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柠檬黄模拟废水,研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ABR对柠檬黄及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HRT为30 h时,柠檬黄经ABR厌氧处理后的去除率达96.4%,COD去除率达97.9%.同时利用红外光谱、UV-Vis、离子色谱分析柠檬黄的降解产物.从红外光谱和UV-Vis分析得出,柠檬黄经ABR厌氧处理后偶氮键断裂,生成的芳香胺类化合物被进一步降解为含苯环、含萘环的化合物;离子色谱定性分析得出柠檬黄分子中的磺酸基转化成了硫酸根.  相似文献   

2.
对苯二甲酸厌氧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匡欣  王菊思 《环境化学》1993,12(3):179-186
采用半连续实验方法在中温条件下研究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简称TPA)的厌氧生物降解性。在一定的COD负荷下,研究不同TPA负荷对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PA可厌氧降解的浓度比较低,在500mg/l以下;高浓度的TPA不能被厌氧降解而在反应器中累积起来,并对厌氧系统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和程度与TPA污泥负荷及体系中TPA累积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对发酵废水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总有机负荷最高可达到8.88kg(COD)m-3d-1,系统去除率稳定在88.10%~96.88%,说明反应器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反应器结构合理,利于保持丰富、高活性的微生物,反应器厌氧区颗粒污泥TS高达83.9gL-1,VS/TS为56.9%~57.4%,比产甲烷活性为280~350mL(CH4)gvss-1d-1;好氧区固定化微生物TS高达64.03gL-1载体,VS/TS为94.02%~94.30%.反应器各功能区对废水的降解过程分析,说明反应器厌氧区和好氧区一体化结构合理,可将废水逐级降解,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图8表4参1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利用未沉淀的生活污水(COD在432mg/L左右)在7℃~22℃温度下自接种启动容积为5L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初始有机容积负荷为1.75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5.9h.运行57天时出现了颗粒污泥,此时污泥负荷为0.33kgCOD/kgVSS·d.106天后反应器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当温度在20℃左右,HRT为6h,COD去除率达81.2%,出水COD低于100mg/L.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呈黑色,粒径在0.5mm~3mm之间,比重为1.04, SVI在15左右,有较好的沉降性和产甲烷活性.污泥中产甲烷菌主要是素氏甲烷丝菌.  相似文献   

5.
ABR反应器的启动及颗粒污泥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20-30℃条件下,对ABR反应器进行了169d 5个阶段的启动实验,进水COD容积负荷达到4.38kgCOD·m-3·d-1,出水COD,挥发性脂肪酸(VFA)和pH值达到要求;形成了大量的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尺度介于2-3.8mm之间,沉降速度大于20m·h-1,MLVSS/MLSS值均大于65%;但各格室厌氧污泥的污泥指数(SVI)差异较大.显微分析表明,不同格室内呈现出种群配合良好的厌氧微生物分布,第一格室存在大量的优势发酵细菌,并有代谢乙酸的丝状甲烷细菌,然后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逐渐向以产甲烷细菌优势菌群过渡,并存在许多浮游的原生和后生动物.另外,各格室中的颗粒污泥形状各异,表面凸凹不平,存在气孔,且颗粒污泥愈靠近核心,微生物数量愈少,细菌分泌物和无机质愈多.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液分离—改良型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消化—SBBR(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好氧生化—高效复合絮凝组合工艺处理甘薯燃料乙醇糟液,处理出水各项敏感环境因子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在改良型UASB进水COD36720~43890mgL-1、SS8370~11400mgL-1条件下,维持反应温度(35±3)℃,其容积负荷可达到28.86~34.5g(COD)L-1d-1,对COD、SS、VFA去除率分别为92%~93%、89%~91.5%、96%~98%.在12~30℃时,厌氧消化液SS360~530mgL-1,BOD400~530mgL-1,NH3-N120~163mgL-1,S2-40~50mgL-1,经两级SBBR好氧生化处理后,分别降低到40~60mgL-1、250~310mgL-1、7.2~13.8mgL-1、低于0.5mgL-1.考察3种絮凝剂的混凝效果,以高效复合絮凝剂效果最好,生化处理出水经该絮凝剂混凝处理后,COD、TP和色度分别降低到低于100mgL-1、0.5mgL-1和40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氨氧化活性稳定后,反应器对氨氮、亚硝氮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氨氮和亚硝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42%和99.01%,相应的平均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93.64 mg·l-1·d-1和127.57 mg·l-1·d-1,COD的平均去除率为23.51%,平均容积去除负荷为84.53 mg·l-1·d-1.通过GC-MS总共检测出48种主要有机污染物,其中14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为100%,2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介于90%和100%之间,7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介于50%和90%之间,此外还有13种有机物去除率低于50%,反应中亚硝氮和氨氮的去除率比值为1.37,反应器中存在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厌氧-好氧一体式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的启动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式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以淀粉废水排放口底泥作为接种污泥,可以实现快速启动。启动过程的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 5℃~35℃,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 4h ,容积负荷从0 .5kg/ (m3 ·d)逐渐升高到3.0 8kg/ (m3 ·d)时,第11d就将反应器启动成功,前3级厌氧反应器总的去除率达到75 % ,厌氧-好氧一体式折流板反应器总的去除率达到96 %。而后逐渐提高容积负荷,当容积负荷为10 .0kg/ (m3 ·d)时,COD去除率最高为96 % ,出水水质达到或接近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GB 8978- 96 )。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厌氧流化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次采用气动厌氧流化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并就有机物去除的数学模式以及影响因素作了探讨。当载体选用经过强化处理的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时,试验结果表明,对进水COD浓度为10,000mg/L左右的人工污水,当容积负荷为20kgCOD/m~3·d时,COD去除率可达85%,进而确定在温度、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浓度、容积负荷四个因素中,温度对COD去除率影响最大,容积负荷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微生物厌氧膨胀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固定化活性污泥小球的性质及其在厌氧膨胀床中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用琼脂包埋方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细菌群,性质稳定.选交联剂戊二醛0.5%时,情况良好.pH6.0~8.0时,COD去除率均在75%以上.厌氧膨胀床进水COD为7300mg/L,回流比为24时,COD去除率达83.6%.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室温(20℃~25℃)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COD负荷和回流比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