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随着历史而变化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出现了对太阳、对月亮、对火的崇拜;在农业社会,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在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为可以去征服自然。实际上恩格斯在1886年的时候就指出"我们不应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应该说他是很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春天令人难以忘怀。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把原本明媚的春天变成了我们一段痛楚的记忆。席卷神州大地的非典型肺炎让人们感到了恐惧。而恐惧又令人联想到“天谴”。我们的祖先是相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如此严重的灾难,往往会把它当作不祥之兆,会被认为是上天的惩罚。其实,不单是我们的祖先,天人感应也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一种信仰。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谈到过“天谴”,黑格尔将“上帝加诸世人的所谓谴责或灾难”,解释为:“天谴观念所着重之点,即在于指出天谴主要的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对立。”在黑格尔看来,所谓“天谴”即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而招致的报复。而恩格斯后来也肯定和重复了黑格尔的观点。恩格斯认为,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招致自然界更加强烈的报复。我们把由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视为自然生态无法忍耐人类肆无忌惮的侵扰而发出的警示。刚刚过去不久的 SARS 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是一个有益的警示,为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毕节人奏响了这动人的变奏曲,这是开发祖国西部交响乐章的前奏。  相似文献   

4.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防治工业污染,建设现代工业新文明,把工业污染防治纳入协调发展轨道,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之必然。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生产成为当今社会物质生产的主导因素。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加、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的同时,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却在急剧恶化、工业所固有的两种属性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突出。198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十多年来,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在为中国的飞速发展而举杯祝贺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享受、挥霍着自然资源的时候,孰不知,地球已经被自私的人类折磨得千疮百孔了。几千年来,人类从依赖自然到改造自然。当洪水像疯狂的恶魔肆虐我们的家园时,当风暴像残暴的猛兽一样袭击我们的生命时,唯有自然在承受着灾难。一棵棵大树仰首与倒下的姿势,都显得那么虔诚而又庄严。当自然真正地成为人类的奴隶时,地球就岌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 师范先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这是人与环境关系的最基本向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极其有限,自然主宰着人类,人类听命于自然。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进入本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升级,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失去了节制。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陷入了恐惧、迷茫和反思。《只有一个地球》其实就反映了当时一批有识之士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忧患,“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  相似文献   

7.
陈华文 《绿叶》2022,(8):45-47
<正>《地球印记》告诉我们,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的文学书写,当前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8.
策划人语:在前工业化社会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工业文明到来,给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工业化的过程,人类与自然愈发疏离,渐行渐远。从18世纪的伦敦到现在的中国,我们在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传来消息,199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春回万物苏,在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灵面前,人类应深深反省作为自然的主宰者,应如何顺应自然,开发自然,而不致违反自然法则导致自然的报复.环境保护,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包括你、我、他一切人类朋友与自然界万物之间休戚相关的联系.这里,人的主宰只是相对的,生态平衡才是绝对的,为了人类自身的幸福,必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以求得她为人类生存提供久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蓓 《绿叶》2012,(5):58-61
与传统的自然文学相比,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注入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它的首要宗旨不再是歌颂自然,而是对环境危机作出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当代的生态文学,不应只限于以"歌颂自然"为主旨的文学创作,我们还需要揭示人类对自然系统的过度干涉有着潜在的灾难性影响,用文学的方式揭露、反思和批判人类对自然的错误态度,以多种题材传达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主义认识,从自然题材的散文诗歌和荒野小说拓展到都市文学、科幻小说等。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由土壤、地貌、岩石、植被、气候、水文等因素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存的最基本源泉。从广义上讲,土地资源的开发是指开发目前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发展各业生产,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具体内容来看,土地资源的开发包括开发耕地、园地、草地、草地、渔业用地等农用地和城镇、交通、工矿等建设用地;从土地开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汁原味的原则 为了解除工业文明的苦闷,逃脱城市的恶劣环境,人类开始寻求最佳的生存环境,这是产生生态旅游的动机。人类来自于自然,人类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于是人类开始回归大自然,追求人类以往的那种“原始味”——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因此,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即不但要保护大自然的原始韵味,而且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避免把现代化文明移置到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应与当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相协调,保护人地和谐的旅游美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3.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奉献、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篇文章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而就我所知,我们人类的早期恰恰是敬畏大自然的。这在我们传说中有很多记载。像二郎神就是守护神,现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有川主寺来敬奉。只是到了我们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之后,才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人定胜天,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安详。为了不再听到白鳍豚的哀鸣,我们共同爱护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吧!  相似文献   

15.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中人类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自然物质,它是人类生存、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自然物质体系的一部分,自然资源可以说无处不有,但要能直接为人类利用,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并不是俯拾即是,举手可得的。只有那些能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开发紧密联系,能直接被转化为社会财富的部分,才为人们所重视、所利用。这既与自然资源的性质、种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植物是构成大自然的重要元素,也是生物多样性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主宰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从香料、茶叶到橡胶,植物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塑造了整个现代社会,影响着人类当前和未来生活。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直接导致很多植物永久地消失,虽然物种的生成与灭绝是自然界的正常进程,但据测算,人类活动引起的人为灭绝是非人为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吴国盛 《绿叶》2010,(7):73-78
现代博雅教育应该把博物学教育涵括在内。现代文明让人类远离自然,而博物学恰能弥补这一缺陷。博物学让我们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认清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领悟人的有限性,最终培育一种更加健全的人性。就此而言,博物学教育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前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出现 ,大约已有200万年的历史了 ,从直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再到10万年前智人的出现 ,经过种种艰难曲折 ,使这个在自然界中并非坚牙利爪的物种 ,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然而 ,人们在对自己的进化与发展的胜利陶醉之余 ,发现了因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及短缺已构成了一种“人类生存困境”。于是 ,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观念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一致 ,珍惜共有的环境资源 ,应变革现有的…  相似文献   

19.
环境资源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斌  施介宽  秦艳 《四川环境》2000,19(4):16-19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的同时,也在开发和利用着自然的环境资源。本文阐述了环境资源的内容、性质、提出了环境资源量的定义。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系统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机理作了分析和说明,进而提出了将环境资源分为基本环境资源和“自净”环境资源两部分的构想,并提出了各部分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的环境秩序想要把自然与社会彻底隔开,彻底清除垃圾,但反而产生了更多的垃圾,引致了生态灾难。真正的环境主义,需要破除现代性的自然/社会二元本体论,不是去爱一个与人类无涉的平衡、和谐、完美的自然,而是去爱这些拒绝消失并围绕着我们的垃圾、粪便、废弃物,通过重新发现它们的用处和美感,让它们重新被社会接纳——循环利用,也被自然接纳——无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