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再生橡胶可替代部分原料生产各种橡胶制品,我国目前废旧橡胶制品回收利用的方式以生产再生橡胶为主。再生橡胶生产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需要经过粉碎、脱硫、精炼三个工艺过程。高温动态法脱硫是其中的一种脱硫方法。高温高压动态脱硫罐是脱硫工序中的主要设备,其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较大。在脱硫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的反应和各种参数的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脱硫罐又是这一环节的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2.
硫化是橡胶加工中重要的工艺过程。其原理是橡胶大分子在加热下与交联剂硫磺发生化学反应,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的过程。通过硫化,人们可以得到定型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橡胶制品。硫化罐是橡胶工业最早使用的硫化设备,分为直接蒸汽硫化和间接蒸汽硫化。硫化罐长期被用来硫化各种橡胶制品,有“万能”硫化装备之称。硫化罐直径大小不一,大的直径高达3.5~5m,其优点是投资省、效率高、占地小、易操作,变换橡胶产品品种机动灵活。但其最大缺点是,蒸汽热量损失大,受热温度不均,劳动强度大、用人多,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因而,近年来,其使用范围不断缩小,已逐渐为其他的硫化设备所取代。目前,只在巨型工程轮胎、大型胶辊、胶鞋以及少量工业橡胶制品方面仍保留着该种硫化方式。按硫化条件,硫化可分为冷硫化、室温硫化和热硫化三类。热硫化过程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由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硫化罐在硫化过程中,稍不注意容易酿成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3.
张志国  苗欣 《安全》2008,29(3):17-20
本文结合橡胶生产企业的特点,探讨了橡胶生产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模式: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风险矩阵指数矩阵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故障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分析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以及综合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引进杜邦Belco公司EDV湿法洗涤脱硫系统治理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指出EDV湿法洗涤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10000m3/h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满足《石油炼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烟气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催化裂化装置不能达到环保要求,需要进行脱硫升级,采用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技术:DRG)。DRG技术的特点是:1.用氢氧化钠(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相似文献   

6.
对氨-络合法同步脱硫脱硝废液中络合剂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0℃、p H值为5.65、Fe(Ⅱ)-EDTA浓度为0.04 mol/L、再生剂/Fe(Ⅱ)EDTA为2∶1的条件下,经铁粉再生后吸收液最高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9%和75%;焦粉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达到97%和46%;而乙二醛再生最高脱硫脱硝效率仅为80%和20%。同时铁粉再生中试结果也还表明脱硫效果可以稳定在100%,脱硝效果可维持在60%。  相似文献   

7.
一、动态安全管理 所谓班组动态安全管理,是指班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班、每个环节和岗位都得到保证.在长期的企业安全工作管理中,笔者认为对于企业班组来说,动态安全管理要做好如下五个控制:  相似文献   

8.
刘文贵 《劳动保护》1992,(10):30-31
橡胶是一种高弹性的大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的和合成的两大类。 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都是不导电的耐高压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绝缘体,电荷极不易流动。一旦电荷流动,就会产生放电,击人致伤或者引起火灾爆炸。因此,橡胶工业制品生产中的防静电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 一、橡胶制品工业的生产工艺与火灾、爆炸事故 生产橡胶制品的原料只有氧化锌、碳酸钙、陶土等属不燃品,其他如气油、苯、丙酮等都是易燃液体,松香、硫磺等为易燃固体,过氧化苯乙酰为危险的强氧化剂,各种生胶、再生胶、油脂、有机药品、纺织品等都属于可燃物质。由于这些易燃和可燃物…  相似文献   

9.
喷淋塔的流体力学特性与脱硫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喷淋塔内脱硫过程中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了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的脱硫效率与入口烟气SO2浓度、喷淋浆液中SO2浓度、烟气量、循环浆液量、钙硫摩尔比以及脱硫塔结构(截面积、吸收区高度等)的定量关系,重点分析了喷淋塔内液气比、烟气流速、吸收液的流量、喷嘴雾化性能、浆液pH值和烟气温度等参数,并阐述了这些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荷电喷雾烟气脱硫技术是在喷雾湿法烟气脱硫基础上引入荷电效应,使之在较低的喷雾量下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为了研究其脱硫机理,以实验室小试装置为基础,从气液传质人手对雾滴传质过程进行简化,考虑静电场中雾滴所受的库仑力与极化力,利用双膜理论建立荷电喷雾烟气脱硫过程的数学模型,对脱硫效率进行预测与分析.模型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模...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护》2013,(11):94-95
2010年发生在大连的“7·16”输油管道爆炸泄漏事故,至今仍历历在目。如何保证高含硫原油在脱硫过程中的安全,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燃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硫化物,主要为二氧化硫。近年来,我国相关机组大都增设了烟气脱硫装置,进行烟气脱硫。目前,普遍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本文主要以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为基础,在对其基本工艺及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各工艺过程或系统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期为该法脱硫过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脱硫废液电渗析再生用膜的探讨,说明了离子交换膜的理论、制法和性能.对电渗析所采用之膜的性能特点和制备工艺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性活性焦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出了以普通煤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焦,并对其机械强度和碘吸附率进行了测试.为了考察活性焦对烟气中SO2和NOx的脱除性能,在自行设计组装的吸附塔上,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脱氮的实验.结果表明: 1) 改性活性焦碘吸附率能达到59%,转鼓强度达到98%; 2) 在一定条件下,脱硫率达到98%,脱氮率达到86%; 3) 改性活性焦可用水蒸气进行再生,且再生效果较好.4) 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活性焦的脱硫脱氮性能及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GB/T 30201-2013《脱硫脱硝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及GB/T 30202.1--5-2013《脱硫脱硝用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试验验证情况等,本系列标准于2014年发布实施,它对规范我国脱硫脱硝用煤质颗粒活性炭的科研、生产、应用以及推动干法脱硫脱硝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适时、有效地控制炼化过程系统风险,以模糊Petri网(FPN)为基础,针对炼化系统动态退化性和系统中保护层对风险转移的干预性,建立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描述基于FPN的保护层作用动态机制,分析炼化系统在保护层干预下,从非正常干扰触发开始至炼化系统退化过程的风险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正己烷缓冲罐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缓冲罐在开始运行的30 000 h内,系统风险等级呈阶段性变化,在工作的前16 800 h,风险为Ⅰ级;第16 800~27 600 h,风险为Ⅱ级;第27 600~30 000 h,风险为Ⅲ级。  相似文献   

17.
石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目前的职业健康监测方法是对作业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时、定点取样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以煤炭为原料制备活性焦及其脱硫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普通煤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活性炭类吸附剂--活性焦.实验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并研究了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产品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活性焦成本低,脱硫效率高,再生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可用于大气中污染物SO2的脱除.  相似文献   

19.
新型氧化镁基吸附剂烟气干法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镁基吸附剂,开展烟气干法脱硫研究.模拟燃煤烟气脱硫,分析吸附剂制备时的焙烧时间和温度以及脱硫过程中的有氧、无氧等条件对脱硫效率、硫容、比表面积和脱硫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吸附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550 ℃,焙烧时间2 h.此时吸附剂的比表面积(BET)为21.398 2 m2/g,硫容为6.8 mg/g.研究表明,氧化镁基吸附剂可以进行烟气干法脱硫,氧气对脱硫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结垢的机理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石灰石/石灰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原理, 分析了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结垢类型及其机理,提出了解决结垢的可行方法.对工业设计、施工及管理有一定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