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影响及其评价和环境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生铅冶炼是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冶炼中处置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根据冶炼中铅的排放强度和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来阐明其排放特点和进入土壤的途径,通过再生铅冶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例,探讨了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评价和预测等研究方法,并提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本身的环境管理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土壤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再生铅冶炼是对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是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在冶炼过程中处置不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风险。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风险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年处理10万t废铅酸蓄电池为例,利用美国环保总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分析了铅冶炼周围居民经呼吸(大气颗粒物)、食入(粮食)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铅而引起的健康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再生铅冶炼企业排放的铅尘通过土壤和呼吸途径引起居民健康的风险较低,小于1。  相似文献   

3.
汽车尾气中铅在两侧土壤中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含量与距公路边沿的垂直距离分布规律:公路两侧土壤中铅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随距公路边沿垂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公路旁开阔土地上土壤中铅含量是先随距离的增加出现一高峰值,然后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得出公路两侧铅的含量在土壤中的铅直分布规律为:土壤中铅含量随土壤铅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中的铅含量比深层土中的铅含量显著要高.也对车流量与土壤中铅的累积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土壤中铅含量随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铅锑冶炼区重金属在土壤中分布及迁移特征,在广西河池铅锑矿冶炼区周围根据不同土壤利用类型分别选取菜地土壤、荒地土壤、林地土壤这3个典型剖面,对区域内土壤剖面及孔隙水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剖面中重金属元素Sb、Pb、As、Cu明显在表层富集,最高值都出现在0~2 cm的表层土壤中;Sb、Pb和As在剖面60 cm以下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元素淋溶难易的总体顺序为:Sb>As>Cu>Al,Pb.土壤的耕作对重金属在剖面中的下渗迁移具有一定的影响.表层土壤孔隙水中高含量的重金属可能对作物造成毒害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危害居民的健康.Sb、As相对于Pb容易从土壤进入孔隙水,在剖面中迁移.  相似文献   

5.
钟琴道  乔琦  李艳萍  白璐  万斯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49-1555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铅金属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粗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框架. 以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和分析配料、底吹炉、还原炉、烟化炉等工序含铅样品数据及企业台账数据,对生产过程中铅元素流进行全过程识别和追踪分析. 结果表明:粗铅冶炼系统铅元素平衡系数为98.61%,铅回收率为98.28%,但铅直收率仅为74.39%,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单位粗铅产品烟尘、铅尘产生量分别为0.636和0.308 t/t;排放量最大的烟囱是还原炉-烟化炉烟囱,其次为岗位环保烟囱和底吹炉制酸烟囱,三者排放量分别占废气铅排放量的69.06%、25.81%、5.13%.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先提高铅直收率、降低烟尘率、减少无组织粉尘散逸、采用高效脱硫除尘协同防治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湖南省环长株潭公路系统土壤中铅的累积程度和沿距离的分布格局,以及公路沿线种植的蔬 菜作物莴苣不同部位对铅的累积特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外铅冶炼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欧盟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和我国铅冶炼技术现状,并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进行筛选,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的评价,通过评价提出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8.
铅冶炼企业属于有色金属冶炼中的高污染行业,排放的废水属于重金属污染废水,有效的将冶炼废水进行规划处理是行业目前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冶炼企业废水的来源和特性进行分类,找出适合铅冶炼企业废水循环利用的新途径,真正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路边土壤和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距公路5、10、50、100、200m准备收割的稻田中同时采集土壤及稻米样品。对2条公路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大多集中在公路两侧50m左右的范围内。土壤自身性质对路边土壤及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具有显著影响。经壤水稻中铅的累积量小于重壤水稻土,但轻壤水稻糙米的含铅量却高于重壤。轻壤中土壤含铅量和糙米含铅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探讨了公路边土壤的临界含量问题,推算出轻壤中此值为58mg/  相似文献   

10.
公路边土壤和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距公路5、10、50、100、200m准备收割的稻田中同时采集土壤及稻米样品。对2条公路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大多集中在公路两侧50m左右的范围内。土壤自身性质对路边土壤及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具有显著影响。经壤水稻中铅的累积量小于重壤水稻土,但轻壤水稻糙米的含铅量却高于重壤。轻壤中土壤含铅量和糙米含铅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探讨了公路边土壤的临界含量问题,推算出轻壤中此值为58mg/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云南省的铅冶炼行业企业的原料、工艺、企业规模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并选取代表性企业分析工艺及产排污环节.重点研究铅冶炼企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生规律,借助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分析计算,获取中铅冶炼行业生产过程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系数.本研究获取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可用于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核定许可排污量、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制定、清洁生产审计等工作,为云南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南省的铅冶炼行业企业的原料、工艺、企业规模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研究了工艺及产排污情况。重点分析铅冶炼企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产生及变化规律,借助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分析,计算出铅冶炼行业生产过程中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生规律和排放等参数。该研究获取危险废物产排污系数可用于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核定许可排污量、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制定、清洁生产审计等工作,为云南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再生铅项目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评价,评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及评价区域环境土壤现状;从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两方面预测污染物铅排放对土壤环境的潜在污染,并定量分析其危害程度;并指出铅排放对人体健康及植被、农作物的危害,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4.
黄超 《环境科技》2007,20(A01):56-58
通过再生铅项目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评价,评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及评价区域环境土壤现状:从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2方面预测污染物铅排放对土壤环境的潜在污染,并定量分析其危害程度:指出铅排放对人体健康及植被、农作物的危害,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河池铅锑矿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冶炼区土壤受到较高含量的Sb、Pb污染,As、Zn和Cu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中的w(Sb)和W(As)分别为155~30439mg/kg和27~17611mg/kg。冶炼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距离冶炼厂的距离有密切关系,不同重金属的衰减呈现不同的特点。研究区内三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三种不同土壤类型Pb、As、Cu、Sb的含量关系为:水稻田>菜地>荒地。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Sb、Pb、As、Cu、Cd为密切相关的一组元素,可判定它们都与冶炼厂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粗铅冶炼烟尘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铅冶炼中烟尘污染严重,而且很难治理。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理技术组合和设备,并应用在某一铅冶炼厂,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钙、氯对磷酸盐稳定污染土壤中铅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促进磷酸盐稳定污染土壤中铅的方法,在全铅含量为517 mg·kg-1的铅冶炼污染土壤中加入5 mmol·kg-1磷酸盐,同时加入10mmol·kg-1硝酸钙或5 mmol·kg-1氯化钾,在15%或30%的含水率下培养40 d,之后种植黑麦草.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磷酸盐相比,采用磷酸盐与钙、氯结合或增加培养期间的土壤含水率后,土壤DTPA-Pb含量下降3.92%~26.1%;对于同一添加剂处理,培养期间土壤含水率从15%增加到30%,土壤有效铅(DTPA-Pb)含量下降8.83%~24.4%.增加土壤含水率后,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土壤铅的EXAFS分析表明,与未施用磷酸盐的对照相比,土壤中加入磷酸盐后矿物态铅的比例由57%上升至81%,加施钙、氯或增加土壤含水率后,多数处理矿物态铅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有机结合态铅比例上升.与对照相比,污染土壤中施用磷酸盐后,植物产量大幅增加,但施用钙、氯或增加培养期间含水率后,部分处理植物产量有所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铅冶炼污染土壤中加入磷酸盐时,加入钙、氯或者增加土壤含水率均有利于铅的稳定,但以上措施可能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监测和评估再生铅生产的环境风险,掌握再生铅生产企业搬迁前后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富集规律,该文检测了江苏省某再生铅生产企业周边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和Cr)的浓度,并评价污染程度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企业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为Cd>Pb>Cu>Zn≈Cr,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超过了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存在极强的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再生铅生产企业周边土壤中Cd和Pb污染对人体存在较强的潜在健康风险,特别是对儿童健康影响更加严重。总体而言,新建厂区污染远低于废弃厂区,表明工业企业科学规划、异地搬迁有利于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重金属冶炼过程中有毒有害元素砷在各个生产工序中污染分散和缺乏有效统计的问题,以我国典型炼铅法(SKS炼铅法)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其主体冶炼过程中砷分布状况,提出了铅冶炼有害砷元素流向审计与诊断的思路,并采用回归拟合和物流审计的方法,构建了SKS工艺砷流向审计平台,实现了SKS炼铅工艺中砷元素流向的自动审计和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不同添加剂对铅冶炼污染土壤中铅、镉稳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研究铅冶炼形成的重金属复合污染石灰性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方法,在污染土壤(Pb、Cd含量分别为2337和21.4mg·kg-1)中分别加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石灰、盐酸、磷酸,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cv.Rainbow)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灰显著降低了土壤中DTPA-Cd含量,但对DTPA-Pb含量无显著影响;加入盐酸显著增加了土壤DTPA-Cd含量,对DTPA-Pb含量无明显影响.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与盐酸配合、磷酸二氢钙和磷酸均显著降低了土壤DTPA-Pb(降低幅度为39.5%~47.8%)和DTPA-Cd含量(降低幅度为10.5%~19.4%)(p<0.05),且磷酸二氢钾和盐酸配合处理与单独加入磷酸二氢钾处理相比,土壤DTPA-Pb含量下降了12.6%(p<0.05).磷酸二氢钾和盐酸配合处理土壤的Olsen-P含量和pH均显著低于单独加入磷酸二氢钾处理.加入石灰和盐酸处理的植物产量显著低于除对照外的其它处理,其余处理地上部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00%~140%.加入盐酸显著增加了植物地上部镉含量,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植物地上部铅含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