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989 ̄1993年对广东沿岸海域14个观察站的牡蛎Cd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牡蛎Cd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牡蛎Cd含量的地理分布基本上如实地反映了广东沿岸海域环境中Cd的地理分布状况;牡蛎Cd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高值出现在秋季,低值出现在春季,牡蛎Cd含量的季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牡蛎自身的生物条件;个别观察站牡蛎Cd含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但就整个广东沿海来说牡蛎Cd含量的年限变  相似文献   

2.
湄洲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以湿法消化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福建湄洲湾海域5种海洋生物体内Cu,Pb,Zn,Cd,Ni,Fe,Mn,Co的含量,并计算了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各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Fe,Mn,Cu,Zn>Pb,Cd,Ni,Co。对多数其含量大小趋势为:双壳类软组织>海带>虾、鱼肌肉。牡晟对Cu,Zn,Cd的富集系数比其它生物高得多,湄洲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国内外某些海域相近,远低于海洋生  相似文献   

3.
牡蛎软体,贝壳和沉积物中Cd、Cr、Cu、Fe、Mn、Pb和Zn等重金属元素被同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在牡蛎中的生物积累是牡自身的新陈代谢、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环境诸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牡蛎斩生理作用对重金属在软体中的积累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而贝壳中重金属的积累对来自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牡蛎软体、贝壳和沉积物中Cd、Cr、Cu、Fe、Mn、Pb和Zn等重金属元素被同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在牡蛎中的生物积累是牡蛎自身的新陈代谢、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环境诸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牡蛎的生理作用对重金属在软体中的积累所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而贝壳中重金属的积累对来自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小南湖水体中铜锰锌镉的迁移和积累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杭州西湖的子湖(小南湖)的水生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同步分析了水和底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以及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的重金属的含量,揭示了Cu、Zn、Cd的积累、迁移和转化规律,结果表明:(1)水相中Cu、Zn、Cd主要以溶解态存在,Mn主要以颗粒态I存在;底泥中,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Mn以铁锰氧化结合态,Cd以碳酸盐态、Zn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存在,在水和底泥中,重金属总量次序分别为:Zn〉Mn〉Cu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与儿童发中微量元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乐安河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沿岸儿童中Cu,Zn,Pb,Cd,Mn,Fe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重金属污染与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等进行了调查,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乐安河重金属污染与沿岸儿童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较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寻定几种农作物籽粒中重金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四种农作物(玉米、小麦、水箱、蚕豆)籽粒中八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Ni、As、Hg)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籽粒中重金属元素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籽粒中重金属的吸收系数大致为Cd〉Zn〉Cu〈Pb,玉米籽粒Cd〈Zn、Cu,可能由于元素间的交互作用,Cu、Zn、Pb、Cd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由于不同农作物和物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差异,Cr,Ni、As、Hg在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海域经济水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调查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域鱼类、是类、蟹类、头足类和双壳类等5大类经济水产品中的Cu、Pb、Zn、Cd、Cr和Ni。研究结果表明,各类生物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重金属在鱼虾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鱼类的重金属含量与其栖息水层有关;除肉食性鱼类的Cd含量较高小,不同食性鱼类重金属含量间的差异不显著;近海鱼类的重金属含量与河口咸淡水鱼类的重金属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鱼类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游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中国北方5个群体(青岛、烟台、兴城、大连、丹东)菲律宾蛤仔体内Cu、Pb、Zn、Cd含量,研究了4种重金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遗传杂合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Cu和Zn、Cu和Cd、Zn和Cd具有显著的相关性;Cu和Zn相关系数最大为0.9832,线性方程为:Czn=5.207Ccu-7.5816;Cu、Zn、Cd与杂合度相关系数为正,bp与杂合度相关系数为负,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测定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沼泽沉积物和大型底栖动物中重金属Cu、Pb、Zn和Cd的含量。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潮沟的高;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英罗港红树林区部分沉积物己受到Cd和Pb的污染。各类动物重金属平均含量Zn和Cd以软体动物,Cu以甲壳动物,Pb以星虫类最高。在动物总体水平上,林内动物重金属含量稍高于潮沟动物。在种类和动物类别水平上则无明显差别。各潮带动物重金属含量规律混乱。少数大型底栖动物受到Cd或Pb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潜在来源,对粤东近岸海域153个表层沉积物样本中重金属(Cu、Pb、Zn、Cd、Cr、Hg和As)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重金属排放特点解析了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超过了背景值,入海河口及其附近区域是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区。地累积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Cu>Hg>Zn>Cr>As>Cd。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整体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生态风险,Hg和Cd是主要的贡献因子,需加强监测。分析表明,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自电子垃圾拆解、化石燃料燃烧、涉重金属企业排放、农业生产活动和船舶排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和实验分析,对粤北大宝山矿山下游酸性矿山废水污灌区水稻土中重金属(Cd、Zn、Pb、Cu)的形态分布特征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运用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和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问题,并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酸性矿山废水污灌区水稻土中Cd以酸提取态和残渣态为主;Cu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为:残渣态>可还原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以残渣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86.54%;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占总量的50%以上,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为:残渣态>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TCLP提取的重金属Cd、Cu、Pb和Zn含量分别为:0.17~0.89、 8.12~70.33、 3.16~90.33和10.24~106.85 mg·kg-1,其平均值分别为0.41、 36.60、 15.97和50.78 mg·kg-1.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d、Cu、Pb、Zn含量范围分别为:0.183~0.947、 3.542~5.997、 0.285~1.532和17.54~41.10 mg·kg-1.参照卫生部颁布的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卫生标准评价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情况,其结果表明,Cu和Zn含量未出现超标现象,而Cd和Pb含量超标现象很严重,其超标率分别为87.50%和81.2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的Cd和Zn含量显著地受到土壤中酸提取态Cd和Zn含量的影响,Cu含量显著地受到酸提取态和可氧化态Cu含量的影响,Pb含量显著地受到可还原态Pb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受到TCLP提取重金属含量的显著影响,重金属总量、pH和有机质对其的影响不显著.TCLP法适于对酸性矿山废水污灌区水稻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进行快速简单地评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大量监测资料,研究广东省沿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基于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分析广东省沿海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粤东、粤西区域,其中Cu(106.98±70.69μg/g)、Pb含量(65.74±65.03μg/g)分别以广州、深圳最高,Zn(250.25±55.01μg/g)、Cd(1.48±0.30μg/g)、Cr(96.48±9.79μg/g)、As(17.30±14.00μg/g)含量均为中山最高.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广东沿海各单项指数(0.528±0.377~2.107±3.665)及综合指数(7.135±7.880)均处于"低等"水平.单因素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为:Cd > Cu > Pb > Zn > As > Cr,而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则表现为:珠江口(12.131) > 粤东(5.488) > 粤西(4.1560).沿海沉积物中Cu、Pb、Zn、Cd、Cr之间均具显著正相关性(P<0.05),说明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近,具有同源性;部分重金属(Cu、Pb、Zn)含量与TOC显著正相关(P<0.05),而部分重金属(Cu、Cr、Cd)含量与pH值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
深圳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深圳湾表层沉积物中的Zn、Cr、Cd、Ni、Pb、Cu等6种元素的重金属分析可知,所测样品指标的平均值已全部超过广东海岸带沉积物背景值.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的评价结果为Cd>Zn>Pb>Cu>Cr>Ni,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以偏中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部分区域出现偏重污染.参照<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Zn的平均值超过背景值的6倍,已属于超Ⅱ类沉积物.Cr为超Ι类,Cd为近Ⅲ类,其均值已超过背景值的9倍;Pb属于Ι类沉积物.Cu的均值显示其已属于超Ⅱ类沉积物.结合粒度分析,其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有沉积物中的富集程度与粒径大小密切相关,其在粒径较大的深圳湾河口区污染程度最小.而在时间尺度上,在近20多年中与背景值相比,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增加则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沿海滩涂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状况,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污染风险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滩涂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土壤重金属呈轻度潜在生态风险和警戒级综合污染水平,其趋势均为工业园区>居民区>镇郊农田>围垦滩涂;2种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驱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升高的主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壤重金属累积,宜采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监测监控和强化源头防治以防控和削减该区土壤重金属危害.   相似文献   

16.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ianjin Bohai Bay,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ontamination level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heavy metals in coastal waters and sediments from Tianjin Bohai Bay,China were examined.Pb and Zn were found as the main heavy metal pollutants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bay.High levels of Pb and Zn appeared especially near the estuary,indicating that river discharge was 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Moreover,atmospheric deposition resulted in Pb contamina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embayment.Analysis of data for the period 1987-2004 indicated that Pb ...  相似文献   

17.
大宝山铜铁矿区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公里网格方式在大宝山矿区水系采集水样品60件,进行分析测试,得出了该研究区内Cr、Cd、Co、Ni、Cu、Zn、As、Sb、Hg、Pb共10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其中污染最严重是Cd,其次是Zn、Cu、Pb、Cr、Ni、Hg。由元素的浓集中心分布分析得出,污染源主要是矿坑土、尾矿坝、废石堆和民采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广东大宝山多金属污染排土场种植重金属耐性作物红麻、苎麻,辅以石灰+有机肥、石灰+生物炭的土壤改良,研究不同植物稳定修复模式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土壤pH与重金属含量、径流液产生与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良剂处理有效促进红麻、苎麻生长,提高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有助于排土场土壤的植被恢复.石灰与有机肥、生物炭的施加可以改善土壤酸性环境,将土壤pH由酸性显著提高至中性,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且生物炭的作用更显著;随着红麻、苎麻稳定修复时间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呈一定程度下降趋势.植物的定植和土壤改良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提高径流液pH,但pH会随着修复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径流液中溶解态和悬浮态重金属含量均在植物稳定修复过程中得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的等标负荷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利用等标污染负荷的方法,从污染物类别、空间分布、行业排放、耦合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2007年全国工业污染源废水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等标负荷大小排序依次为总铬,砷,镉,铅,汞,等标负荷法较总量统计方法更能科学反映我国现阶段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特征;2007年重金属等标负荷和单位增加值等标负荷排序结果不完全相同,两者最大的省区分别是广东省和湖南省,最大的行业均是金属制品业。我国应将广东、湖南、浙江等八大重点省区,金属制品、有色冶炼等四大主要防控行业,总铬、砷、镉3类主要污染物作为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减排的重点;尤其应将广东省金属制品业总铬排放,湖南省有色冶炼业镉、砷和铅排放及浙江省皮革制品业总铬排放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中、东部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体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2000年11月福建中、东部沿海养殖贝类体重金属的检测资料,分析了牡蛎、菲律宾蛤仔、缢蛏体内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闽江口附近海域和兴化湾湾顶北部海域养殖的褶牡蛎,体内Zn和Cd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区。文中对3种养殖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闽中、东沿海的养殖贝类基本未受重金属污染或属微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