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环境保护部近日举办2014年环保社会组织培训班,以增强环保NGO对当前环境形势、环境政策的把握和理解,提升新形势下环保NGO有效参与环境事务的能力。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家环保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专家解读了新《环境保护法》修订背景、立法过程、亮点内容,包括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新增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探讨了公众参与如何推动环保前行,包括国内目前面临的环保问题、NGO在参与环境事务上扮演何种角色等;讲授了环保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环境治理,包括环保社会组织现状、社会治理的新背景,环境公  相似文献   

2.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环境NGO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在中国刚刚兴起之时,上海就已经出现了环境NGO。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上海环境NGO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在筹资和资金管理方面也颇具能力。可以说,上海环境NGO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目前,它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3.
《绿叶》2005,(6)
6月17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国际知名NGO——奥伊斯嘉(OISCA)国际组织在北京签署了“培训中国环保志愿者合作协议”。为促进国际间环境保护、生态教育的交流和发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将选派优秀环保青年志愿者赴菲律宾接受奥伊斯嘉国际组织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NGO运营、环保活动的组织及其与政府之间的协调等。这批环保志愿者还将在菲律宾考察奥伊斯嘉国际组织在当地开展的“儿童森林计划”。图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左)与奥伊斯嘉国际组织负责人中野利弘(右)签约后亲切握手。  相似文献   

4.
田静 《绿叶》2014,(5):23-25
因为专业和组织特征,环境NGO更有能力和责任来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NGO需要做好实际调查,以倒逼品牌供应链的方式来推动企业治污。当前,相当一部分的环境事件都与企业排污有关。如何才能让企业承担起冶理排污,从而减少或者不向环境排放污染,是污染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均是不可缺少的力量,特别是作为社会组织的环境NG0,因为其专业特质和组织特征,更有能力和责任来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钟峪 《绿叶》2011,(8):120-125
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大国,而其代价则是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环境问题。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社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环保NGO亟待发展等等条件的约束下,解决环境问题显得举步维艰。而环境破坏的速度和复杂性,也已经超过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成长速度。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环境问题,以持续不断地努力去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次"环保非政府组织(NGO)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培训班"4月16日-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52家环保NGO的代表参加了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这次培训班。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在倡导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但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环保NGO普遍对听证制度的定义、程序和方法不了解,存在着把握问题不准、不善于举证等问题。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介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议题,它所面临的挑战更多源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任务繁重与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之间的矛盾。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或某一政策,或者仅仅依靠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倡议与行动,均不足以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跨国环境风险,这将倒逼国内与国际社会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构建新型环境治理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地政府不仅要发挥生态环保的示范作用,还要建立横向若干部门和纵向各级政府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护跨国合作制度,鼓励企业、NGO组织与民间力量、智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9日至10日,正值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五周年,来自全国各地150家民间组织和11家国际组织的240名各界代表汇聚一堂,在北京举行了“2005全球消除贫困联盟—中国千年发展目标论坛”。这是全球消除贫困联盟(GCAP)首次在中国开会。本次千年发展目标论坛的讨论议题有四个:环境保护、性别平等、教育、艾滋病,其中环境保护引起了最广泛的关注。与会的50家环保NGO来自全国各地,而且都集中在草根阶层,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感染了与会的各领域代表,不少其他领域的NGO代表也全程参与了环境保护分论坛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发展,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整合和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以促进公众参与的巨大潜能,推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环境NGO为促进公众参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尽管总体看来促进公众参与的行为层次比较低,然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其带来的变革将是深远的。全社会应该关注扶持环境NGO成长壮大,促使公众参与向更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09,(7):25-28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环保NGO已成为普及环境教育和倡导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如何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呢?我们以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志愿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湿地保护宣传第一人”的朱再保老人26年的环保事迹为例,向您展现中国环保NGO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黄真平 《绿叶》2008,(10):90-93
中国NGO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半官方"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社会注册的环保NGO主要来自四个阶层的力量:青年学生、白领阶层、知识分子和媒体。环保NGO要注重在组织中推行自我控制和反组织性。环保NGO的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我国的NGO总有一天会站在国际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12.
郇庆治 《绿叶》2007,(11):51-51
6月29日至7月1日,笔者出席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首届环境社会学国际研讨会"。其中一个大会发言小组的主题是"环境公民社会、环境非政府组织成长和环境保护"。有意思的是,原定的关于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成长环境及其功能发挥的讨论,自觉不自觉地转向了其民主制度保障及其政治参与机制议题。但问题是,环境挑战的民主回应的一般状况,或者说环境与民主的一般性关系应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13.
赖芸 《绿叶》2007,(Z1)
不久前,我应韩国零废物运动网的邀请,前往韩国考察。那段时间,韩国环境NGO为推动公众参与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韩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国最大环境组织:韩国环境运动联盟  相似文献   

14.
王涛 《绿叶》2011,(6):70-74
环境保护是一个公益问题,涉及各个群体的利益,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参与,从公民到政府各司其职,构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环保宣传和教育,并对环保NGO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励NGO进行环保活动,开展环保宣传,引导人们积极实施保护环境的行动,因为环保意识最终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动意识。  相似文献   

15.
谈环保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艰巨的任务。投资是环境保护的第一推动力,没有投资就没有环境状况的改善。近年来我国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开拓了环境保护投资渠道,这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环保投资领域也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环保投入不足,缺乏制约机制,技术水难落后,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则需有的放矢,以增加环保投入为主要突破口,以建立有效的环保制约机制为保证,提高环保投资技术水平和构建合理管理机…  相似文献   

16.
辛静 《环境教育》2008,(5):33-34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一直在努力探寻环境保护的治本之道,如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等,尤其是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和制度建设,使公众由自发性参与向制度性参与发展。从以下这些标志性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众、NGO组织多方良性互动,促进环境保护的崭新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是什么?是教育,是全民教育。 环境保护事业的希望在哪里?在于全体公民环境素质的提高;在于公众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在于他们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支持和参与;在于日益众多的环保社团、NGO出现并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于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加入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监督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的队伍中来;在于人人都是环保志愿者。  相似文献   

18.
吴卫星 《绿叶》2011,(8):87-93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环境立法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总体上进一步加剧。我国环保困境的根本成因是政府环境规制的失灵,而其根本出路则在于引入"社会合作"理念,创建绿色公民社会。在《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应当认真对待和创立(或完善)公民环境权、环境NGO结社自由、PRTR制度与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只有引入社会监督,才能有效克服环境保护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9.
吴祖强 《四川环境》1997,16(3):56-60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已日益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在呼吁公众参与的条件下,依靠谁去搞好环境保护?公众是如何看待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了解公众关于环境保护的心态,有助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政策更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本文就这一话题进行了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公众普遍认为,政府和公众参与是搞好环保的主要依靠力量;而公众对环境宣传教育和污染企业的治理以及技术进步的期望较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人均月收入带来的影响,以期把握不同层次公众的心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环境宣传教育如何促进公众参与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宋欣洲 《绿叶》2008,(10):82-85
存在并发出声音,这也许就是NGO的价值。10多年间,中国的环保NGO从无到有,成长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国内间、国际间渐趋密切、广泛的交流与协作使得NGO群体的能力达到了"质"的飞跃。在向国际学习的过程中,国内NGO意识到本土化恰恰是自己更可贵之处。互联网的有效运用,使得NGO的工作推动和组织发展都更为多快好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