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332(X) 201447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源及贡献率/刘勇建…(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l,22(6)一39一43 环图X一5 采用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对杭州市室内外空气中PAHs的来源及其贡献率进行研究,求得PAHs总量与公共因子间的特征方程。结果表明,影响室内外空气中PAlls浓度的主要因子依次为烹调、卫生球的挥发、吸烟及加热、汽车尾气。在吸烟者家庭中,室内吸烟是彩响室内空气中PAHs浓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对室内空气中苯并(。)苗的贡献率为25 .8%。表7参7x332(X犯01448微絮凝过滤中SCD自…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上海城区交通主干道旁室内外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室内外主要空气污染物及其室内/外(I/O)比值,以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交通主干道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取决于室外机动车交通流量及其室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Tenax-TA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TD-GC)对大学校园室内外空气中5种苯系物(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平均浓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种苯系物的平均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值。被测空气的苯系物中甲苯所占比例最大,为27.9%~32.0%。室内BTEX浓度稍高于室外,多数采样点的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CI/CO)大于1.0。通风可有效降低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大学校园室内空气中的苯对学生的致癌风险为3.67×10-7~1.09×10-6。  相似文献   

4.
某地区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它影响着居室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文章对所在地区10户典型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按夏冬两季分别连续检测了室内外常见的13类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3种羟基化合物的浓度以及人员暴露浓度,通过不同住宅、不同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的标准差S.D(.Standard Deviation)值,分析了其污染源特性,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各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5.
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源及贡献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对杭州市室内外空气中PAHs的来源及其贡献率进行研究,求得PAHs总量与公共因子间的特征方程.结果表明,影响室内外空气中PAHs浓度的主要因子依次为烹调、卫生球的挥发、吸烟及加热、汽车尾气.在吸烟者家庭中,室内吸烟是影响室内空气中PAHs浓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对室内空气中苯并(a)芘BaP的贡献率为25.8%.  相似文献   

6.
张金萍  赵文君  狄楠 《环境工程》2017,35(2):141-146
为了解住宅室内环境中PM_(10)的污染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且评估源排放强度,采用TSI AM-510型智能防爆粉尘仪对北京市4所住宅室内外的PM_(10)进行现场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在室外PM_(10)浓度较低时,室内污染源会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室内PM_(10)受吸烟、烹饪、通风、室外交通及室外PM_(10)等影响;室内污染严重时I/O比较大;室内外PM_(10)污染呈线性规律的2个住宅室内PM_(10)的源排放均强度约为6.627,7.290 mg/h。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5年1月~12月上海闸北地区地面空气臭氧污染浓度连续监测结果分析,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60μ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月、2月和12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时~14时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μg/m3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μ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分析,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 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观测了北京市传染病院病区室内外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及浓度分布。结果表明 ,北京市传染病院病区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室内高于室外 ,室内清洁区高于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室内春、秋季高于夏、冬季 ,室外秋、冬季高于春、夏季。病区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分布的高峰在第 3级 (3.3~ 4 .7μm)和第 5级 (1.1~ 2 .1μm) ,病区室外空气微生物粒子浓度分布的高峰在第1级 (>7.0μm)和第 5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学校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同时间段内与相应室外大气浓度的关系,对学校图书馆室内外PM2.5和PM10进行了质量浓度监测,并且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室内PM2.5和PM10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6.7~403.5 μg/m3和33.3~537.0 μg/m3,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中细颗粒物占主要部分,并且PM2.5质量浓度与PM10质量浓度趋势基本一致.室外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影响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值,而室内使用空气转换装置和及时的清洁有助于降低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单个建筑物外存在点污染源时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点污染源时单个建筑物周围污染物扩散的风洞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再利用自然通风的风洞实验,计算了不同污染源位置和建筑物进风口时的室内外速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结果表明:速度场的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无量纲通风量的计算值略小于实验值;建筑物迎风面回流区上方的气流进入室内;当点污染源位于建筑物前的距离和建筑物高度之比约等于1时,污染源在地面处的室内污染物浓度要小于源在建筑物高度一半处的;建筑物进风口的挡风板对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不大;根据壁面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来改变进风口位置,是减少室内空气受室外污染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连续搅拌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研究氢气(H2)分压,NO3--N,SO42-,SeO42-进水浓度对水中硒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2分压是水中氧化态污染物NO3-,SO42-,SeO42-去除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H2分压从0.02MPa上升到0.08MPa,SO42-的去除率从3.5%上升到46.3%,总Se的去除率从60.7%上升到82.1%,NO3-全过程都完全被还原为N2;随着NO3--N进水浓度从5mg/L增加到50mg/L,SO42-,SeO42-的去除率逐渐下降至0,并出现NO2-的积累;SO42-进水浓度的增加对NO3-,SeO42-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9.5%和65%以上,三种氧化态污染物得电子的优先级为NO3->SeO42->SO42-.在NO3--N浓度为10mg/L,SO42-浓度为25mg/L的水质条件下,反应器设置H2分压为0.04MPa,进水Se(VI)浓度在0.25~2mg/L的范围内总Se可以取得80%以上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被动差分吸收光谱(DOAS)监测仪于2012年夏季对重庆市及周边重点工业园区开展连续移动观测,获取园区内SO2,NO2柱浓度空间分布,结合排放特征和特定气象场确定污染源月排放通量,以判断不同园区污染物排放大小,结果表明广安电厂当月排放的SO2量最大,合川电厂排放的NO2量最大,九龙坡电厂区排放SO2量和NO2量最小。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各重点工业园排放对重庆市主城区2012年7月空气质量SO2、NO2影响,结合主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浓度均值,研究各污染源对主城区空气质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各工业园区对主城区SO2、NO2的贡献率为九龙坡区电厂区域>合川工业园>珞璜电厂>广安电厂。  相似文献   

13.
X831200702083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变化状况/王晓燕(上海市闸北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科学与管理/黑龙江省环保科研院.-2006,31(7).-43~47环图X-1532005年对上海市闸北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PM10污染均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数的67.6%;其次是1级占20.0%,3级占11.0%,4级占1.4%.全年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为9月份,最差为11月份.PM10浓度与CO和NO2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机动车尾气是该区域PM10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医院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状况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预浓缩色质联用系统对广州市4 家医院室内外空气中5 种苯系物(BTEX,即苯、甲苯、乙基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 家医院的5 种BTEX 的总浓度平均值为10.61~253.35µg/m3.5 种BTEX 中,以甲苯的浓度最高,但均低于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阈值,也低于国外医院室内空气BTEX 的浓度.室内BTEX 浓度稍高于室外,多数采样点的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I/O)大于1.0.除苯外,其他4 种BTEX 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好,表明它们有共同的来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医院室内空气中BTEX 的来源包括室内装修材料及汽车尾气.  相似文献   

15.
微纳米气泡比表面积大,气泡内部压力远高于外部压力,在液相中停留时间长,具有强氧化等特性。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将水、空气和NO混合产生微纳米气泡气液体系用于NO的吸收。结果表明,NO体积浓度为1 250×10~(-6),pH=7,NO的氧化吸收效率可以达到50.1%。在水相中加入Fe~(2+)后,NO体积浓度为3 750×10~(-6),pH=5,NaCl质量浓度为0.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为6 mg/L时,Fe~(2+)摩尔浓度为2 mmol/L,NO的吸收效率可以达到82.1%。加入Mn~(2+)后,其他条件不变,当Mn~(2+)摩尔浓度为2 mmol/L时,NO吸收效率可以达到92.3%。  相似文献   

16.
患心血管病老年人夏季PM2.5和CO的暴露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媛  黄薇  汪彤  陈娅  苏聿  张利文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9):1005-1008
运用室内外环境监测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某社区33名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夏季PM2.5、CO的暴露特征作了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老年人夏季PM2.5、CO的24h个体平均暴露浓度分别为89.6μg/m3,1.9×10-6.PM2.5室内外浓度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受到气象因素及室内外源排放的共同影响.对老年人群室内外与固定站点CO、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室外及固定站点的PM2.5浓度受区域污染源影响较大,CO浓度受局地源影响较大;大气PM2.5可能是影响该社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公共场所BTEX的污染特征、源解析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评价了杭州市商场、超市、影院、车站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BTEX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公共场所中BTEX的总平均浓度为30.68~217.74 μg·m-3,商场的污染最重,车站候车室的污染最轻;甲苯与BTEX总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公共场所BTEX污染的代表物;候车室BTEX污染主要受室外污染源的影响,而在其它公共场所中,室内污染源占主导地位,鞋用胶粘剂是商场BTEX的主要污染来源;商场空气中苯对男性和女性工作人员的致癌风险分别为5.38×10-6和5.57×10-6,超过了美国EPA制定的人体致癌风险值(1×10-6).  相似文献   

18.
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装修后居室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于2004年3-8月选择装修材料不同的2套新装修住宅,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跟踪分析呼和浩特市2套居民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甲醛含量。结果 铺复合木地板的A房空气中甲醛浓度比铺耐磨砖地板的B房空气中甲醛浓度约高17%;从装修完毕起,至少要经过6个月,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才基本降至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平;在连续监测过程中也发现,若室温升高,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也会略有上升。结论 复合木地板释放的甲醛不容忽视;装修后6个月,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才能降到容许范围。  相似文献   

19.
从连续运行的UASB反应器厌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脱氮硫杆菌T.d.a,采用分批摇床试验,采用脱氮硫杆菌标准培养基,以硫代硫酸钠为硫源,研究pH值、温度、氮源(NO3--N,NH4+-N)、能源(S2O32-)、碳源(HCO3-)、葡萄糖、无机盐(P, Mg2+, Fe2+)对该菌株自养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5~8.0,温度20~35℃的范围内,T.d.a对NO3--N均有较高的去除速率,其最佳反硝化pH值为7.04,温度为27.40℃.T.d.a对554mg/L的NO3--N对T.d.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d.a反硝化所需NH4+-N的限制浓度为2.62mg/L;S2O32-浓度对T.d.a反硝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与NO3-的比例关系,在NO3-过量的情况下,NO3--N去除率与加入的S2O32-量成近似的正比关系.T.d.a以HCO3-作为无机碳源时其限制浓度为29.05mg/L;0~2000mg/L的葡萄糖对NO3--N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P和Mg2+的限制浓度分别为0.034,0.059mg/L,Fe2+的限制浓度低于0.058mg/L.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非采暖期室内空气中的气态多环芳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同步采集并分析了非取暖期北京大学住宅小区和教学楼室内和室外大气样品中气态PAHs含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气态PAHs含量高于室外.室内外样品相似的化合物分布谱说明室内污染主要来自室外空气.距交通干线近的样点室内外浓度均高于对照样点,说明非取暖期机动车排放是城市室内外空气中气态PAHs的主要来源.挥发性弱的高环化合物含量表现出比低环易挥发化合物更明显的随距交通干线距离变化的趋势.此外,所有室内空气中气态PAHs含量均高于对应的室外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