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神农架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表明神农架共有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21科26属28种(包括变种)。保护植物之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花期主要集中于4~5月,果期主要集中于9~11月。本文还从就地保护和迁地保存两方面阐述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73%的土地为碳酸盐岩覆盖,生态环境脆弱,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是我国一个相对独特的地域环境单元,也是一个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仅需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342种,分属84科193属。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特征,并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习性,喀斯特生境本底的严酷性(如土壤瘠薄、方便利用的地表水匮乏等),人类干扰活动(如盗伐,毁林垦荒,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等)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濒危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应采取的七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南化龙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龙山是大巴山系在川陕境内的最高山峰,海拔2917.2m,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1977种,隶属186科815属。化龙山是陕西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共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2科30属33种,其中属一级保护1种,二级保护11种,三级保护21种,属濒危2种,稀有14各,渐危17种,珍稀濒危植物古老成分较多,并以第三纪孑遗成分为主单少型属和中国特有属分别是16属和10属。这些珍稀濒危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详细的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岸带维管束种类在科级水平上占神农架的65.8%,在属级水平上占47.3%,在种级水平上占26.7%。河岸带植物区系的性质为温带特性,与神农架地区种子植物属的性质相一致。河岸带这一独特自然景观的植物区系在整个区域自然景观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香溪河流域河岸带中,维管束植物种类较丰富,分布着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表明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峡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重点在珍稀濒危植物,但对建群种和有实用价值的种也进行收集保存。7年来试验站保存三峡库区植物200余种,迁移成活率93%,有8种未成功。(1)到2002年已有30余种植物正常开花结实(其中木本植物24种),可以选择繁殖试验,以达到保存的目的;(2)选择了8种植物,进行生长观测,在人为控制下,生长速度满意;(3)进行了部份种类的扦插繁殖和孢子繁殖,获得了相关结果;(4)少数种类收集遇到极大困难,需要继续努力。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如漏项问题、库区物种问题、外来种问题、隔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讨,从而使库区物种得以保存,环境得以优化,生物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候变化下部分珍稀濒危物种脆弱性分析,初步提出了适应对策,探讨了部分物种适应措施。气候变化下,珍稀濒危物种脆弱性表现在物种分布范围减少、破碎化和失去原分布范围、丰富度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物种灭绝、栖息地退化或消失等。珍稀濒危物种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分析物种自然适应机制,加强就地保护,增加种群数量,开展迁地和遗传保护,减少其它干扰,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适应对策等。每个物种需要分析目前濒危程度和气候变化下的脆弱性来提出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植物复层栽培对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和移民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工程兴建后,由于大量耕地被淹,移民后靠,库区的生态环境与移民经济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经济植物复层栽培方法,对其在减少库区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解决库区移民经济方面的作用作了全面的论述。经济植物复层栽培是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和移民经济的基本途径,采用扩大种植农作物的方法来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经济问题将会加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分析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蓄水后,由于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水环境状况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库区的水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关系到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以及三峡工程的成败,更与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在论述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作为特殊水域予以保护、改革流域管理体制、实行补偿机制、完善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等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湖北段川明参的生境特征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明参为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现仅知分布于我国四川和湖北二省内的局部地区,在三峡库区也有其分布。根据在三峡库区湖北段内的实地调查情况,描述了川明参的分布、生境特点和群落学特征。分析表明,三峡工程的兴建对川明参的影响主要来自工程建设和移民开发的间接影响。针对川明参的生长状况、分布特点和工程影响的程度,提出几点保护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合理利用川明参;(2)建立川明参保护点;(3)开展川明参的生物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湖北部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长江三峡库区(湖北部分)宜昌,兴山,秭归和巴东4县的调查表明,三峡库区天然分布有殂稀濒危植物40种,隶属27科36属,分别占湖北省总数62种和全国总数388种的64.5%和10.3%;天然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1种,隶属27科73属,分别占湖北省总数的206种和全国总数的1700多种的63.6%和7.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酮、光叶珙酮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是三峡工程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它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对于如何解决库区50多万农村移民的安置出路,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和库区众多的关于农村移民安置工作报告中早有定论。  相似文献   

12.
坡地磷素迁移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是目前三峡库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保护库区耕地以及水库水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迁移的途径、形态最新进展,介绍了降雨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坡面管理措施等因素对磷素迁移的影响;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流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建设期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力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等综合效益巨大,国内外广泛关注。同时,三峡工程建设期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准确找出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潜在原因及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水文水质监测、遥感监测等手段,归纳总结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力的主要类型,对比分析了蓄水前后主要驱动力因子的差异,结果发现以三峡工程建设、移民迁建、库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江上游社会经济发展、污染负荷等五大人为驱动力是导致库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从多角度全面剖析了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机制,以期为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河优的下段,受回水影响的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涉及的20个县市称库区,总面积约5.5万km^2,三峡库区已发现853处大型文物古迹,水库蓄水后大部分文物古迹将不受影响,但少部分将全部或部分受淹,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三峡工程开工后,已拔出专门经费,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加强文物古迹调查,考古勘探,加速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抢救,切实保护三峡库区文物。  相似文献   

15.
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评价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对河口生态管理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是珍稀鱼类保护的基础。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借助专家咨询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由物种濒危系统、遗传价值系统和物种价值系统3个子系统及其指标集组成的鱼类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等级和标准。为克服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基于信息熵原理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引入理想点法进行鱼类优先保护多目标决策评价,进而建立了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最后以建立的模型对漳卫新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计算方法简便,评价结果合理,在河口生态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物种多样性及种群数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直接计数法和专项调查法于1996年5月~2003年7月对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有45种,隶属于6目9科24属;记录到34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和小苇鳽2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35种,东洋种8种,广布种2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30种,夏候鸟8种,旅鸟5种,留鸟2种;按生活型分,涉禽23种,游禽22种,种类几乎相等。种群数量为41.1796万只。在45种珍稀水禽中,IUC红皮书水禽23种,8 247只;中国红皮书水禽22种,3 615只;CITES濒危水禽23种,40.631 6万只;国家重点保护水禽24种,3 838只。角等11种水禽未发现,可能已绝迹或极度濒危。按水禽1 %地理种群数量的标准,洪湖、沉湖、龙感湖、梁子湖、网湖等湿地可以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针对三峡工程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建立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和研究性的监测网络,自1996年建立以来,监测系统按照规定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操作规范,对三峡生态环境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取得了大量生态与环境数据及资料,为三峡生态与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大型江河湖泊的综合性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随着水库逐步转入正式运行期,三峡监测系统的监测重点也由为工程建设服务转向为工程运行服务阶段。通过对三峡工程监测系统发展至现阶段进行总结研究,梳理了三峡工程监测系统的特点、运行成效、示范意义等,最后指出了监测系统今后一个阶段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发电和航运的碳减排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部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峡工程作为国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所拥有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充分体现了三峡工程低碳、减排的“绿色”特征。基于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标准对三峡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表明,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水电CDM项目计算中可以不予考虑,而通过开展对三峡库区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观测与分析,发现其单位发电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火电的排放标准,相比三峡工程带来的巨大环境与经济效益可以忽略不计。鉴于目前国内水电开发程度较低,能源消耗过多依赖于原生资源的现状,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仍拥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在空间上发展不均匀,无明显垂直分带,且分布分散,人为干扰严重。目前,在70多个植被类型中,森林类型占25个,江岸两侧海拔800 m以下地区森林已经很少。森林类型中,马尾松、柏木林的分布面积最大,并在许多疏林中成为主要树种,主要是飞播或人工种植。库区大于25°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5%。库区薪炭林仅能满足农村用能总需求量的10.78%。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对森林的不合理砍伐导致脆弱的土壤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库区土壤年侵蚀量达到2.9亿t。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对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将是长期的。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库区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在5 032种以上,而且乡土树种多。分析认为,只要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契机,紧密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充分利用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科学地封山育林,分带逐步恢复,同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发展森林能源,建设多目标复合和多种模式并存的林业经营体系,发展经济,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森林经营环境,实现森林恢复,形成合理布局的水库森林防护系统,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植物资源类型和构成特点,探讨人工引种对植物资源成分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鉴定和查阅资料,统计该景区现有维管植物142科453属819种。其中,蕨类17科、27属、33种,裸子植物7科、16属、32种,被子植物118科、410属、754种。按性质和用途,划分为观赏植物、古大树木、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药用植物、材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饲用植物、纤维植物9大类。对各种类型的资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植物种类。记录了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分析了人工引种对景区植物的生活型及各类型植物资源比例的影响,以及该景区植物资源在武汉地区所占地位。结果表明,该景区植物资源丰富,面积仅占武汉市的0.96%,植物种类却达到全市48.75%。木本植物比例相对较低,草本及藤本高于武汉全市的平均水平。在自然分布植物中药用植物所占比重最大,而在人工引种植物中,观赏植物所占比重最大。针对园林观赏植物的引种,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的保护,以及入侵植物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