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树木的横断面上,可见到许多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环,这就是树木年轮。它不但可以告诉你这棵树的树龄,而且还给你带来自然界的丰富信息。目前,科学家已发现树木年轮具有天文、气象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价值。如地震发生、火山爆发和环境污染等灾害,都能在树木年轮上记录下  相似文献   

2.
鼠害猛于虎     
王蜀华 《环境》1996,(1):36-37
鼠的生物机理与太阳活动“鼠害猛于虎”,是太阳生物学专家基于太阳活动进入谷年,反而促使鼠类生物机理趋向繁殖繁衍高峰,导致“鼠口大爆炸”的特殊理论。科学家们普遍认为:1992年太阳活动进入谷年后,太阳物理辐射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冲击相应缓减,但遗憾的是,代表纯阴之物的老鼠繁殖力却十分旺盛,并在短期内形成“鼠害猛于虎”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我是林业工程师,常和树木打交道。在林区,每当大树伐走之后,伐根上便裸出一圈套一圈的年轮。它令我凝神注目,引发联想:表面看去,它很像投石静潭后的晕纹,在环环扩展余波;用科学眼光审视它,那绝不是零的环生、空白的拓展和放大的复演,而是潜能在显示和生命实体在外延;它化无形的时间和灵魂为有形的体态,标写生物履历;它是大自然镌刻在它全部作品上的象形文字,是记录生者与逝者的考勤表。天文学家发现:树木可在自己的年轮中保存太阳大爆发的“记  相似文献   

4.
6亿年间,5次生物大灭绝中的3次均与大规模火山爆发有重要关联。很多年以前,人们发现恐龙绝灭的时间,与印度德干高原大规模的洪流玄武岩喷发,即火山作用的年代几乎一致,于是有了“生物绝灭起因于洪流玄武岩喷发”的说法。2.5亿年前二迭纪末与2亿年前地球史上发生的最大的生物绝灭事件,也曾被认为与火山爆发相关。1995~2000年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伦尼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波林,分别利用同位素测定年代法,分析了我国浙江煤山地区二迭纪末地层的火山物质,以及西伯利亚洪流玄武岩喷发的年代,发现两个事件几乎同时…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与增强的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体积和高山树线高度的变化及全新世期间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清楚的表明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季平均温度处于变动之中,温暖时期温度比现在高2℃,寒冷时期温度差不多与前几个世纪最冷的几十年温度相同,叠加在这些持续了100-200年的长期变化上面的是温度的短期波动,根据冰川,高山树线变化和树木年代学得到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气候年表与从格陵兰岛中部冰芯研究显示的气候变化关系非常好,因此可以认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气候年表描述了一个大区域的典型情况,已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纪录与太阳辐射变化资料进行了比较,这些资料是用树木年轮中得到的^14C异常值估计的,气候的较大变化与太阳辐照变化的相关说明了太阳对气候的驱动力,这意味着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洞穴石笋因其分布广泛、测年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一种重要的陆地载体,在晚第四纪古气候和人类世环境变化研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树木年轮一样,一些石笋也具有“年轮”。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所发现的四种石笋年纹层——可见纹层、荧光纹层、方解石文石交互纹层、痕量元素纹层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西安大爆炸连烧两日七消防队员以身殉职今年3月5日傍晚6时40分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发生泄漏爆炸,十来分钟后又发生第二次爆炸,晚7时12分,晚8时1分许又先后发生两次猛烈爆炸,烈焰腾空而起,两次形成的时长10余秒的火柱“蘑菇云”,高达150...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球也在“呼吸”我国科学家在通过对地球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研究后惊奇地发现,吐气和纳气并非人类和地球其它生物赖以维系生命的专利,整个地球乃至沉积岩、海洋都存在类似呼吸的吐纳状态。所不同的是,人类等生物呼吸的是氧气,吐出的是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9.
盱眙县化肥厂“3·13”事故分析江苏省盱眙县化肥厂安全科1995年3月13日17时40分,江苏省盯胎县化肥厂碳化车间,在检修清洗塔测温导管时发生火灾。1名维修工当场烧死,1名维修工严重烧伤。事故经过1995年3月13日15时,碳化车间清洗塔1根38m...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两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已经揭示,2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发生一次致使当地人口死亡一半的饥荒,可能已预示着一次“核冬天”的可怕后果。 核冬天的提出者们宣称,向高层大气排入巨大数量的烟尘会遮蔽阳光,把世界推入一个可能持续数月、也许数年的假冬天。 专家们早已知道,火山爆发能在小范围造成类似的效应。加州理工学院NASA实验室的凯文·庞  相似文献   

11.
在湖泊沉积物中发现的不亚于冰川纹泥、树木年轮等及其它自然档案的沉积年纹理,对第四纪尤其是近代环境变化的研究有独特贡献。本文主要介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包括年纹理形成机制,取样、分样技术和装置以及过去气候和环境质量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前言用树木的年轮分析铅污染历史的发展已通过树干木质部中铅的移动来进行。在2年的研究中,我们把红云杉(Picea-rubens Sarg.)的幼苗在一个生长季暴露在铅中,在前一个或下一个生长季与铅隔离。木质部年轮和树皮中的铅含量用原子吸收法分析测出。暴露在铅中的幼苗组织的铅浓度远远高于对照苗木,并发现隔离铅期间形成的木质部组织中铅浓度较高。虽然铅迁移的路径没确定,但很可能是由  相似文献   

13.
旅顺化肥厂“7·28”爆炸事故分析辽宁省石化厅蒋维真1994年7月28日旅顺化肥厂在检修更换碳化阀门后开车时,新换阀门破裂,大量气体泄漏,造成操作室发生空间化学爆炸,致使2名工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事故经过7月28日,旅顺化肥厂氨分厂碳化1号...  相似文献   

14.
1985年首次报道南极上空15~20km处出现“臭氧空洞”后,臭氧衰竭一直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过去10年大气平流层臭氧浓度约减少2.5%,仅1991年就减少约2%.同年9月臭氧值达到历年同期最低值、“臭氧空洞”出现得早,在11~13km、25~30km高度首次观测到臭氧衰竭,衰竭量达50%.南极站也发现在25~30km高空,9~10月臭氧混合比比正常恒定的混合比低30~50%,臭氧降低时间约40天,速度为以往春天“臭氧空洞”形成速度的1/2.25~30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上旬,主要与极区平流层云(PSCs)有关.PSCs可能是威德尔海和帕默半岛地区的大气移动所致,由高山背风面气流在平流层25~30km高度产生.这一现象1991年比以往严重得多.PSCs使无活性氯转变为活性形式,没有阳光时也可使臭氧减少;使活性氮变成硝酸冰粒子,并在表面与含氯化合物反应释放出氯,春天阳光照射时变成活性氯致使臭氧显著减少.另外.30km高空臭氧衰竭也可能通过单纯化学反应发生,但只能部分解释此高度臭氧衰竭.11~13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下旬,由大量硫酸气溶胶导致.气溶胶对臭氧的作用在1982年墨西哥EIChichon火山爆发后引起广泛重视.1991年6月和8月分别发生了菲律宾Pinatubo火山和智利哈德孙火山爆发.Pinatubo火山爆发后的几周内,气溶胶(95  相似文献   

15.
北美热带树线的400年年轮年代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高海拔立地可能对气候的快速变化特别敏感.通过对树木线种群的样本分析,我进行了热带北美的首次长期(>300年)年轮年代学研究.样地位于墨西哥新火山带西端的科利马(Nevado de Colima),研究树种为墨西哥山松(Pimus hartwegii).尽管该地区过去曾进行过采伐,但在现有树木线以下约300m,海拔3600~3700m处发现有300~500年生的老龄松树.科利马(Nevado de Colima)年轮年代从1600年至1997年.用科利马气候记录进行校准,表明夏季季风降雨为最明显的树木气候标志.大多数树木在1913年和1914年都表现出极端低生长,而这以前1913年1月科利马火山(Volcan de Colima)曾经突然爆发.由于P.hartwegii见于由墨西哥至瓜地马拉的高山山顶,所以有可能建成热带树木线年代学网络.  相似文献   

16.
在马里兰州,美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的生长年轮看来保留了填土中地下水污染的化学记录。在填土下坡,树木生长年轮中铁和氯的高浓度带,在时间上与填土中预计造成的地下水中铁和氯污染的活动密切相关。沿地下水流动的总方向,离填土愈远,树木年轮中的铁峰顺次推后出现,意味着被铁污染的地下水是从填土流出的。根据离填土不同距离的树木年轮中元素的浓度趋向,估计了该地地下水中铁和氯运移的历史速度分别为2~9m/a和至少40m/a。根据树木年轮得到的这种氯的运移速度与已知的地下水流速(30~80m/a)接近。根据氯的运移速度算出的最小水平水力传导率(0.01~0.02cm/s)与从蓄水层试验得到的值(约0.07cm/s)和地下水模拟得到的结果(0.009~0.04cm/s)一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11日,有着中国青年科技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全国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获此殊荣.她们通过将创新方法引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在各自的科研领域获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从而帮助人类在获取新材料、解决生物学医学难题、应对环境与气候挑战等方面获得更新的进展,也为整个科学界带来了新思路、新突破.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的教授勾晓华就是其中的一个.她系统地研究西北旱区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北部树木年轮,发现树轮记录主要反映区域湿度变化.这一成果为重建过去几百年到几千年的干旱变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世界上海洋盐类成分的形成和演化有着多种见解。某些科学家认为早期海水所含盐类在比例上与现代海洋是近似的。另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洋中盐类的成分在元古代时已经形成,此后扑无多大变化。第三种意见则确认,海水中盐类离子组成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最后,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海洋的总含盐量是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增高。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硫酸盐的S~(32)/S~(34)比值的变异是与古地理环境和这些盐类各自在大洋中的平衡有关。脱水后的硫酸盐的硫同位素成分则随地质时期而变化。此变化是全球性  相似文献   

19.
连城县合成氨厂“1·4”爆炸事故分析福建省连城县合成氨厂安全科1995年1月4日9时20分,福建省连城县合成氨厂化工车间碳化工段5号碳化塔右第三组水箱垫片处发生泄漏,1名工人在撬垫片法兰时,水箱口发生爆炸,将该工人炸死。事故经过1月4日大夜班约5时,...  相似文献   

20.
《沿海环境》2001,(3):31-31
澳大利亚一个科学小组最近从20世纪初灭绝的有袋类动物──袋狼的标本中,成功地提取出了保存完整的DNA物质,并希望能借助基因工程使这一已灭绝多年的独特物种重返人间。 科学家们从一只经过防腐处理的雌性袋狼幼崽的标本身上提取了含有袋狼心脏、肝脏、肌肉和骨髓组织的DNA物质。用于克隆技术实验。 这只已在酒精中保存了134年的雌性袋狼幼崽标本是一年前在澳大利亚博物馆的仓库中被发现的,这个发现使澳大利亚科学家们燃起了克隆出活生生的袋狼的希望。 “现在还不能肯定是否能真正克隆出袋狼,”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迈克·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