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以对数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应用随机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式,进行了水环境风险容量的计算。同时,提出税收与补偿分配模式,对水环境风险容量进行优化、公平的分配,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计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规范了水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分类,建立了符合泗河水文、水资源特征和水环境状况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与GIS技术结合构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程序和方法;摸清了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点源排放口的一一对应关系,提出了将水域环境容量转换为陆域点源最大允许排污量的估算方法。计算了泗河在满足水功能区划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及最大允许排污量,从而为制定该河流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近海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为背景,提出了规划点容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以规划点容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适用于沿海城市的水污染控制系统分析模式,并应用于珠海特区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条件,建立了适用于中小河河流一维忽略污染物沉降扣弥散作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由实测值与拱型计算值之差的平方构成的目标函数。通过目标函数,把水质模型参数的估算转变成一个单变量函数求极值的问题。本文采用牛顿(切线)法求极值和计算机技术解决了这个单变量函数求极值问题,解决了在有多排污口存在的河段估算污染物衰减系数K值的难题。该办法的使用提高了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潮汐河网水环境随机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潮汐河网水环境模型中水文及水质参数具有明显随机性的特点,本文建立了潮汐河网水环境随机模型,给出了随机参数的分布函数形式。用Monte-Carlo随机抽样法求解水项模型 当只抽一个样本时,随机模型的算法与确定性模型的算法一样。计算结果为水环境容量的分布函数,容量结果与保证率成一一对应关系。最后还对随机参数的分布函数形成进行了敏感性讨论。   相似文献   

6.
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芦林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15-17,20
对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动态的水质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和线性规划来进行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该文着重介绍计算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的技术方法,通过简化的计算实例对具体过程进行了说明,其原理成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黄河兰州段水环境风险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河水流量变化大这一特点,采用以对数正态分布理论为指导的随机计算模式,以近十年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为设计流量,确定黄河兰州段主要污染物的容许排污量,即水环境风险容量。  相似文献   

8.
实施战略环境评价(SEA),充分考虑战略的环境影响是全面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内蒙古“十一五”规划SEA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环评。本文以水环境为例,运用情景分析法、压力分析法探讨了战略环境评价水环境压力的变化。引进容量承压度的概念,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经过“十一五”5年的发展重点区域水环境容量承压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与2004年水环境压力相比,内蒙古“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氨氮压力增大,COD压力变化较小。根据压力变化提出了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河流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通过水质控制目标分析,引入了饮用水供水水库的水环境容量决定其保护区内河流水质控制目标的概念,提出以水库的水环境容量为其上游保护区内河流段末的水质控制目标,解决了由于河流与湖库的总磷水质标准不一致、水质标准中没有河流总氮指标以及水环境容量计算中河流与湖库水文设计条件不同步等,导致水源保护区内河流的水质控制目标确定困难的问题,建立了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本模型直接表达了饮用水供水水库与其上游河流水环境容量之间的定最关系,体现了2个水域间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关系,为实现饮用水供水水库及其上游河流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应用本模型,计算了正在建设中的老虎潭水库保护区内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根据老虎潭水库水环境存量,保护区内河流的总氮水环境容量为65.05 t·a-1,现状总氮年入河量应削减33.86 t;总磷水环境容量为5.05 t·a-1,现状条件下尚有2.23 t·a-的剩余水环境容量,文中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推广至水质控制目标不同情况下的连续水域,尤其适用于下游水域水质控制要求高于上游水域的情况,拓展了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感潮河网水质模型的水环境容量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不公反映了感潮河网地区水流运动复杂、流态不稳定、流向多变的特点,而且反映了感8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受边界水质变化、河段水质目标不一致、水利工程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时空变化规律,该方法经过实例计算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水环境承栽力作为衡量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量化方法。本文介绍了不同学者对水环境承载力基本概念的不同提法,从理论上明确了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论述了水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的研究趋势。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的理论探索对于进一步研究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DPSIRM模型构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SVR模型构建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利用交叉验证法对SVR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运用该模型研究了长江经济带2009~2018年的水环境承载力演变趋势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承载力等级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其中上游城市群承载等级由II级(超载)提升到了IV级(弱可承载);中游城市群承载等级由II级(超载)提升到了IV级(弱可承载);下游长三角区域承载等级由I级(重超载)提升到了IV级(弱可承载).将评价结果与熵权-TOPSIS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较,相同率达到91.7%,说明SVR模型评价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可行,评价结果可靠.以下游区域为例,分别对其6个子系统的承载力进行剖析,并运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对各子系统内的评价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便于决策者识别指标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方案系统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陈冰  李丽娟  郭怀成  孙海林 《环境科学》2000,21(3):16-16-21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该地区的特点以人口为主要承载目标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SDIMWRSCCB) .通过该模型对柴达木盆地 2020年和 205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承载人口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提出高、中、低 3个方案 .并进一步分析比较得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提出了以期望人口为核心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并应用于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的实际研究. 用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SMWRSCCB)计算了人口等承载力指标的预测值,把期望值和预测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推断出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水质安全预警对于预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安全预警模型只能对渐变式水环境污染事故或已经发生且有明显征兆显现出的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无法对没有明显征兆的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有效预警。针对这一问题,将Petri网的跃阶思想有效地纳入传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实现对模型逻辑拓扑网络的结构性调整,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了可以对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做出及时反应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太湖水质安全预警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在将TN、TP、透明度等指标纳入跃阶因子的基础上,模型可对太湖多次发生的水华事件实现准确预警。该结论为研究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Water sector reform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WRM) are criticized for not considering context, local realities or legitimacy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sector reforms. Universal remedies of IWRM can thus lead to resistance, conflicts and ultimately failures of interven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conflicts and disharmony can be addressed by IWRM's instruments. It conceptualizes institutional security as a highly relevant issue to be addressed during water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Further, the paper advocates a reform of the holistic concept of IWRM to incorporate ‘peace and security’ as a new pillar of water management based on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societal goals that are embedded in the principles of good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also reviews recent criticism of and debates in IWRM and explains the advantages of expanding the normative idea behind it.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型研究课题《水环境容量研究》中采用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以保征课题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准确可比。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对采样布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样品的分析测试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本文还具体介绍了:①采样布点原则②选择两套分析方法,分别适用于湖泊类课题和河流海湾类课题③对分析实验室进行考核④样品分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试验。采用以上办法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项目研究方法概论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土地资源能否生产足够的食物供养未来人口的问题益发受到关注,作为回答这一问题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主持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分解为5个基本层次,确定2000年和2025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并探讨了无具体时间尺度的理想承载力。该项研究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划分的9个土地潜力区为基础,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原理为指导,以综合、协调、持续性原则为特色,力图从PRED(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回答我国土地资源在不同时期可以供养多少人口,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可能性与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某污水处理厂在不新增土地、不停产情况下,采用AAO-MBR主体工艺,通过改造生化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等,将污水处理规模从10万m3/d提升至15万m3/d,同时将出水水质中的主要指标COD、BOD5、NH3-N和TP由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A标准提升至GB 3838-...  相似文献   

20.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重建中适宜乔、灌、草种生态区划的基础上,以该区域黄土高原区作为研究区,结合该区1989和1999两年的土地利用分类图,通过计算区域缺水指数及对其分级,探讨了缺水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该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缺水指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分亏缺风险指数(RiskIndexofWaterDeficit),从研究区整体和各生态分区两个尺度上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RIWD时空分异。得出如下结论:①1989~2000年,研究区缺水指数均在中度以上,其变化幅度有逐年减少的趋势;②对比1989年和1999年两年的缺水指数,区域整体缺水状况有所缓解,但各生态分区内的缓解程度在空间上仍存在差异;③从研究区整体而言,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分亏缺风险指数逐渐减少,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④因各生态分区内的地理特征包括水分状况存在变化,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分亏缺风险程度排列顺序与区域整体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