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单力 《环境》2005,(10)
9月16日上午,广州美丽的二沙岛旁的珠岛宾馆会议中心,“绿色广东”大型论坛正式开幕。这一环保论坛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广东堪称史无前例。一个由中国著名环境问题院士、环保经济学家、环保文化人士和民间环保团体组织代表组成的“绿点子”智囊团纷纷献上研究成果,从环境、经济、文化、能源、交通等不同层面,就“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环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5,(10):61
绿色交通是建设绿色广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这是在9月16日举行的绿色广东论坛上,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坚教授提出一个响亮的观点。而做好绿色交通,城市的规划只是一个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正如赵教授所指出的,它要求人们的经济活动模式(包括生产和生活)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时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广东。作为一个全新概念,绿色广东由省委书记亲自提出来是第一次。此后,建设绿色广东的热潮涌动南粤。本期特推出“绿色广东大家谈”专题。参与嘉宾来自广东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单位,都是长期关注广东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视角,对绿色广东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奥运之后环保事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运用这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集合各相关部门之力,建立一个综合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的高效环境管理制度,尽快遏制和扭转污染恶化的局面。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9月12日的绿色中国第十四届论坛上重申。  相似文献   

5.
陈光荣 《环境》2006,(12):20
广东省委提出了建设绿色广东的重要战略,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建设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培育以人为本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6.
李珠江 《环境》2006,(12):16-17
建设绿色广东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2006年5-8月,广东省第八期高级公务员公共行政管理知识专题研究班(简称牛津八班)的35位学员在中山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学习,学习期间,英国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环境管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他们对绿色广东的无尽思考。今年9月,由学员之一、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亲自提议,《环境》杂志组织了“牛津归来看绿色广东”专题策划,邀请部分学员结合学习经历和本职工作,畅谈和展望绿色广东。此策划得到了牛津八班学员的大力支持,至截稿时收到稿件16份。更令人钦佩的是每一份稿件均是精雕细琢,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牛津八班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对绿色广东的真情实感。在此表示诚挚谢意,本刊特节选刊登部分文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5,(6):74-75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经济资源的今天,“绿色广东”的建设,是站在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向和谐社会迈进。这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等重要内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燃油清净剂对“绿色交通”工程的推进具有现实的意义。针对目前燃油清净剂推广所遭遇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讨论,本刊将给予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马瑞 《环境保护》2006,(9B):12-15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新的五年规划中,环保因素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成败的重要指标,中国的产业经济面临着可持续性发展的硬约束。9月16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举办。牛文元、温铁军、叶文虎、朱坦等十五位著名专家围绕本届论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主题,为推进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建言献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董文茂 《环境》2005,(4):49
3月31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和广东省政府在广州联合召开《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成果汇报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绿色广东为主线,是一个符合广东实际,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环保战略规划。全省要以实施环保规划为契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广东。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5,(5):52-53
韶关.作为广东的北大门她不仅展示着广东的环境形象.同时也是广东重要的一道生态屏障,惟其如此.韶关的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才会牵动着全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太多的关注,我们决定解读韶关。以环境的视角解读绿色的韶关.五月初我们记者一行踏着铺地的阳光,沐着沁人的绿风行走在粤北的土地上。在韶关我们的采访无时不处在一种感动之中。我们被韶关市委和市政府“就是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也要治理好韶关环境,保护好全省的生态屏障”的决心和信心所感动.这是一种大局观和奉献现,我们也被韶关市全体环保工作者务实创新的精神所感动。近年来他们为全市的环境保护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即使在被误解的情况下也默默地工作着因为他们坚信只有努力让韶关的环境问题彻底解决才是自己最好的申辩。在感动之余我们编辑了这期“韶关专辑”。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对韶关的解读能从环境的角度尽可能地让大家比较全面地了解韶关了解韶关的环保工作.建设绿色韶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