训延伸到生产现场,车间不定期组织由班组长组成的20余名安委会成员针对车间区域的设备设施、环境文明卫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就如何对生产设备及生产现场周边怎样做好安全确认及易发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强细讲解。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应邀参加了一家建筑单位的事故分析会。在这次会议上.该单位负责人在对事故原因作“全面”分析时说:“首先。我们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对职工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对安全设施更新不够……”这位领导一口气说了十多个不够。乍听其态度可谓诚恳,可仔细一研究,并不尽然,甚至有的仅在作应付而已。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几乎都发生于生产一线,班组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最基层组织,只有一线班组人员能事前及早发现、消除或控制作业现场事故隐患,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班组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而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导者、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者,他们最熟悉作业现场,时刻和班组人员在一起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余钢 《劳动保护》2003,(7):45-45
三大纪律1.一切行动不违章。安全规章是企业通过长期生产实践而形成的制度,也是对多次事故教训的总结。实践证明,只要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章,许多事故就可以避免。因此,每个职工都要自觉遵守安全规章,规范生产中的一切行动。2.安全生产天天讲。安全生产贵在持之以恒,而且不能时紧时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天天讲,才能不断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特别是作为“兵头将尾”的班长,就是要有“婆婆嘴”,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和各种机会讲安全,使每个职工在工作中做到警钟长鸣。3.预防措施要到位。班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事故案例与对策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对于职工,通过事故案例分析教育,可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通过案例分析还可从中寻求控制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班组安全日活动是提高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最佳途径,也是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生产现场安全状态的有效载体.对提高生产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安全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组织开展班组安全日活动,不要务虚要务实.不要空谈要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班组安全日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祝永宗  顾斌 《安全》2000,21(2):35-38
0 前言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工矿企业的因工伤亡事故有90%左右发生在班组。笔者统计分析某钢铁集团公司在1990~1998年所发生的轻伤事故表明:有94.3%发生在班组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岗位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要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应把预防班组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近两年,南京钢铁集团公司在班组中尝试推广应用“事故预案”工作,旨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防范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煤矿生产过程可以说是和地下复杂自然条件作斗争的过程。井下瓦斯、煤尘、矿压、水害、火灾等经常危及安全生产。为了矿井正常生产,在煤矿基本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要采取“一通三防”、顶板支护和安全供电等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强化日常的基础管理,深入一线检查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给生产造成损失。所以说煤矿安全管理是以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多目标管理。为了促进安全管理,经常要按部门,分专业进行竞赛评比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多采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